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AI 改變未來」——未來教育 2020 峰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教育、科技和產業界的專家教授、企業負責人等500多人共聚一堂,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本次峰會由江夏區、華中師範大學、騰訊教育科技公司共同主辦。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在致辭中說,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蔚然成勢。要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利用好人工智慧技術,抓住機遇,主動變革,著力在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多樣、更加公平、更加優質教育服務上積極作為,為教育事業發展拓展新的空間。
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在致辭中表示,武漢是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正積極推動智慧教育建設,全力推進教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實驗室、智慧教室。同時,武漢是人工智慧產業集聚高地、人才富礦、創新熱土,願意與社會各界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教育破浪前進,合力打造AI發展新未來。
峰會現場還舉行了未來教育城籤約儀式及湖北省教師教育創新發展聯盟啟動儀式。據悉,該聯盟由華中師範大學聯合湖北省相關高校、企事業單位、中小學(幼兒園)等多家單位共同成立,將建立健全協同育人機制,建立本科與研究生貫通、校內和校外協同、職前與職後一體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形成以「人工智慧+」為特色的湖北教師教育創新發展模式。
專家學者聚焦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結合
此次峰會上,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結合以跨界融合,推動教育創新發展,成為專家學者共同關注的核心議題。
在峰會主題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吳建平以連線方式,作《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助力智慧教育》主題報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楊宗凱,教育部信息化專家組成員、武漢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朱俊,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校長周鵬程等專家分別圍繞人工智慧教育新理念、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高中教育的困境與突破、技術推動教育升級等方面進行分享交流,深入分析教育現狀,全方位解讀未來教育發展趨勢。
教育部信息化專家組成員、武漢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 朱俊
2019年,武漢市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首批智慧教育示範區,智慧教育示範區的創建是武漢市貫徹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具體行動,必將助推武漢基礎教育的創新轉型,推動武漢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楊宗凱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大批人工智慧時代的創新人才,比如具有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跨界能力、計算思維能力,我想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開發新的教育評價工具,實現新型教育評價方式,希望在未來的5年或者10年能夠完成這樣的轉換。
武漢廣播電視臺出品
責編:王鳳君
融媒體記者:王晨 周煒
通訊員:熊利兵
編輯:賀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