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31日文章:紀念李小龍的背後7月20日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逝世40周年,一項紀念李小龍的大型展覽當天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開幕,李小龍女兒李香凝特意從美國飛到香港出席活動,得到媒體廣泛關注。不過媒體鮮有提及的是,和李小龍感情深厚的李小龍大姐李秋源,當天也出席了活動,連擔任主禮嘉賓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致辭時也沒有提到她的名字。
展覽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主辦,展出的600多件展品中有超過400件是由李香凝擔任會長的李小龍基金會提供。李香凝在開幕現場表示:「這是我和我媽媽,以及李小龍基金會,第一次同意借出這麼多的展品,給這個大規模的展覽。」
就在展覽開幕前夕,李小龍弟弟李振輝通過媒體炮轟康文署「過河拆橋」,指該署兩年前向他和李秋源徵求意見和索取資料,並承諾要邀請兩人出席展覽開幕式。最近,他才發現對方已改邀李小龍遺孀蓮達(Linda Lee Cadwell)和李香凝合作,然而展覽卻繼續採用自己的點子,把李小龍童年故居場景搬到展覽館,認為該署侵犯了自己的權益。
李振輝與李香凝母女曾因為李小龍的版權問題在美國打官司。2010年,雙方又因為李振輝監製的電影《李小龍》(Bruce Lee My Brother)是否侵權的問題互相指責。李香凝聲明,李小龍的形象、姓名等商標專利,在美國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屬於李小龍企業、李小龍基金會和李香凝母女。但李振輝則認為,自己也有權利和義務談他哥哥,而《李小龍》這部電影拍的是李小龍從出生到去美國前的事,這段故事只有他和李秋源知道,和李香凝母女沒有關係。
7月20日當晚,香港亞洲電視(簡稱「亞視」)製作了一個紀念李小龍的直播節目,安排了李秋源在節目中憶述小時候與弟弟生活的趣事,並即場示範耍劍。明星馮寶寶手持其父馮峰的手稿到場,根據內容敘述其父捧李小龍的經過。
擔任該節目名譽顧問的資深電視人蔡和平向筆者透露,原本也想邀請李香凝和李振輝上節目,但李香凝表示當晚已離開香港,因此無法出席;李振輝則是答應出席後,兩周前臨時決定不前往香港。蔡和平認為原因之一是自己當時還沒找到人贊助李振輝赴港的費用,但也不排除有李振輝不滿康文署的緣故。
蔡和平也透露,當天早上他陪同李秋源出席香港李小龍會在星光大道李小龍銅像前舉行的紀念活動,原本李香凝也答應出席,但最後沒有出現,估計是因為考慮到李振輝是香港李小龍會的名譽主席。
蔡和平大約半年前就告訴筆者,他計劃做一個現場節目紀念李小龍逝世40周年。在還沒找到贊助商的情況下,他首先跟無線電視談,但對方沒有興趣。兩個月前,他找上了亞視,對方原本也沒有意願合作,但蔡和平承諾如果找不到贊助商,將承擔所有演出者「出場費」,亞視才答應合作。
節目在短短的四、五周內籌備完成,雖然屬小成本製作,受邀上節目的嘉賓明星也不多,但至少節目沒有那些品味低俗的搞笑胡鬧,得體地表達了對一代功夫巨星的敬意和懷念。
在蔡和平看來,李小龍是個重視中華文化和家庭觀念的人,如果他還在世,一定不會讓家庭成員為了錢財大傷和氣。他也感嘆,過去電視臺會傾全力去做好一個節目,以換取可觀的收視率和廣告收入,但現在電視臺往往只以一個節目能拉多少廣告來判斷這個節目是否值得製作,製作的節目又經常以語出驚人、到處罵人、態度無理的方式來刺激收視,令他非常失望。
李小龍所留下的光與影,是港人珍視的集體回憶,更令中國武術揚威海外。但全球各地「龍迷」相聚香港紀念李小龍的背後,卻也揭示了李小龍家人之間的關係不和,以及香港影視難以再創輝煌的無奈,令人感嘆輝煌的過去只能緬懷,更好的未來卻遲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