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夥講述維和經歷:打了18種疫苗 還留下一封遺書

2020-12-20 河南一百度

劉偉跟賴比瑞亞兒童合影 劉偉供圖

2006年12月28日,時年22歲的劉偉走出國門,和戰友們踏上了西非國家賴比瑞亞的土地。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員,劉偉在賴比瑞亞駐紮了9個月。這短短9個月成了他終生難忘的經歷。

8月3日,濬縣小河鎮西王渡村已經退伍的劉偉向記者講述了他在賴比瑞亞維和期間的喜怒哀樂。

追隨父親足跡報名參軍

說起從軍,劉偉覺得受父親的影響最大。劉偉的父親劉作振是一名老兵,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父親在戰爭中受了傷,右眼失明、右臂殘疾。」一身戎裝的父親給劉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退伍的時候帶回來了軍裝、軍用水壺等物品,我從小就對這些東西特別感興趣,還經常聽父親講他當兵時候的故事。」

2002年,18歲的劉偉決定追隨父親的腳步,報名參軍。服完兩年義務兵役後,劉偉選擇了繼續留在軍營。

2006年,劉偉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抉擇:部隊內部選拔,挑選前往賴比瑞亞的維和部隊隊員。

賴比瑞亞位於非洲西部的大西洋沿岸,經濟很不發達,全國以農業為主但糧食難以自給。1989年開始,賴比瑞亞陷入內戰。此後的數年間,內戰共造成十幾萬人死亡、近百萬人成為難民。

2003年,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賴比瑞亞,其中就有中國士兵的身影。2006年,劉偉所在的部隊承擔了選拔第五批前往賴比瑞亞維和部隊隊員的任務。得知消息後劉偉立即決定報名。報名前夕,劉偉給家裡打了個電話。

「媽媽一聽我要出國就哭了。」劉偉回憶起當年的情形還有些難過,「我是家裡的獨子,媽媽特別擔心我出國以後會遇到危險。」

劉偉的父親堅定地支持了他的決定。「父親說了,國家需要我的時候不能退縮。如果我為國捐軀,他『也不後悔今天的決定』。」

2006年是聯合國維和部隊入駐賴比瑞亞的第四個年頭兒,賴比瑞亞國內政局仍舊動蕩,偏遠地區不時有零星衝突發生。相比國內的和平環境,賴比瑞亞的環境非常危險。

打了18種疫苗 還留下一封遺書

「當時我們駐賴比瑞亞的維和部隊主要執行的是恢復道路等基建任務。」劉偉告訴記者,而他所在的部隊正是一支工兵部隊。

當時要從全團選拔出180名身體素質優秀、軍事技術過硬的戰士。最終劉偉憑藉優異的身體素質和過硬的軍事技術入選。

選拔結束後,劉偉和其他兄弟部隊挑選出來的戰士組成了維和部隊。「出國前我們集中培訓了一段時間。賴比瑞亞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我們還簡單培訓了英語。」劉偉介紹。

「賴比瑞亞是一個熱帶季風氣候的國家,沒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氣溫常年在20℃以上,最高能有40℃。」劉偉說,由於地處熱帶,當地的一些疾病需要格外注意,「黃熱病、登革熱、霍亂,好多病以前從來都沒聽說過,出國前我們光疫苗就打了18種」。

短暫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出發的日期越來越近。臨行前幾天,劉偉他們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

「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留一封信給家人,如果不幸犧牲了,這封信會由國家寄給家裡人。」劉偉記得,寫信時,宿舍裡的氣氛異常沉重,「雖然從頭到尾領導都沒有提,但誰都知道,這是遺書」。

2006年12月28日,劉偉和戰友們踏上了飛往異國他鄉的飛機,開始了他們為期9個月的維和之旅。

當地人「吃飯靠上樹,穿衣一塊布」

經過22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後,維和部隊終於抵達賴比瑞亞。儘管臨行前已經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下飛機後劉偉還是震驚了,經過十幾年的戰亂,賴比瑞亞幾乎成了一片廢墟。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幾乎沒有一棟完好的建築物,殘存的建築物牆上隨處可見彈孔。整座城市幾乎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整個國家都沒有什麼工業。

