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今日介紹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稱目前全國職業院校共開設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超過90%。職業院校畢業生成為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

資料圖:職業院校的學生正在進行職業體驗。

中新社

發 湯彥俊 攝

  教育部介紹,2012年上海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發布《上海共識》等文件以來,中國職業教育事業發展進入到一個黃金時期。具體進展包括:

  一是重視政策保障。把職業教育作為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舉措,努力完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中國形成了以《職業教育法》為引領,涵蓋學校設置、專業教學、教師隊伍、學生實習、經費投入、信息化建設等一系列制度和標準。職業教育法律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從「參照普通教育做」走向「依據專門制度和標準辦」,依法治教、規範辦學的體制機制日益健全完善。

  二是構建體系框架。中國各級各類職業教育統籌發展,職教、普教、繼教溝通銜接,高職學校與普通高校考試招生相對分開,初步構建了人才成長的「立交橋」。目前,全國職業院校共開設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具備了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中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質量也保持較高水平。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超過90%。職業院校畢業生成為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

  三是堅持特色發展。中國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家層面組建了62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建成約1300個職教集團,廣泛開展訂單培養、校中廠、廠中校、現代學徒制等,基本形成產教協同發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職業教育作為一個教育類型,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學體制機制和培養模式,與經濟社會的融合度、契合度不斷提升,辦學活力持續增強。

  四是持續促進公平。國務院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傾斜領域。「十二五」以來,國家實施了示範性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建設、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等重大工程,中央財政投入超過800億元,打造了一批骨幹學校、專業和師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逐步健全,中職免學費、助學金分別覆蓋超過90%和40%的學生,高職獎學金、助學金分別覆蓋近30%和25%以上學生。職業教育為人人出彩提供了更多機會。

  五是不斷優化氛圍。中國把每年5月第二周定為「職業教育活動周」。自活動周舉辦以來,定期組織各地開展開放校園、開放企業、為民服務等宣傳展示和交流體驗活動。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生文明風採競賽等活動持續舉辦,展示了職業學校學生德技並重的風採。近年來,中國還加強了國際交流與合作,向世界發出了中國職業教育的聲音。發展職業教育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受到國內外廣泛讚許。

資料圖:內蒙古中職院學生展示專業技能。

中新社

記者 劉文華 攝

  教育部指出,職業教育是中外教育合作中成果非常豐富的一個領域。配合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動職業教育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在政策對話、人員互訪、校際交流、人員培訓、技術培訓、課程開發、學校建設、科學研究等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在中央政府層面,一是積極承辦世界性職業教育會議,為交流合作搭建平臺,比如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世界職業教育院校聯盟會議等。二是推動區域共建共享,比如在貴州定期舉辦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國際論壇,在廣西定期舉辦中國—東協職業教育高峰論壇,服務東協職業教育發展。三是助力重點行業到國(境外)辦學,比如教育部聯合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把中國有色礦業集團作為試點企業,聯合8所國內高職院校,在尚比亞實施職業教育辦學試點。目前,已經與30多個國家、10幾個國際組織開展了交流合作。其中,與德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籤署了職業教育協議(備忘錄),與聯合國教科文、聯合國兒基會、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展了密切合作。

  在地方政府層面,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均有職業院校開展了海外辦學,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省(區、市)制訂了相關規劃。其中,天津市教委支持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建立「魯班工坊」。這是我國在海外設立的首個職業教育領域「孔子學院」。「魯班工坊」得到了泰國政府的高度認可,當地的企業對「魯班工坊」開設的技能培訓項目表示極大興趣。印度、印尼的「魯班工坊」也正在積極籌建中。

