《神偷奶爸3》和《賽車總動員3》在北美本土的上映日期僅隔兩周,而且兩者之間具有大量驚人的相似之處。
這兩部看似毫不相干的動畫電影不僅都是各自系列的第三部,同在6月上映,《賽車總動員3》6月16日,《神偷奶爸3》6月30日。而且兩者都是電腦製作的動畫,都有衍生電影系列,在世界各地的大型主題公園中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都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總之不可否認,你在附近周邊的玩具店、遊樂場所裡總會發現這些影片的標誌,甚至在雜貨店裡也會看到閃電麥昆或小黃人的形象附著在小吃、冷凍食品或者紙巾的外包裝上。
從口碑方面來說,《賽車總動員》系列長期以來一直是皮克斯罕見的失敗之作。除了《恐龍當家》,只有《賽車總動員》三部曲一直被視為皮克斯決策失誤的探索,也就是說該系列影片並沒有深受觀眾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甚至儘管《賽車總動員3》的水準明顯好於《賽車總動員2》,但也遠不及《玩具總動員》系列電影、或者《頭腦特工隊》等近來獲獎的其他作品。《神偷奶爸》系列電影雖然並沒有得到普遍的好評,但是與皮克斯有所不同,照明娛樂本身就以影片質量馬馬虎虎但票房回報一貫驚人而知名。
雖然《賽車總動員3》並不是比較好的皮克斯電影之一(具體來說它在《賽車總動員》系列中能排第二),但它顯然要比第二部更有自知之明。擬人化的賽車主人公閃電麥昆現在風光不再,從電影一開始不得不面對自己的衰落;他不再是最快的賽車,他在賽道上越逼迫自己,就越容易傷害自己,以至於差點被迫離開了他最喜歡的這項運動。通過與他的新教練克魯茲·拉米雷斯建立友誼,閃電意識到維持他的理想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的車號和專業技術傳承給年輕的賽車手,例如有抱負的克魯茲。雖然閃電的旅程並不像他的頓悟那樣有價值,但值得讚譽的是,《賽車總動員3》並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賽車的電影。
相比之下,《神偷奶爸3》感覺似乎更樂於一成不變。這一回,史蒂夫·卡瑞爾飾演的角色格魯面臨著一個出人意料的事實,他原來有一個雙胞胎兄弟德魯,而且德魯不顧一切地想要學習超級壞蛋的技藝。不管影片希望通過格魯的處境 ——他在第一幕就因為逮捕《南方公園》崔·帕克配音的80年代主題風格的壞蛋巴薩扎·布萊德失敗而被反壞蛋聯盟解僱了——表達怎樣的情緒,結果都流於表面了。就像第一部電影以來的情況一樣,照明娛樂的導演們更對肆無忌憚的插科打諢感興趣,而對真正的辛辣幽默避而遠之。如果《神偷奶爸3》真能像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那樣——觀眾看到一部情景喜劇的煽情時刻就不由自主地發出感嘆聲——那也不錯。
值得注意,這兩部續集相比前作都有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微妙改進。《賽車總動員2》不僅僅是整個系列中最差的電影,也是皮克斯所有作品中最弱的一部;致敬60時代的間諜電影原本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但把口無遮攔、頭腦簡單而令人討厭的配角板牙提升為主角絕對是一個錯誤。(《賽車總動員3》的做法很明智,直接忽略了《賽車總動員2》的故事情節,而且相比前兩部電影,板牙的戲份也少了很多)。
《神偷奶爸2》主要講述格魯忐忑地經營自己與反壞蛋同盟女特工的朦朧愛情,但他身邊那群喋喋不休的小黃人過分搶戲、喧賓奪主。在那部電影和《神偷奶爸3》之間,小黃人們也有了自己的衍生電影,也就是那部非常受歡迎但也非常糟糕的《小黃人大眼萌》。現在雖然《神偷奶爸3》中也有小黃人的情節,但他們因為格魯沒有回歸原本的邪惡做派,所以選擇離開他,很快都進了監獄,於是這個故事讓人感覺這次它真正把該系列的男主角當做了焦點。
《賽車總動員3》之所以更好(即使它算不上一般意義上的好電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角色要比《神偷奶爸3》的更有生活氣息。《神偷奶爸3》中格魯、他的妻子露西、他的3個養女和崔·帕克配音的巴薩扎·布萊德,他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了使影片可以引入大量80年代的時代元素、添加幾場鬥舞。(基本都是《銀河護衛隊》玩過的東西,尤其是其結尾高潮的搞笑鬥舞到達到了出人意料的極佳效果)。《神偷奶爸3》因其引人注意的時髦臺詞、有的放矢的俏皮話、對流行文化過猶不及地譏諷調侃以及可以猜到的次要情節,讓人感覺它不像是一部電影,更像一個俗套情景喜劇的加長集。
《賽車總動員3》也有缺陷(其中也包括口號性臺詞及其自身對流行文化的少許調侃),但正是這些缺陷,使影片感覺像是主角的一場靈魂之旅,儘管麥昆並不是影片中塑造的最有趣的角色。在票房方面,可以很有把握地說,照明娛樂的《神偷奶爸3》絕對會是最大的勝利者。但從質量方面看,儘管這兩部電影都不可能得到獎項的肯定,但皮克斯的《賽車總動員3》顯然更高一籌。[Josh Spie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