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華南理工大學收發室的工作人員把學校老師學生的信件當作廢紙賣給廢品收購站,昨天(10月20日)被舉報的群眾和警察逮了個正著。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未開封信件 現身廢品站
昨天下午3時40分左右,天河五山街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華南理工大學收發室的工作人員正在運送一批師生信件到一廢品收購站出售,在收購站當場把涉案嫌疑人員帶走。
記者趕到現場看到,這個位於天河五山長泮路的收購站半拉著鐵閘,近一百平方米的鋪位裡堆放著過百袋用蛇皮袋裝著的廢紙。其中一袋還露出一封信,上面赫然寫著「天河區華南理工大學××學院××收」,郵戳是「04年10月12日」,此信並無任何拆開的痕跡。此外,透過蛇皮袋的白色纖維還可以清晰看見,在堆積如山的大袋子中,裝著信件的袋子起碼有五六個,而且每個都塞得滿滿的。
老闆餘某已被警察帶回五山派出所協助調查,老闆娘和其餘兩個工人無精打採地蹲坐在一邊。老闆娘說:「我們不知道買來的都是信件,以為是廢紙,按每斤三毛五收購。」她還稱,來賣這些「廢紙」的人並不是經常光顧的。
信件不見影 原被當廢品
華南理工大學的張老師告訴記者,幾年前開始,自己的信件就經常丟失,雖然多次向學校反映,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數月前,她發現學校收發室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把五六袋信件運到學校附近的一個收購站。但她原來以為是一些「無主信」,並沒有多加理會。後來無意中發現被賣掉的竟然全部都是沒有開封的信件,而且收信人都是在校的師生。
昨天下午,她又發現收發室的工作人員把信件運出去,於是馬上報了警。警方跟隨運送信件的車輛來到五山長泮的順發收購站,當場帶走三名涉案嫌疑人和信件一批。
「很多老師和學生都經常抱怨信件收不到,沒想到竟然是被拿來當廢紙賣了,真是可惡。」張老師忿忿地說,「通信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卻被這些不負責任的人剝奪了。」
據了解,目前五山派出所已經帶走華工收發室三名工作人員(兩男一女)和收購站老闆餘某協助調查。華南理工大學校辦已經介入了解該事件,但暫時沒有作出回應。(編輯:馮怡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