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們帶著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關心國家、關心人民,擔當社會責任」的寄語,以「燈塔工程」為引領,赴中山市大湧鎮開展「三下鄉」活動。
通過了解陸泉沙島生產工程、當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當地產業鏈發展的情況,對鄉村建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原因資料分析、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省重點社會實踐服務隊:邑心邑意
團隊類別:美麗鄉村服務團
實踐時間:2019年8月4日-10日
實踐地點:廣東省中山市大湧鎮陸泉沙農業生態園
自"美麗中國"概念提出後,國家大力號召各級政府加強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並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對當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提出具有指導意義的發展政策。中山市大湧鎮陸泉沙島是「大湧鎮陸泉沙糧食生產『123』工程試驗基地」,佔地面積約1000畝,是我們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調研的目的地。
二、調研過程
坐落於西江的獨立生態農業小島
乘著渡輪
便可以到達獨立寧靜的江中島
享受綠意的靜謐,自然的安逸
坐觀光車,遊覽島中內風光
走林蔭道,體會閒暇愜意
猶如身處世外桃源
田間走訪,實地接觸
負責人的熱情接待
島上住民的真誠質樸
讓我們的調研有趣而難忘
三、調研成果
調研小組以中山市陸泉沙島為例,探討鄉村農業從「單一產業」到「複合產業」轉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本調研小組從環境治理、自然災害以及轉型阻礙因素進行研究。
01環境治理
該生態島環境治理運用「微生物分解」原理對汙染物進行處理:設置沼氣池、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發酵腐化等。該生態島遵循廢物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健康治理模式。
02自然災害防禦問題
經實地調查和走訪,調研小組發現當前生態島面臨兩大主要自然災害問題:氣象災害和蟲災。該小島地處西江中心,屬於季風性氣候,夏季多雨,颱風頻繁。對農作物生長具有「潛在威脅」。在農業種植過程中,蟲災的影響較大。該生態島為此也做出許多措施(設立滅蟲燈)。
03轉型問題
多年來,現代化農業群體順應國家的號召,配合當地政府宣傳工作,積極進行農業的轉型升級。在此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大多數轉型鄉村會遇到這兩大問題,第一是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用地問題,第二是未能將當地的優勢最大化利用問題。
四、對未來農業發展的展望
對農戶:發展「農戶+農場主+遊客」新產業組織方式,拓寬產業鏈。
對島主:設一批特色產業基地、響一批鄉土特色品牌,造旅遊精品景點、升旅遊管理水平。
對政府:綠色標準體系引領鄉村產業綠色發展、標準化生產推進鄉村產業綠色發展、優化資源保護利用促進鄉村產業綠色發展。
經過為期六天的社會調研活動,本調研小組成員受益匪淺。在這期間,我們經歷了「無家可歸」的無奈,「入鄉隨俗」的招待,「唇槍舌劍」的討論。在這過程中,不僅考驗成員的應變能力、溝通能力、思維邏輯能力,而且使單方面的片面思考上升到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討,讓我們逐步深入鄉村建設,引發我們的思考。
本調研小組成員都是初次參與社會調研活動,從他們身上能感受到當代青年的肯吃苦、願付出、肩負責任的青春精神。從調研前期的資料準備到調研有序進行再到調研後期的資料整理、報告書寫,都展現了積極上進,工作細心的優秀學生品質。
最後,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寄語:「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使社會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並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
邑心邑意
建設美麗鄉村
等待鄉村「甦醒」之時
我們永不止步
五邑大學2019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圍繞「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主題
以投身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為重點
廣泛開展青馬紅色之旅巡訪團、
理論普及宣講、文明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服務等12個專項團隊的服務活動
共組建團隊221支
2441名師生參與其中
同時,學校積極響應省教育廳、團省委號召
組建「攜手奔小康 共築中國夢」重點團隊6支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團11支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團隊27支
2019
我們在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社會大課堂中
堅定信念,磨礪意志,增長才幹
邑大人與「三下鄉」的故事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
P.S:暑假期間,團團將不定期更新#三下鄉#專欄,歡迎各團隊投稿(可後臺留言小編哦~)
資料來源/邑心邑意美麗鄉村服務團(土木建築學院)
編輯/陳丹敏
初審/鄧珮華 譚樂丹 雷君銘
覆審/杜思瑩
終審/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