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造車與特斯拉有什麼不同?

2020-12-24 易車網

一眾車企在破產,一眾門外漢想衝進去。造車如圍城一樣,箇中滋味,品過自知。

有人說,恆大造車就跟當年豐田跑去蓋房子搞房地產公司一樣,不是有什麼技術積澱,更不是因為有什麼獨門秘籍。而是純粹因為資本恐懼症,害怕陷入停滯,所以才出現行業亂入。但在造車這件事上,許家印卻另闢蹊徑,硬生生的用資本堆出來一條別人不敢走,也走不了的路,而這也成為了恆大造車或許能夠靠譜的原因所在。


畢竟搞房地產的突然要轉行造車,核心技術轉移跨度著實有些大了,甚至有網友戲稱,或許首款產品是南北通透的精裝大平層房車系列也說不定。而遙想董明珠當年,雄姿英發,結果格力手機,珠海銀隆基本上是灰飛煙滅。


但老百姓都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這些企業卻總以為資本可以主宰一切,董明珠好歹有格力這個消費類製造業大廠在後面撐著。恆大一個負債率超過百分之百的房企,目前又正面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壓力,不想著收縮投資保命,還要投資各大車企競爭激烈的電動車行業。技術儲備就不說了,就現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形式,未來幾年許老闆拿的出錢持續投入嗎?


但我們今天不關心恆大未來房子賣得好不好,也不關心頂著全球經濟衰退,貿易萎縮的大環境頂風跨行業,許老闆的資本能撐多久,只想聊聊截至目前,恆大造車到底有沒有潛力。

恆大的造車路數能追趕上特斯拉嗎?

上周,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在廣州舉行。116家世界頂級汽車零部件企業高管、5家世界頂級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高管、5家世界頂級造型設計大師團隊等合作夥伴,均來到了現場。


其中最值得推敲的一段發言,是德國汽車研發企業IAV集團CTO Mathias Kratzsch對於「恆大未來三到五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這一目標的表態。他認為:「未來不是說什麼就是什麼,未來是要創造的。「並且提到,恆大與特斯拉不同,特斯拉是把所有工程師都僱到公司,恆大的優勢是將世界龍頭的供應商都集中到一塊。


誠然,恆大與特斯拉最大的區別,正在於特斯拉是原創,在前面趟路,而恆大現在的造成理念只是跟隨在其後,做系統集成商。現在更是豪氣沖天的召集了116家汽車頂級供應商,從底盤、外觀、電機、電池、電源管理、車輛自動駕駛等等一應俱全,接下來就只用看恆大集成創新的能力如何了?

造車顯然也沒那麼簡單:

雖沒有大飛機、航母那麼複雜,集成創新仍然是需要積累的,好比特斯拉開放專利這麼多年,路也趟平了很多,然而大部分車企卻跟在後面踉踉蹌蹌,難以望其項背。

國內造車新勢力這麼多,從賈布斯到一眾造車新勢力玩家,都是一路跌跌爬爬,恆大看到眼前懸著一塊肉就衝了過來,但是能不能吃到真的很難講。Dyson有技術,有現金流,和恆大一樣得瑟,但幹了一段時間已經放棄。華為有技術、有現金流,只做技術供應商。BAT都在門口轉圈,只敢發展相關的技術,但他們卻沒有一個選擇了奮不顧身的跳進去。

所以即使恆大豪氣幹雲,能不能造出比特斯拉更牛的車來,還只能拭目以待,讓時間來證明。

恆大的車造得怎麼樣了?