  在職業院校層面,不僅主動到國(境外)辦學,也積極接納留學生,組織校際交流。比如,與德國開展了多項人員培訓項目,與英國開展了影子校長培訓等項目。

  教育部表示,中國職業教育已經進入了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衝刺階段。擴大開放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本次唐山會議,是兩次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間隙首次舉辦的中期推進會,為各國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下一步,教育部將瞄準現代化目標,推動更好地落實《上海共識》。努力把職業教育納入中國與他國人文交流機制中去,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深化既有合作關係,拓展新的合作關係,為世界各國職業教育共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也為服務經濟全球化、國際產能合作和各國民心相通,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9年超95%
    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9年超95% 2016-02-25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王比學)24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
  • 報告顯示中職學生連續5年就業率超過95%
    報告顯示中職學生連續5年就業率超過95%   今天上午教育部發布《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與就業報告》,這也是國內第一份專門聚焦中職學生發展和就業情況的報告。
  • 據統計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
    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27萬人,比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13年再增加28萬人,號稱「更難就業季」,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據統計,自2006年以來,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
  • 06年中職教育就業率95.6% 教育部:不能盲目樂觀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記者 吳晶)面對2006年中等職業教育95.6%的高就業率,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王繼平表示:不能盲目樂觀,仍需完善工作。    王繼平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自1999年以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就業率持續增高,特別是從2002年開始基本保持在90%以上。
  • 高考情報:這所電子信息類領軍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
    電子科技大學是我國電子信息類的領軍大學,也是教育部直屬的985工程大學和雙一流建設大學。它的本科畢業生連續多年的就業率一直始終保持在95%以上它,學生以素質全面,專業知識紮實,能力強,後勁足,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等鮮明特點受到社會各界和用人單位的普遍讚揚,學校就業工作廣受好評,學生的就業質量位居全國高校第7名。
  • 權威發布|山東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
    就業率、就業質量越來越高,山東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其中90%籤約畢業生預期定職後月收入5000元以上。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介紹,山東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做有質量有標準的職業教育。
  • 廣東中職畢業生就業率98.12%
    去年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職普比為45.2∶54.82019 年,廣東省共有獨立設置的中等職業學校426 所,較 2018年減少18所,校均規模2018人。與2018年相比,招生增加 5.9%,在校生減少0.9%。2019 年,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職普比為 45.2∶54.8,繼續保持大體相當。2019年,全省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共計26.39萬人,其中就業人數25.89萬人,就業率達98.12%,比2018年提升了0.21個百分點。全省直接就業人數17.20萬人,其中對口就業人數15.40萬人,對口就業率為 89.54%。
  • 海南提前超額完成教育部下達的中職學校招生計劃
    據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統計,截至9月14日開學時,我省各中職學校共計完成招生5.1萬人,超額完成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4.95萬人,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受疫情影響,今年中職學校招生工作普遍「低調」,往年都在5月舉行的海南省職業教育活動周未能如期舉辦,各校入校入戶宣傳工作也無法大規模開展。令省教育廳職成教處負責人、一級調研員曾維陸驚喜的是,還沒開學,各校報來的報名人數就已經超過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這樣的成績,往年需要付出艱辛努力,才能在10月底左右達成。
  • 廈門南洋學院連續18年保持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9%
    6月20日,廈門南洋學院舉行2020屆畢業生典禮,校長魯加升在典禮上宣布一則喜訊:在這個就業環境特別艱難的畢業季,南洋學院今年的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9.1%。據悉,該校已連續18年保持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9%。
  • 2019年北京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5.90%
    按教育部就業率統計口徑,2019年北京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5.90%。昨天,市教委公布2019屆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部署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截至10月31日,各高校和研究生培養單位上報2019屆畢業生23.50萬人,其中研究生8.89萬人,本科生11.98萬人,高職(專科)生2.63萬人。
  • 升學就業率超97.2%!東莞中職實現「雙優」
    東莞致力於教育的優質均衡,為每一個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隨著招考季步入尾聲,東莞中職學校學生也迎來自己的畢業收穫。來自東莞市教育局數據,2020年全市中職學校(不含技工類學校)共有畢業生18297人,截至8月5日,被高校錄取人數達到7945人,其中被本科高校錄取46人,直接就業有9839人,升學就業率達97.2%,中職學子實現升學就業雙優。
  • 畢業生連續3年就業率超97%,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在等你
    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公益性的民辦大學,創建於1993年,是上海市最早由教育部批准頒發國家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民辦高校之一,招生計劃納入國家統招計劃。是上海市市級特色高職院校和上海市示範性民辦高校,曾榮獲「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上海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殊榮,連續十年蟬聯五屆「上海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 河海大學畢業生就業概況:多年來,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
    建校105年來,河海大學作為「水利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水利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培養了25萬餘名畢業生。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學校入選全國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截至12月30日,河海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5.77%。畢業生通過保送校內外研究生、參加研究生入選考試和學校組織的對外合作交流項目等實現高層次升學出國率達到45.10%,其中升學(34.64%)主要集中在「雙一流」建設高校(如圖),出國(10.46%)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
  • 高考志願導航:全國高校歷年就業率(116所)
    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左右33大連海事大學教育部公布的就業率顯示北大的本科生就業率在95%-100%檔次中.50重慶大學2004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5%..>1996年以來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和95%以上88
  • 武漢理工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95.02%,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7546元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實現整體就業率保持高位和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截至12月31日,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5.02%;本科畢業生和畢業研究生對就業單位整體滿意度分別為93.95%、95.39%;本科畢業生轉正後的月均收入為7546元,畢業研究生轉正後的月均收入為9769元。
  • 2015年重慶應屆高校畢業生20.1萬人 就業率達95.23%
    今(19)日,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召開2015年高校畢業生年底就業率發布暨就業創業工作宣傳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15年,重慶高校畢業生年底就業率為95.23%,有19.1萬大學生就業成功。    19.1萬大學生畢業找到工作 就業率95.23%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共有749萬名應屆高校畢業生。
  • 中國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14年超70%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海華)「我國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14年超過70%。」近日,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的2016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討會上,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雷朝滋說。
  • 2020年日本畢業生就業率公布!這所大學連續4年榮獲冠軍
    近期,日本リクルートワークス研究所發布了《2020年日本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排名》。這份榜單以畢業生超過1000人以上的大學作為調查對象(醫學科和齒學科的單科大學除外)。4年榮獲就業率排名第一。10年佔據高位。
  • 廣東26.39萬中職畢業生去向統計:65%人直接就業,平均月薪2248元
    >廣東中職畢業生就業率有多高?、資源環境類、醫藥衛生類外,其餘各專業大類的學生就業率均超過95%,財經商貿類、司法服務類、公共管理與服務類、旅遊服務類、土木水利類的畢業生就業率分別位列前五位。我省中職畢業生起薪情況如何?
  • 2018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排行榜,這些高校的畢業生不愁找工作!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總有「最難就業季」、「史上最難就業年」這樣的報導不斷進入人們的視線。正是因為就業難的原因,就業率也一向是考生及家長擇校擇專業的重要參考,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8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前10的院校,這些高校的畢業生不愁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