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中國建陶第一鎮」的禪城南莊,牢牢把握住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按照「南北並進、三帶融合、四片區齊發力」的思路,推動「城產人文」融合發展邁上新高度,無論是在城市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壯大,還是社會治理創新、民生服務改善等都取得了累累碩果。
回顧過去成績斐然,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在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2019年,南莊將如何謀劃?該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部署,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抓質量強鎮和鄉村振興「兩條主線」,奮力譜寫新時代田園都市、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新篇章。
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南莊將以「實鎮興村」的工作思路,圍繞高質量發展和城鄉區域發展等五大方面,形成「質量強鎮—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正向傳導,努力探索質量強鎮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南莊路徑。
南莊大力推動創新要素聚集,充分發揮綠島湖片區「橋頭堡」作用。通訊員/梁斌攝
動能加速轉換
城產人文發展邁向高端
緣於創新驅動,南莊在過去一年促進動能加速轉換,構建良好產業生態,推動城產人文發展邁向高端。
南莊的產業發展積聚了新動能,新增重點招商項目17個,投資總額145.38億元;綠島湖·智薈新增129家創新型企業,進駐率79.2%;科力遠CHS項目投產、富惟汽配落戶、新明纖維和臼井汽車零部件等一批企業增資擴產、佛山環球國際車城主體大樓即將竣工,以科力遠為龍頭的汽配產業集群逐漸形成;落戶在綠島湖的全省首個國家級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正式運營,南莊法庭、新城智慧財產權法庭也於綠島湖啟用。
與此同時,南莊的人才生態成效逐漸顯現,博士創新夢工場正式籤約進駐的博士以上人才團隊24個,引進博士以上人才80人;全鎮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785件,同比增長142.28%,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72件,同比增長11.04%;新增30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92家「四上」企業入庫;24家企業獲「百企爭先獎勵」合計約4065萬元;新明珠陶瓷獲評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興發鋁業入選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機器人製造及相關智能裝備製造總產值達2億元。
通過對照中心城市標準,南莊統籌協調城鄉建設,極力做優做美轄區的城鄉人居環境,帶動城市品質的持續提升。地鐵2號線建設有序推進,湖湧TOD地塊順利摘牌,南莊站、湖湧站、綠島湖站等進入裝修階段,「地鐵時代」日益臨近。
過去一年,南莊完成了「一河一策」實施方案編制,投入約2億元實施7項重點河湧整治工程;南片區入廠汙水幹管工程通水試運行;城鄉互動更加緊密,打通禪港西路和紫洞西三路兩條「斷頭路」,完成羅園羅格水鄉片區慢行系統建設;完成吉利河「一河兩岸」景觀提升、登賢公園(一期)、羅南生態園等項目建設;啟動綠島湖和紫南村兩個A級旅遊景區創建,全域旅遊加快建設;全年新增綠地面積54.76公頃。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南莊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南莊開花結果。
南莊紫南村美麗的村容村貌。通訊員/譚偉源攝
南莊去年全年累計發放城鄉黨建和基層治理專項獎補資金共562.8萬元;啟動農村「兩幫扶」三年行動計劃,成功舉辦第三屆農村改革南莊論壇;文化民俗活動精彩紛呈,成功舉辦10公裡徒步、南莊五人龍舟賽等活動。
在此基礎上,南莊民生事業也邁向了新臺階,去年全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51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完成「1個中心和10個站點」標準化建設,形成15分鐘醫療服務圈,有效推進了「健康細胞」工程建設。
此外,南莊牢記為民初心,全面強化依法治鎮,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和社會監督,全年辦結人大議案42件,辦復率、滿意率均為100%;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抓好「四風」整治,率先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改革。
瞄準兩條主線
為高質量發展探路
新時代催人奮進,新徵程任重道遠,伴隨著「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一環創新圈」戰略的深入推進,南莊迎來了高質量發展機遇期。為此,南莊將以「實鎮興村」的思路謀劃新一年發展。
在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下,南莊將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緊緊把握質量強鎮和鄉村振興「兩條主線」,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新時代要求、具有南莊特點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圍繞陶瓷、大數據、高端汽配製造「三駕馬車」,南莊力爭固鏈強鏈,精準引進一批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大項目好項目。同時,搶抓粵港澳大灣區、「一環創新圈」建設機遇,大力推動人才、技術、資本、信息等創新要素聚集,充分發揮綠島湖片區「橋頭堡」作用,加快融入佛山「1+5+N」創新體系,積極對接「廣深創新走廊」。加快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而且,南莊會進一步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孵化育成體系,重點抓好博士夢工場提升建設,使創新成果真正實現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打好人才工作「三張牌」,構建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生態;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營造保護創新、保護創新人才的良好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南莊將出臺村級產業振興考核獎勵辦法,激發農村創新活力;同時,積極搭建創業孵化基地,重點孵化培育「專精特新」的創新型小微企業,讓孵化企業留得住、長得大、發展快。