從現有的信息來看,整車製造上,恆大新能源在中國、瑞典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10大整車生產基地,還要建設相應配套的核心技術的零配件生產基地。

產品研發上,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所有檔次及轎車、SUV、MPV等全系列車型,實現產品線全覆蓋。

量產規劃上,恆馳的第一款車——「恆馳1」將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亮相,恆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實現全面量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可以說整體規模是有了,但車子的性能質量如何,市場接受度如何,暫時看來一切還是未知數。


不過,許老闆的眼光還是不錯的。恆大造車,背後是天津國能收購的瑞典薩博,而薩博是個很固執的企業,造車技術不錯,還有一個叫鳳凰平臺的整車研發軟體,可以完全正向的進行乘用車的開發,也就是從概念圖到實車。


說起來很慚愧,我們國家到今天都無法正向設計乘用車,直到到今天的造車方式都是先選好底盤,然後搭車身,根本是瞎子摸象的開發方式。

而鳳凰平臺集成了薩博幾十年的經驗數據,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雖然相對於寶馬大眾豐田還是差距很大,但是對於國內的汽車水平來講卻是足夠優秀了,相對於那些雷聲大雨點小的造車新勢力來說,也算為恆大造車打下了一個比較牢靠的基礎。而許老闆手上掌握了國內能拿下的最靠譜的造車技術之一,接下來就看怎麼把場子鋪大,宣傳牛皮吹起來了。

許老闆畫的大餅香不香?

對於造車,許家印曾說過,「現在,我們也不是要彎道超車,我們純屬換道超車,和其他車企走的不是一個路口。」許家印也曾直言,恆大造車路具體而言就是「買買買」


當然這一點,從今年前十個月,許家印帶領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高管,奔赴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先後建立了三個世界級的造車朋友圈來看,足以說明許老闆的餅畫得夠大。


而且據許老闆透露,恆大新能源汽車接下來的三年投資預算是450億,掏出了真金白銀著色的大餅看起來也夠香。但話說回來,就像上周的供應商峰會豪氣沖天大玩籤約一樣,這些招數靈不靈,只能等時間驗證,市場驗證。

而更大的疑慮還在於,恆大集團能夠給恆大造車提供充裕的資金支撐,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格局調整期。一方面,隨著特斯拉的國產以及大眾、豐田、通用等車企的快速入局,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壓力逐漸增大,市場空間受壓縮。


另一方面,恆大踏入造車新勢力的時間節點是退補後各車型銷量瘋狂下跌的節點,11月11日,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10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降幅加劇。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萬輛和7.5萬輛,分別同比下降35.4%和45.6%,這已經是自7月以來連續4個月的持續下跌。毫無疑問,市場前景在短期內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而此番跨界造車,恆大幾百億規模的巨大投入,顯然沒有「快進快出」的退路。即便恆大造車路徑在許老闆豪擲千金下逐漸清晰,但對恆大汽車來說,要真正撥開迷霧看見新能源汽車的光明,或許才僅僅是邁出了第一步。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The End-

