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於網絡
開學一周了,
一些家長仍然處於焦慮之中!
原因是:新學期,孩子喜歡的老師換了!
最近一位家長在網上發帖
孩子才上四年級,
換了三個班主任、兩個數學老師、兩個英語老師
害怕孩子適應不過來。
帖子一發出,
不少家長都紛紛討論起來了。
一部分家長認為:換老師對孩子學習影響很大!而且每個老師的教學能力不一樣!有好有壞!孩子很難調整!而且每次換老師。都要重新去適應。學生要適應。家長也得去適應。一個字就是累。
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很正常,是需要孩子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孩子,不同老師有不同思維,可以激發孩子的不同面。
其實就老師的安排基本上來說
是由學校決定
不受家長的意願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
學校為什麼會頻繁換老師?
1.根據學段特點,例如,小學一般會分低段、中段和高段,學校會根據老師特點安排崗位,低段有經驗的老師帶到了高段再回歸低段,由富有高段經驗的老師接替。有的幼兒園的小班是固定的老師,一般安排比較有耐心的老師,因此,到中班就得換人。
2.女老師休產假。
3.出現突然情況,例如老師離職了,或是崗位調整。
有時候學校也是沒有辦法
所以家長在一定程度上
也只能理解學校的工作安排
那麼
爸爸媽媽們擔心什麼?
爸爸媽媽對於孩子換老師這件事情比較介意的原因,其實主要緣於過度焦慮,對孩子產生過度教育。
很多教育界人士認為:這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教育成長,因為容易使孩子對新老師產生抗拒,從潛意識裡面抵抗老師。
其實爸爸媽媽主要的憂慮就是這兩點:
01 擔心新老師不夠優秀
對於不熟悉的人和事,由於不了解,導致不放心,缺乏應有的安全感,所以大多數人第一反應一定是比較抗拒的。
02 擔心孩子不適應
新老師再優秀,能力再強,如果你的教學方式、管理方法我的孩子不喜歡,那一定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原先的老師好,是因為有些是一直帶著自己的孩子,比較了解孩子的脾氣性格,有些是孩子比較喜歡的老師,孩子會很聽話。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
爸爸媽媽究竟該如何應對換老師現象呢?
小博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01 放正心態,勿先入為主
其實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是非常負責任,並且對學生持有愛心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從事這一行業。所以在面對換老師這個問題上,家長不妨放正自己的心態,不要用先入為主的觀念,標籤化的想法束縛任何一位新老師,挑剔這個嫌棄那個。
每個老師有不同的特點和風格,還未深入了解,不要輕易下結論。更何況不同的老師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知識視野和思維習慣。
孩子會感覺有新鮮感,有期盼,他們會在新老師面前表現的更積極,更上進。因為他們也希望儘快讓新老師喜歡上他們。
做法✔:
和孩子一起給新老師找優點。給孩子樹立新老師的形象,確立新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並讓孩子知道,對不同風格的老師都要適應。適應能力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也至關重要。
02 常常與新老師保持溝通
對於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來說,溝通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當孩子換了新的班主任、新的任課老師時候,很有可能表現出不適應。家長不妨更主動及時與老師保持溝通。
做法✔:
爸爸媽媽們可以找時間找時間主動地,心平氣和地與新老師溝通。先表示感謝,然後讓老師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不適應。
03 換老師有可能成為孩子成長新契機
孩子成長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會經歷分離和改變,這些心理上的衝擊和不適都是必須經歷的,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這也是讓孩子的內心不斷強大起來的過程。
不少人認為,有些被「標籤化」了的孩子,或許有重新讓老師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的「逆襲」機會,這樣煥然一新的環境會讓他充滿信心和期待。
換句話說,接觸不同的老師也能成為孩子心理成長的契機。
做法✔:
如果孩子回家說換了老師,祝賀他,告訴他又多了一位喜歡他的老師了。讓孩子高興的接受,並且鼓勵他在課堂上多發言,多表現。
每個學期,我們都會遇到因為孩子的班級換老師而驚慌失措的家長,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我們經常又得到反饋:以前覺得那位老師好,沒想到新來的這位老師更好。
所以,新學期更換老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去引導孩子。
親愛的爸爸媽媽,
放下您的擔心,
欣然接受換老師的事實,
和孩子一起儘快的適應新老師、
適應新學期。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熱門閱讀
話梅只能當零食?話梅入菜,這味道絕了!
「鼠」你不一樣!這些著名的「鼠輩」了解一下!
輕鬆解決孩子衣服上的原子筆汙漬,原來只需要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