產業振興的同時,南莊也將加大統籌力度,大力提升南、北片區發展水平,努力把城鄉建設短板變成「潛力板」,著力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南莊今年會全面攻堅汙水管網建設;繼續推進綠島湖片區海綿城市試點;抓好村居環境提升工程、城中村改造、古村活化、內街小巷等城鄉環境提升工程;全面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紅色燈塔」工程、創新驅動行動、實施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工程等鄉村振興N項工程行動;落實「萬企幫萬村」下鄉行動,撬動社會資源更多投向鄉村振興。
為了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南莊將向民生短板全面聚焦、精準發力,包括擴大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覆蓋面,推進微服務中心、養老機構建設;紮實開展「續航行動」,建立完善復退軍人服務信息資料庫,健全復退軍人培養機制;加快推動綠島湖公立學校建設;加快兩個A級景區創建工作,形成嶺南田園文旅圈;整合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紅色基地等元素,打造全域旅遊集群示範區。
新的一年,南莊將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組合拳」,以「改革加速度」為南莊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多紅利。為此,南莊將繼續做好農村「兩幫扶」,深化「3+3+12」方陣式發展,探索農村「競合性結對」發展模式;深化「數字政府」「數字鄉村」建設,依託「農村集體經濟數字雲圖」和村居「一門通」平臺,以數位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手段,建立對人、事、財、物「一體化」的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除此之外,南莊將不折不扣落實機構改革任務,結合自身實際,優化調整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高人崗匹配度;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部門聯動機制,理順領導幹部駐點聯繫群眾、掛點聯繫企業機制,凝聚強大動力。
探索創新路徑
建現代化新型工業園區
近幾年,南莊的城市、產業、農村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取得一定成效。但客觀地說,離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新興產業集聚體量仍不夠大,龍頭項目少,產業振興顯然仍是最為薄弱的短板。
推進現代化新型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南莊實現產業振興的首選「菜單」,利用機制創新,南莊將加快村級工業園「築巢引鳳」,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的產業再造。南莊強化公有資產在村級工業園改造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探索「國有+集體」「出讓+出租」「產業+住宅」「混合開發」機制,破解村級工業園改造難題。
圍繞高質量發展,南莊鎮委書記陳輔明指出,南莊首要解決的是高質量載體,南莊現有66個村級工業園區,佔地面積超2萬畝,其中工業園佔地1000畝以上的有2個,500畝至1000畝的有13個,200畝至500畝的有21個,但工業總產值大約佔全鎮的五分之一,這裡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我們在賀豐片區啟動現代工業園區項目建設,希望通過這個示範項目,為村級工業園區改造提升探索新路徑。」陳輔明說。
以科力遠為龍頭的汽配產業集群逐漸形成。
對此,南莊鎮鎮長葉華認為,緣於中央對實體經濟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區兩級對製造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為南莊村級工業園區的改造提升帶來了機遇,「除了政策優勢外,南莊18條村的村級工業園區主體相對單一,整合難度小很多,66個村級工業園區,租賃合同逐步到期,為升級改造提供了操作空間。」葉華說,「鎮政府充分利用公有資產在賀豐片區建設90奪目的現代工業園區項目,就是樹立一個標杆,讓其他村級工業園區有學習借鑑的樣本,根本在於促進農村土地資源集約合理利用,積極引導高標準廠房建設,為打造創新集聚區提供新空間。」
陳輔明強調,一個地方只有把產業發展的土壤培育好,企業才能在這裡成長壯大,才會吸引更多的企業進駐,因此,南莊要圍繞生態、人才、文化等大力培育發展的土壤,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2018年高質量發展 成績單
●新增重點招商項目17個,投資總額145.38億元;
●綠島湖·智薈新增129家創新型企業,進駐率79.2%;
●博士創新夢工場正式籤約進駐的博士以上人才團隊24個,引進博士以上人才80人;
●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785件,發明專利申請比增142.28%;
●機器人及相關智能裝備製造總產值達2億元;
●新增30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92家「四上」企業入庫;
●24家企業獲「百企爭先獎勵」合計約4065萬元;
●全年新增綠地面積54.76公頃;
●實施7項重點河湧整治,總投入約2億元;
●全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51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完成超2萬畝村級工業園區摸底核查,形成改造「一張圖」。
採寫/珠江時報記者劉玉超通訊員任國升攝影/珠江時報記者穆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