相關焦點

  • 恆馳1路跑官宣,恆大造車翻開底牌
    樹大招風的恆大這次亮出了造車的底牌。12月7日,一段恆馳1路跑的視頻刷爆全網,視頻中,恆馳1造型與此前曝光的官網圖相似度極高,富有動感的溜背車頂、流暢優雅的線條,高端豪華感十足,顏值「爆表」。從新車發布,到實車路跑,恆大汽車僅用了4個月時間。「恆大速度」在造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恆大的造車野心:六車齊發,新能源汽車市場重新洗牌
    但許多人不禁要問,恆大跨界造車,底氣何在?01高舉高打的造車路答案或應了那句:要成江海,先積小流。對跨界造車新勢力恆大而言,則是要從點滴入手,一步步整合汽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的全產業鏈條。反觀恆大造車,同樣是從「一窮二白」到如今的「平地起高樓」,經歷2019年汽車「小年」,到2020年的水漲船高,但造車之志,始終不曾動搖。最終,憑藉極致的技術投入,極致的設計追求,恆大成為新能源汽車紅海中一艘待發的巨艦。「未來3-5年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這才是恆大的目標所在。
  • 恆大造車靠譜嗎?一個視頻「路透」真相
    用今年最火的網絡語「雲監工」來形容恆大造車備受關注的熱度今年8月以來,從國內到全球,從普通消費者到汽車專業人士,朋友圈都被恆大汽車「逆襲超車」的一項項成績「霸屏」。讚譽之餘,也不乏質疑,恆大雖然貴為房企的領軍企業,但「沒人,沒技術,沒經驗,沒製造基地」的恆大造車,到底是真是假?有幾分靠譜?近日,恆馳1在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路跑的視頻曝光,真實「路透」了恆大造車的「真相」。
  • 汽車基地全面試生產,解碼恆大與眾不同「造車路」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人期待國內能有一家有硬實力的車企,可以與特斯拉一決高下,其中恆大汽車被寄予厚望。後起之秀恆大汽車憑什麼備受看好?本文為你詳細解碼。01|整合技術補齊短板作為競爭激烈紅海市場,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然巨頭林立。
  • 恆馳1"開啟"路跑 恆大造車再進一步
    ,實車顏值與此前公布的概念圖幾乎是100%還原。從相關信息來看,恆馳1對標產品是特斯拉Model S。作為新能源汽車界的後起之秀,恆大汽車近期動作頻頻,不斷傳出好消息,預示著造車進展順利而認真造車的恆大汽車也憑藉過硬的背景和高效的造車模式,獲得了阿里、騰訊及滴滴等巨頭入股
  • 恆大造車進展顯著 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實現「全覆蓋式」攻關
    隨著許家印赴上海視察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恆大汽車研究總院科研團隊也首次曝光在鎂光燈下,恆大造車強大的研發實力以及強勁的發展勢頭,為恆大向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之位發起衝擊注入了最強底氣。術業有專攻 行家坐鎮恆大汽車真造車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核心技術與頂尖人才乃發展之根。在恆大汽車研究總院每個研究院均由大咖坐鎮。
  • 無懼質疑 恆大造車拼硬實力
    新能源車企的崛起史,也是一部衝破謠言與質疑,達成夢想的歷史。虧損、騙補、PPT造車……從特斯拉到蔚萊、小鵬都曾經歷過這樣的責問。市場苛刻的眼光,從不會對新事物有過多的寬容。然而回過頭去看,就會發現「那些無法將你打敗的,終會使你更強大」!
  • 恆大造車狂想曲:人人見,人人哇?
    不同背景所帶來的認知差異,以及工程師文化與房地產企業文化之間的碰撞和矛盾始終存在,但至少,離開風雨飄揚的FF加入恆大,對孫銘而言是個難得的機會。賈躍亭赴美造車一年多,終於無奈地放棄了FF的股權和CEO職位。但恆大還要繼續造車,這是FF人熟悉的「死磕風格」。
  • 兩大基地全線試生產 恆大跨界造車如何「出圈」?
    近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這意味著,恆馳量產進入倒計時,在戰場上與特斯拉一決高下的日子已經不遠。屆時,在優雅、高貴、動感中呈現著不同美感的多款恆馳,勢必顛覆行業的美學邏輯。儘管對手勢力均不容小覷,但恆大汽車仍成為最受矚目的行業新星,火速出圈。憑藉一條與眾不同的造車路,恆大在技術、品質、成本、量產、渠道等方面牢牢築起「護城河」,成為業內最強黑馬。
  • 多管齊下,恆大背後的造車哲學
    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近日恆大造車利好消息頻出:兩大研究院先後露出''真容''、恆馳1內飾、路跑視頻曝光,造車多管齊下,讓人不禁感慨恆大造車的速度''有點野''!其背後的造車哲學同樣令人反思!
  • 恆大汽車:漲14%只是開始 下一個目標是特斯拉