劉偉所在的部隊駐紮在賴比瑞亞第三大城市綏德魯。到了駐地他才發現,綏德魯的貧窮超出了他的想像,「綏德魯最大的商業一條街還沒有咱們這裡鎮上的商業街繁華」。

戰亂摧毀了賴比瑞亞的工業,當地居民以務農為主。劉偉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總結起來就是『吃飯靠上樹,穿衣一塊布』」。賴比瑞亞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當地人的主食可以說就是水果,由於每年有長達半年的雨季,果樹的長勢非常好,幾乎不需要人工照料,芒果、香蕉……一年四季都有水果,而且水果都是野生的,隨便採摘。

「當地人出門幹農活兒一般是人手一把砍刀、一支槍。」初到賴比瑞亞,劉偉很難理解這種「生產方式」,「後來明白了,砍刀主要用來上樹砍水果,槍則是防著遇到土匪或者野生動物。」

活動板房就是營房 至少3人同行才可外出

除了首都蒙羅維亞,在賴比瑞亞很難找到一條像樣的公路。「賴比瑞亞連水泥都生產不了,維和部隊修築的營區圍牆用的水泥還是從國內帶過去的。」劉偉說,簡易的活動板房就是戰士們的營房。

條件艱苦還是次要的,暗藏威脅才是劉偉他們最擔心的。「大部分當地人還是十分友善的,但多年內戰下來,很多當地人有帶槍和佩刀的習慣。」出於人身安全的考慮,營地禁止戰士們獨自外出,至少3人同行才可外出。

在賴比瑞亞的9個月,劉偉所在的維和部隊為當地居民修築了一座廣場並搭建了一座鋼架構的橋梁。除此之外,醫療分隊還給當地居民及維和部隊提供醫療服務。「當地人都喜歡到中國的醫院去治病。」劉偉和戰友們對此都感到十分自豪,「因為咱的醫療條件好,人也熱情。」

連年戰亂過後,賴比瑞亞已經幾乎沒有了醫療體系,所謂的「醫生」,用劉偉自己的話來說,「還不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咱們鄉下的赤腳醫生」。在維和部隊入駐之前,連當地人自己都知道,生病之後找當地「醫生」是「治病基本靠命」。

在賴比瑞亞駐紮的中國維和部隊,平時沒事會幫著周邊居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部隊在營地外平整出一塊土地建成了足球場,很多當地的孩子會到足球場上踢球。

「部隊開飯前有唱歌的習慣。」劉偉說起這個開心地笑了,「駐紮的時間長了,周邊很多小孩子跟著學會了不少漢語,還學會了唱《打靶歸來》等軍歌。」

一棵樹橫在路上 執行任務遇襲擊

除了醫療和基建,維和部隊在當地還擔負起了治安和少數外事任務。提起治安任務,劉偉感慨萬千,「綏德魯怎麼說也是賴比瑞亞的一座大城市,但整個城市只有兩名警察。」於是聯合國派遣各個國家駐賴比瑞亞的維和部隊抽調戰士協同當地警察維護治安。

治安問題在居民聚集點並不算太嚴重,真正的危險來自武裝分子。由於內戰,賴比瑞亞流散在民間的武器數目龐大,這也直接促成了三五成群的小股武裝分子。

「絕大部分武裝分子沒有什麼政治訴求,說白了,就是武裝搶劫,跟新中國成立前的土匪差不多。」劉偉介紹。

維和期間,中國駐賴比瑞亞維和部隊受當地政府邀請,參加一項外事活動,劉偉作為警衛員陪同外事人員從駐地出發,前往當地政府所在地參加活動。

「因為沒有水泥、石子兒這些基建材料,當地的路幾乎都是土路。」劉偉告訴記者,「路兩邊是橡膠種植園或者果樹林。因為路不平,車開得並不快。」行至駐地外10多公裡時,突然遭遇了危險。

