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男性和女性不同,他們不善言辭,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的感情藏於心中,尤其是歲數大了,更不喜歡主動表達自己。
所以很多有兒子的家庭裡,都會出現很有意思的場景,就是父子二人相處看不順眼,但是還要彼此遷就,女性在他們中間起到一個相互中和的作用。而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父子之間的矛盾也會慢慢變多。
案例:
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到的場景就是爸爸打兒子了,可以說每個小孩子都有被大人「修理」的經歷,但是有時候這樣的經歷卻讓很多人羨慕。
就拿網上一則兒子不讓高齡父親和喝酒而挨揍的視頻來說吧,這段視頻拍攝者是為90後小夥子,他的父親正是視頻中那個挨揍的「兒子」,他已經有75歲高齡了。
在一次家庭聚會中,一家人高高興興坐在一起吃飯,已經105歲高齡的,太爺爺高興之餘多喝了幾杯。
等他再次拿起酒杯想要一飲而盡時,卻被自己的兒子給阻止了,幾番溝通後兒子還是不讓喝,太爺爺情急之下,已經從嘴上的小聲責罵上升到拳腳相加了。
不過,兒子還是堅持著不肯鬆手(口),對於父親的「拳腳相加」他也不理會,就是不讓喝,還一直好心勸著自己的父親,趕緊上床休息一會吧。太爺爺也不甘示弱地說著,你管我睡不睡覺,老實地把酒給我拿過來。
分析:
看到如此有愛的一對「大齡」父子吵架,很多網友都淚目了,因為很多人的父親並沒有活到如此高齡,就已經離世了,所以哪裡還有機會被父親責罵?
而父親還健在的網友卻表示,看了這個視頻,突然很想讓自己的父親揍一頓。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而作為子女不要總是忙於工作,忽視了對父母的關心,多回家看看,陪陪他們,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子女們如何做到孝順父母?
(1)多點耐心
人上了歲數後,不僅記憶力會變差,做事情總是丟三落四,而且脾氣也不太好,總是喜歡嘮叨自己的子女,哪裡做得不好,哪裡把自己惹到了等。
所以,在和老人相處時,一定要多點耐心,不要過於急躁,因為自己小時候什麼都不懂時,父母一樣沒有嫌棄自己,反而耐心教育,悉心教導自己,而現在正是自己盡孝心照顧父母的時候。
(2)換位思考
人與人的立場如果不同,不僅看到事物的角度不同,而且做出的決定也不相同,尤其時生長在不同環境下的兩代人。
所以,當和父母相處時遇到爭執時,一定要學會忍讓包容,心平氣和地站在父母的立場上考慮,不要情急之下說出(做出)讓父母心寒的話(行為)。
(3)常回家陪伴
人都害怕孤獨,尤其是歲數大了,子女都不在身邊,老人會感到無比的寂寞和孤單,經常會翻出家裡的照片,看看孩子們。
想要給子女打電話,又不知什麼時候合適,生怕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在這種矛盾又複雜的情緒中獨自度過。
所以,在父母健在時,常回家看看,不論自己擁有多少財富,或者一事無成,這些對父母來說都不重要,只要回家陪伴,就是最好的。
(4)偶爾耍點「小心機」
當今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專門詐騙老人的團夥,他們利用老人們的孤單空虛的心理,伺機作案,引誘老年人購買一些無用的高價商品。
所以,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作為子女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 也不要惱羞成女,置之不理,一定要巧妙的採取迂迴的方式,來解決。
育兒難題找艾媽育兒日記,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艾媽育兒日記,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