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國日報社下屬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與學而思教育集團旗下樂加樂英語聯合發布了《中國中小學生課外英語學習現狀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首次從學生,家長和老師三個視角呈現了中國中小學生在課外英語學習方面的現狀。
2014年2月中下旬,中國日報社下屬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和學而思教育集團通過21世紀英語網站和學而思各分校發放調研問卷,其中向學生及家長發放問卷約70萬份,向教師發放問卷約20萬份。通過近兩周的問卷調查,總共回收到有效學生及家長問卷178397份,有效教師問卷34981份。問卷樣本來自中國除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以外的其餘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其中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問卷反饋量佔總量的20.7%,省會城市問卷總量佔總數的58.1%。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發布《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和《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兩份文件的公布,意味著新一輪全國中高考改革拉開序幕。本次改革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英語題型及英語總分在中高考總分中權重的改變。
就在徵求意見稿發出後不久,中共中央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高考英語改革再次進入人們視線,成為熱議話題。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點》也指出,要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探索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教育部同時要求各省(區、市)最遲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臺具體實施辦法。
在此背景下,社會各界展開了針對基礎英語教育的大討論。據了解,目前課外英語培訓依然受到不少家長和學生的熱捧。面對看似火熱的課外英語培訓市場,當下我國中小學生的課外英語學習現狀究竟如何?為此,經過對回收數據的分析和研究,中國日報社下屬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和學而思旗下樂加樂英語共同推出了《白皮書》。
日均課外英語閱讀時間超過30分鐘者不足3%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者應掌握的四項語言基本技能,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學生的英語閱讀情況,如閱讀內容、閱讀時長、閱讀量等會直接影響到其英語綜合能力的高低。為此,本次問卷專門對學生的課外英語閱讀情況進行了調研。
結果顯示,大多數家長認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其中,67.2%的家長認為閱讀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然而,綜合中小學生的整體課外閱讀情況,絕大多數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不超過30分鐘。例如,80.4%的學生表示課外日均英語閱讀時間低於10分鐘,10.7%的學生的課外日均閱讀時間為10至20分鐘,6.2%的學生的課外日均閱讀時間為20至30分鐘,僅有約2.7%的學生表示自己的課外日均閱讀時間超過30分鐘。
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又有所不同。以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為例,95.3%的學生表示自己日均課外英語閱讀時間不超過5分鐘。而且,71.3%的家長表示,孩子的課外閱讀材料只有學校教材和課外培訓機構的英語教材,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讀物。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37.1%的家長表示會為孩子選擇繪本故事作為閱讀材料,孩子每月能夠閱讀1-2本,年閱讀量可達3000-5000詞。而在其他地區,僅有8.1%的家長會為孩子選擇課外英語閱讀繪本等材料。
在小學三至六年級,85.2%的學生表示自己的課外日均英語閱讀時間不超過10分鐘。70.3%的教師表示會為學員推薦課外閱讀材料,60.2%的家長會為孩子購買課外閱讀資料,一般為教輔材料,每年1-2本。經統計,三至六年級的課外閱讀教輔每本約含60篇50-80詞的英文故事,總共每本詞量約3000-4800詞。
在初中階段,70.3%的學生表示自己的課外日均英語閱讀時間不超過10分鐘。80.3%的學生課外閱讀材料為閱讀理解、完形填空一類的習題集,每周平均練習2篇。經統計,初中生每篇閱讀理解平均長約250詞,年閱讀量可達2.5-3萬詞。僅有7.1%的學生表示會購買英文讀本或小說。70.6%的家長表示會為孩子購買課外閱讀書籍,其中9成以上僅限於購買閱讀習題冊。97.5%的初中老師表示會為學生推薦閱讀練習題類教輔,僅8.3%的初中老師會為學生推薦課外英語讀物。
而在高中階段,92.3%的學生表示自己每天課後閱讀英語的時間為15-20分鐘,其中98.2%的學生在課後閱讀的是閱讀理解習題冊,平均每天閱讀1篇文章。經統計,高中階段的閱讀理解每篇約300-450詞,因此,這部分學生的年閱讀詞彙量約為9-12萬。
綜合以上數據,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會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增加。然而,絕大多數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以課內外教材和練習冊中的閱讀文章為主,其閱讀材料的種類和獲得閱讀材料的渠道均相對單一。
8成教師表示學生年齡差異超過2歲,造成教學困難
據了解,課外英語培訓班通常按照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班。本次問卷針對同一培訓班內學生的年齡差異性,分別對培訓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研。數據顯示,85.2%的教師表示,自己所授班級內存在2歲以上的年齡差距,最大年齡差距達5歲。90.4%的學生也表示,自己所在班級中存在2歲以上的年齡差距。
調研結果還顯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同一培訓班內的學生年齡差距尤其明顯。以北京和上海的數據為例,99.5%的教師承認自己所授班級內存在2歲以上的年齡差距。97.2%的學生則表示,自己所在班級中學生年齡最大差距為2歲。
此外,通過調研數據,我們還發現,40.7%的學生不願意與超過自己年齡兩歲以上的同學在同一班級,另有90.4%的學生表示,不願意與比自己小兩歲的學生一同學習。
家長及教師對於此事的態度也值得關注。87.2%的家長表示不願意同一班級內學生的年齡差異超過兩歲,認為較大的年齡差異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樣,70.4%的教師也認為,年齡差距越大的班級,其學習效率差異也越大。另有83.2%的課外英語老師也表示,如果同一班級內學生年齡差距較大,其在備課和設計課堂活動方面存在困難。此類差異性將導致教師很難設計同時適合所有年齡段學生的話題和課堂活動。
近八成學生用於鞏固課外班學習內容的時間不足,導致學習效率有限
數據顯示40.7%的家長表示會為孩子選擇課外英語學習課程,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這一數據高達81.9%。
以北上廣深四城市數據為例,小學一、二年級選擇課外英語學習的學生中85.1%表示自己每周用於課外英語培訓的課程=學習時間為1.5-2小時,13.6%的學生為2至3小時。而83.1%的家長表示其孩子用於複習課外班學習內容的時間每周不超過30分鐘。以每個學生每年接受平均45次課外英語培訓課程來計算,平均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共計為75至90小時,而其用於鞏固這些課外所學的時間約為25小時,複習時間不到其上課總時長的三分之一。在選擇課外英語培訓課程的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的家長中,76.3%的家長表示每周其孩子僅花不到1小時的時間用於複習課外學習的內容,這與80.6%%的課外培訓老師所期望的每個學生每天花費10-20分鐘複習課外課程還有一定距離。
初中階段課外英語培訓班的學生也同樣存在以上問題。82.1%的學生表示每周用於上課外英語培訓班的時間2至3小時,但僅有47.4%學生表示自己會複習課外班學習的知識。而高中階段,選擇課外班的學生中60.5%每周課外英語學習2-3小時,其中59.5%每周用於做課外班課後作業的時間為1小時。學生看似花費較大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用於課外英語學習,但對於課外所學的內容缺乏消化和鞏固的時間,使得其學習效率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