「當時開路的裝甲車發現路上橫著一棵樹,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劉偉說,維和部隊的指揮員判斷形勢後,命令領頭的裝甲車乘員全副武裝下車清理障礙。

剛走到障礙物前,危險就發生了。「因為天色已經很晚,當地又沒有路燈,什麼都看不見,只聽見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劉偉說,當時的情形非常危險,他和戰友們立即就地隱蔽並開槍還擊,「一位隨行的外事人員手臂中彈負了傷」。

隨後指揮員呼叫維和部隊總部,總部立即派遣數輛裝甲車支援,在支援到達前武裝分子就離開了現場。

後來劉偉他們判斷,這股武裝分子並不是針對維和部隊而來,他們只是攔路搶劫,遇到誰就搶誰。

進入中國領空 所有人歡呼起來

2007年9月,劉偉和戰友們圓滿完成維和任務後踏上了歸程。由於維和期間的優異表現,當年中國駐賴比瑞亞大使館的一位參贊轉贈給了劉偉一本由時任外交部部長唐家璇籤名的書——《外交官》。劉偉至今還保存著這本書,「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讓劉偉難以忘懷的是,當回國的飛機飛入中國領空時,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心裡熱乎乎的,終於回國了」。

儘管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劉偉還是對賴比瑞亞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平時沒事的時候會專門搜一下賴比瑞亞,看看當地的局勢如何、經濟發展得怎麼樣」。

短短9個月的維和經歷讓劉偉終生難忘。「沒有對比就不知道祖國有多好、和平有多珍貴。正是這段維和經歷磨鍊了我的意志,也讓我懂得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好好工作,報效祖國。」劉偉說。