    天涯君認為,恆大汽車的股價暴漲,背後的原因遠不只是大股東增持增強了投資者信心這麼簡單。新能源頭部造車勢力爆發之年2020年,無疑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車企集體獲得資本市場實質性認可的一年。領頭羊特斯拉在一年的時間裡,股價已經增長了8倍多,市值高達4.2萬億港元,穩坐全球第一車企,是排名第二的老牌傳統車企豐田市值的近3倍。
  • All in造車步履不停 看恆大的決心與信心-汽車新地-北方網
    恆大造車以來動作頻頻,從造車伊始,就拿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決心,為此,許家印帶領高管奔赴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為實現「汽車夢」拼命奔波,搭建起恆大造車的超強「朋友圈」。
  • 基地試生產造車按下快進鍵!四大秘訣揭秘恆大制勝關鍵
    恆大造車大棋局再迎關鍵一步在六款恆馳亮相後,恆大汽車近期先後公布了車標和命名體系,隨後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的消息又被爆出。這一系列動作,既展示著恆大在造車道路上的成果,也彰示出其對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堅定決心和闖勁。作為造車新勢力,恆大能夠贏得今天的局面,正是因為掌握了能制勝全盤的四大秘訣!
  • 恆大汽車全面啟動試生產,特斯拉最強對手來了
    ,恆大汽車一直以高水準、高起點完成布局,走出了一條全世界所有車企沒有走過的造車路。近日,恆大汽車又有大動作,位於上海、廣州的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標誌著恆馳距離量產邁進了一大步,與特斯拉的最強對決將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重磅大戲。
  • 特斯拉在國內的好日子到頭了?恆大汽車啟動試生產,明年正式量產
    三年前,中國恆大的董事長、總經理許家印,以395億美元的身家問鼎中國福布斯排行榜首富,甩下騰訊馬化騰和阿里巴巴馬雲一個身位。 而如今,「許首富」牢牢地執行「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這些準則,在造車這條道上一路狂奔,一邊招兵買馬,財富一邊縮水,在財富排行榜上一路倒退。
  • 恆大造車提速:兩大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
    >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車身車間近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猶如科技大片般震撼的機器人造車場面刷新了人們對智能工廠的想像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車身車間 據悉,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一支由2545名機器人組成的「造車天團
  • 想要複製特斯拉的奇蹟,網際網路造車最需要做什麼?
    國內網際網路造車潮始於2014年,也正是在這一年,特斯拉公開了一連串和電動汽車相關的專利,或許有以開放專利來搶奪行業標準的嫌疑,卻也讓中國的創業者們如獲至寶。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想要複製特斯拉創造的奇蹟,自然要面臨特斯拉所遭遇的問題。
  • 蘋果什麼時候造車,得看中國產能什麼時候過剩!蘋果造車前景分析
    我對造車這事是這麼看的,將來蘋果會造車,百度會造車,華為也肯定會造車!所以,今天我們不是討論蘋果會不會造車。我們要討論的是蘋果什麼時候會造車,會造什麼車。蘋果什麼時候會造車知道了蘋果的定位,就知道蘋果啥時候會出手造車。那就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用戶到供應商,再到生態夥伴都需要拯救的時候,蘋果一定會出手造車。蘋果可不是為了拯救大家,而是這個時候出手對自己最有利。
  • 蘋果「造車」,「特斯拉」們該慌嗎?
    前不久,它剛剛因iPhone12取消贈送充電線而被罵得「狗血噴頭」,後腳就被傳即將「造車」,攪動了資本市場的一池春水。 相愛相殺?蘋果造車,特斯拉股價下滑 這是怎麼回事?前兩天,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打造一款基於自研新電池技術的電動汽車,並計劃在2024年將該車全面量產上市。
  • 恆大造車加速度!動作頻頻引關注
    在新能源車迎來新機遇的當下,造車新勢力層出不窮,換道超車的恆大,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造車的路上堪稱締造了傳奇。最近強勢霸屏熱搜的恆大造車再次迎來新進展,上演了一場"造車加速度"。有顏有料 超豪華內飾曝光近日,恆大汽車正式發布恆馳1路跑官方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