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已搭好
水牌已掛上
角兒已就位
今晚《戲碼頭》就要開場啦~
中國神話以其廣博精深的意蘊和生動活潑的表現力,為後世的文化和文學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以古典神話文學為藍本創作的戲曲劇目,如點點繁星,閃耀在璀璨的中國戲曲歷史長河之中。
今晚21點20分,讓我們在湖北衛視《戲碼頭》的戲曲舞臺上,即將上演《天仙配》、《天女散花》、《劈山救母》和《鬧天宮》四出神話大戲。讓我們通過黃梅戲、越劇、秦腔和京劇的精彩演繹,一同來領略古典神話的永恆魅力吧~
長篇神話小說《天仙配》,主要講述了美麗善良的七仙女愛上了樸實憨厚的青年董永,私自從天庭下到凡塵,衝破重重阻撓與董永結為夫妻,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命令七仙女立刻返回天庭,七仙女為了不使董永受到傷害,只好忍住悲痛,在槐蔭樹下與董永泣別的故事。
黃梅戲《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由黃梅戲表演藝術大師嚴鳳英、王少舫首唱。195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將它搬上銀幕,深受全國觀眾的喜愛和追捧,其中一系列的經典唱段紅遍神州大地。《天仙配》也成為了黃梅戲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裡程碑。
今晚《戲碼頭》的舞臺上,湖北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程丞和她的黃金搭檔曹祝來,他們將來如何演繹這部經典傳世之作?黃梅戲《天仙配》選段,這個精彩時刻您可別錯過啦~
1917年的春天,對於梅蘭芳來說,是欣喜而富有挑戰的。他在一次次「試驗」中,嘗試設計一種全新的行頭。首先,他把戲服的兩隻水袖剪短,然後,他在胸前設計了兩根長長的綢飄帶。這兩根飄帶可不是一般的長,經過多次修改,梅蘭芳把它們定為長一丈七尺,寬一尺二寸。梅先生這是要幹嘛?原來,他是想用這兩根長飄帶,表現仙女在天上御風而行的身姿。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心中的那出全新古裝大戲——《天女散花》。
梅蘭芳後來設計了六場戲,其中有一場「雲路」,表現天女離卻眾香國,一路上感慨大千世界的奇妙景觀。「散花」則是天女站在天幕處的平臺上,翩翩起舞,遍灑仙卉,滿臺頓時落英繽紛,花團錦簇。
1917年12月,《天女散花》首演於北京吉祥園,轟動京城。三年後,《天女散花》拍攝電影,影片在全國各大城市放映,還發行到了海外。1932年淞滬抗戰中,《天女散花》拷貝因轟炸被毀,如今人們已無緣目睹這部影片了。
所幸的是,這部京劇《天女散花》後來被越劇傅派傳人陳飛成功演繹。陳飛,讓《天女散花》在越劇舞臺上呈現出了別樣的風採。《戲碼頭》的觀眾有眼福啦!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越劇「傅派」傑出傳人陳飛,將為我們帶來越劇《天女散花》的精彩片段!
《寶蓮燈》,又名《劈山救母》,是小沉香十五年勤學武藝劈山救母,寶蓮燈重放光明的故事,向大家傳遞著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孝道,同時也以情動人,講述著親情的力量。
《劈山救母》的故事,也早已被搬上了戲曲的舞臺。近現代以來,河北梆子、秦腔、京劇、川劇、豫劇、漢劇、徽劇、紹劇、越劇、粵劇等多個劇種,都有移植改編《劈山救母》的劇目。
在這其中,有一個劇種的編創投入僅5000元,從開始改編到推出舞臺,花了整整七年,但是首演以來,場場觀眾爆滿,反響強烈,這就是秦腔《劈山救母》。
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秦腔名家李小鋒對改編的秦腔《劈山救母》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這次他將對母親的愛融化在了自己鍾愛的藝術裡,為我們上演秦腔《劈山救母》精彩片段!
在中國四大名著的各種裡的角色,若論粉絲排第一者,絕對不是人,而是一隻猴子。這隻猴子,能上天入地能七十二變能火眼金睛還能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他和人一樣有名有姓,還有一個響亮的封號「齊天大聖」。然而,在幾百年活色生香的戲曲舞臺上,人們更喜歡親切地喚他一聲——美猴王!
這隻猴子不簡單,演這隻猴的戲更不簡單,單是流派便有南派北派,時期也分前期後期。各大戲種皆有猴戲,臉譜、扮相、表演,五花八門,蔚為大觀。各路大師們精湛功夫的背後,是他們對中國傳統經典的孜孜以求。我們對他們最高的致敬,或許仍是那句最樸素的喝彩:「好一個帥氣的美猴王!」
南派 猴戲
北派 猴戲
今晚《戲碼頭》我們就將迎來一個京劇「奚派」的「美猴王」——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的老師「奚派」老生張通。張通的猴戲特點分明:在臉譜設計上,採用「倒栽桃」的勾法,上圓下尖,紅白分明,儘量減少了黑線條,顯得明快、乾淨;在扮相上,孫悟空頭戴鑽天盔,身穿制度衣;在表演上,他不重翻跌,而是更注重塑造猴王的氣質。說這麼多,到底有多好,還是您自己看了以後再說吧!
這麼精彩的表演,讓眾多戲迷票友,包括來自武漢商學院的大學生朋友們以及武漢市武昌區珞珈山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一個個看的目不轉睛,聽的如痴如醉。
講不完的歷史傳奇,道不盡的神話故事,唱不完的人情冷暖,演不夠的生旦淨醜,在《戲碼頭》,您想要的戲曲人生,都在這裡!今晚21點20分,湖北衛視《戲碼頭》,邀您來看神話故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