相關焦點

  • 維和警察講述國外經歷:徒步巡邏須砍刀開路(圖)
    ▲中國維和警察在森林部落巡邏。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供圖    美麗的西非小國賴比瑞亞,因為14年的內戰,留下滿目瘡痍。這裡毒蛇橫行,瘟疫蔓延,原始森林裡隱藏著大批槍枝。鄒本雙、許亮、彭海偉等140名來自中國的維和防暴警察,在這個充滿危險的地方度過了整整257天。近日,這些完成任務歸國的中國維和防暴警察,向記者講述了他們不為人知的經歷。  □日常生活  住 生平首次自搭營房  11餘萬平方公裡的賴比瑞亞覆蓋著六成原始森林,有著537公裡的海岸線。
  • 26歲抑鬱症女孩留下千字遺書後失聯,這真的是她唯一一封遺書嗎?
    2020年9月29日晚上19點33分,一位網名為「頭髮有點兒杵脖子」的微博博主發表了一篇長達千字的遺書,內容基本上是在總結生前的種種過往,並向親人、朋友們道歉。發表完這篇文章後,這位博主,我們暫且稱她為「小杵」,就再也沒有了消息。這篇遺書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有的網友發現這封遺書後就去報了警。
  • 衡水市維和警察講述獎牌背後的故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程傑,聽一聽他在異國他鄉忘我堅守18個月的精彩感人故事……我叫劉程傑,是衡水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2016年8月報名參加維和工作,先後經歷省公安廳初選、公安部遴選、聯合國甄選三層選拔考試後,取得維和警察資格,並被公安部中國維和警察培訓中心評為優秀學員。
  • 江蘇一初中女孩留下遺書後跳河身亡
    不過最近在江蘇有一名初中女孩竟然留下遺書跳河身亡了,這可真是讓人沒有想到。近日,據網友爆料,在江蘇南通海門市有一名初中女孩跳河了,而她被打撈上來之後,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初中才十幾歲,如果遇到什麼事情肯定會有父母幫其解決,不可能會有壓力讓她想不開,所以很難想像一個才十幾歲的孩子到底是經歷到了什麼。
  • 聾啞女子與「韓國歐巴」網戀,對方「寄來」60萬美金和一封遺書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潔 通訊員 丁昊傑)與「韓國歐巴」網戀的聾啞人小闞,最近收到一封陌生電子郵件:「歐巴」寄來一個包裹。裡有60萬美元和一份遺書,現被海關扣留,需繳納罰款12萬6千元的罰款。小闞深信不疑,來到貸款公司,還多次強調「不要報案」!
  • 圍繞《紅海行動》與他們維和警察經歷有何異同?
    吳強正在向警察講述他和國旗的故事。吳強經常驕傲地在維和基地展示五顆五星紅旗。本專題談到紅海行動與維持和平警察經驗的異同。吳強邊思考,我們是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是為了打擊恐怖分子,在電影中滲透了「勇敢無畏,仁者無敵」的亮劍精神。
  • 18歲花季少女被店長性侵,留下遺書跳河自盡,警方已介入
    前幾日夜裡,他的女兒許虹給他打了個電話,許春風接到電話,女兒哭著說我在店裡被老闆性侵了,難過至極,許春風還沒有問清楚,腦子還沒回過神來,女兒急忙發了一個定位,緊接著女兒許虹掛斷了電話。許春風著急的心這才放下一點,安然的在外面等候,一直到31號的早上5點左右,女兒許虹和她男朋友一塊走出來了,許春風見狀,女兒眼睛很紅潤,顯然是很難過,父親不管是問女兒什麼,女兒一直都不說話,顯然像是度過了一劫,還未平定心神。
  • 18歲河南小夥「長眠」在北京市區,火車也要為他改道,他是誰?
    有關鐵路帶來的令人感動又溫暖的故事不止這一個,在北京市豐臺區有一節特殊的廢棄火車鐵軌,鐵軌之上還有一座陵墓,這裡長眠著一位來自河南的年輕小夥,離開我們那年他才18歲。
  • 男高中生在學校宿舍跳樓,搶救無效後死亡,留下遺書告訴父母真相
    男高中生在學校宿舍跳樓,搶救無效後死亡,留下遺書告訴父母真相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斷提高。舍友們趕緊打120並通知了老師。可惜還是來不及,隨後舍友也在這個男學生的桌上發現了一封遺書。在男學生的父母趕到學校後,這封遺書也被交到他們手裡。事情發生得很突然,接到噩耗時,父母們都還在睡覺。他們連夜坐車趕到了學校,看見自己孩子的遺體時忍不住放聲大哭,悲痛之心溢於言表。在遺書裡,該名男學生說清楚了自己跳樓的原因。
  • 中南大學研究生跳樓最新消息:留下5000字遺書
    中南大學研究生跳樓 消息:留下5000字遺書時間:2015-05-24 15:45   來源:老錢莊財經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中南大學研究生跳樓 消息:留下5000字遺書 日前,中南大學一位研究生跳樓自殺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 「上海第一美女」因癌跳樓自殺,留下年幼兒女,遺書曝出死亡真相!
    導語:「上海第一美女」因癌跳樓自殺,留下年幼兒女,遺書曝出死亡真相! 2018年9月10日,沈麗君選擇了跳樓自殺,還只留下了一封很長的遺書,和一雙年幼的兒女。那麼,年僅35歲的沈麗君為何要用這樣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 山東一18歲男孩失聯!留下遺書……
    今天,青島18歲男孩王瓏瑜失聯的消息在朋友圈被廣泛傳播。記者從王瓏瑜母親處獲悉,截至下午17:00,依然沒有孩子的消息,請好心人緊急擴散!王瓏瑜母親告訴記者,王瓏瑜在上大學後不適應,壓力很大,之前也多次表現出消極低沉情緒,家人多次安撫勸說效果不佳。
  • 一初中女生跳河溺亡,生前寫遺書稱我就是個廢物
    這不在近日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名初中女生跳河自殺溺水身亡,生前曾留下一封遺書稱自己活著好沒用,感覺自己就是個廢物。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據知情人士講述,某中學的一名女生跳河輕生,在被救援人員打撈上岸時,女孩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女孩在生前留下了一封遺書,在遺書中稱自己活著會拖累他人,並且反覆地向自己的母親道歉。
  • 遼寧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曾留下千字「遺書」,自稱患抑鬱症
    10月4日,四川樂山的公安部門告訴記者,已經查到曾在微博上留下千字「遺書」的遼寧女孩26歲彤彤(化名)的上山記錄,但還沒有找到彤彤本人,且還不能確定彤彤是否自殺。9月29日晚上19點30分左右,彤彤自稱因為抑鬱症要去自我了斷,並留下一封寫的很認真的千字遺書,隨後隻身去了峨眉山。
  • 小歡喜:季楊楊高考當天母親去世,看到母親留下的遺書季楊楊怒了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劉靜被病魔折磨的已經瘦了一大圈,她在兒子面前強撐著,丈夫幫忙打掩護,季楊楊並沒有多想。高考當天,季楊楊順利考完最後一科,他出了考場接到了父親的電話,父親讓他趕緊來醫院見母親的最後一面,季楊楊飛奔到醫院,劉靜已經離開了,只給兒子留下一封遺書。遺書中寫道,自己多年愧對兒子,給兒子道歉,也遺憾自己不能再看著兒子結婚生子,指望兒子不要怪自己,這麼多年缺失的母愛希望能通過一筆存款彌補。
  • 高中生在家留下遺書,從18樓跳下死亡,小區鄰居:父母要他考大學
    高中生在家留下遺書,從18樓跳下死亡,小區鄰居:父母要他考大學如今社會孩子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從小就被父母要求上各種培訓班,大家總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也確實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很多孩子從小就變得很優秀,家長帶出去臉上還很有面子,但是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適應如此高強度的學習壓力
  • 本是一封遺書,意外走紅成很多人表白的神曲,因為歌名太熟悉感人
    後來他的歌曲還被蔡明帶上了春晚,像那些很流行的《水手》和《星星點燈》,都是在90年代十分流行的歌曲。可是在所有的歌裡面,有一首對於許多人來說十分的特別。很多人喜歡拿著一首歌來表白自己喜歡的姑娘。這首歌就是《別哭,我最愛的人》。原本就是一封遺書。在鄭智化17歲的時候,情竇初開,也是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姑娘。
  • 朝陽一男子在宿舍內留下遺書出走,之後……
    遼寧朝陽市區一處員工宿舍內,一名男子留下遺書後不見人影,同事焦急萬分。所幸警方快速行動,經不斷縮小範圍找尋,將男子及時找到。當日清晨,有人在段某床鋪上,發現一封寫好的遺書。時間就是生命。該局值班民警接警後,立即通知駐守在朝陽鋼鐵公司的警保聯勤巡邏隊就近出警。警方經大量工作,將段某的行蹤鎖定在西大營子高速口方圓500米範圍內。有了活動範圍,警保聯勤巡邏隊與段某的同事迅速在該區域內展開找尋工作,在嚴寒天氣下,對所有廢舊房屋、溝溝坎坎、枯井、胡同死角……進行一一排查。
  • 幼兒時期必須要打5種疫苗,成人打疫苗嗎?專家回應了
    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目前最重要的是疫苗的生產,當人們討論疫苗的時候,很容易想起其他幾種疫苗,從幼兒開始就要接種疫苗。對於兒童疫苗,張文宏教授說,我們現在已經接種了疫苗,通常第一類疫苗對兒童來說是必需的,而第二類疫苗醫生則提倡打。 一類和二類疫苗都非常重要。 如果您不打,關鍵人群和高風險人群將面臨風險。
  • 成年人9種疫苗你打了嗎?
    但往往不知道或者忽視,其實有些疫苗成年人也應該打。可能有人會問,小時候應該都接種過了吧?還真不一定,我們整理了5大類9種疫苗,成年人都該認真核查是否漏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九成受訪者不知漏種疫苗 「不太清楚。」「小時候應該都接種過了吧? 」當記者隨機詢問市民,是否知道成人也可以打疫苗時,九成受訪者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