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作為一種親水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細胞間粘性。其中,可注射型水凝膠因其優異的可操作性,可以與不規則傷口完美匹配等特性,備受生物材料和醫學、美容行業研究者的關注。章飛一絕美膚在本文會從水凝膠的歷史和原理機制出發,和大家講解這項技術在皮膚護理修復領域的卓越貢獻。
在2013年1月9日出版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水凝膠生物材料,在軟骨修復手術中將其注入骨骼中小洞,能幫助刺激病人骨髓生產幹細胞,長出新軟骨。在臨床試驗中,新生軟骨的覆蓋率達到86%,術後疼痛也大大減輕。這項涵蓋潤滑、粘合、抑菌的技術很快在臨床醫學、美容相關領域發展開來。
水凝膠,泛指親水性和水溶性的高分子,通過化學或物理方式達成交聯的一種材料。實際上,在很久之前,人類就在實踐中應用了諸如蘆薈、花草成分來對皮膚進行養護,只是那時沒有具體到點地去深究原理。在中國古代,也有應用「唾液」、「龜殼」等動物膠質來護理皮膚的案例。而現在,研究人員把凝膠的理念展示了出來,人們就可以大跨步地去提升凝膠的合成和提煉技術了。
天然的親水性高分子包括多糖類(海藻酸、澱粉、纖維素、透明質酸,殼聚糖等)和多肽類(聚L-賴氨酸、膠原、聚L-谷胺酸等)。合成的親水高分子包括醇、 丙烯酸及其衍生物類(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醯胺,聚N-聚代丙烯醯胺等)。其中,天然的生物類水凝膠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而備受研究者和相關產業人員的青睞,即使合成水凝膠的技術日臻完善,短時間內也無法撼動天然水凝膠的市場價值。這是因為,合成水凝膠大多停留在儲水、抑菌、親和的階段,它在營銷上的效果是不如天然材料的。就拿蘆薈凝膠來說,它的生效物質主要為蘆薈多糖,這種天然材料就已經具有了高親水性和抑菌作用,再加上蘆薈本身含有的其他物質可以讓蘆薈凝膠在皮膚修復、抗過敏等支路上走得更遠。而為什麼蘆薈凝膠可以擁有更好的效果呢?無他,蘆薈凝膠太「粘」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解決高分子之間的交聯問題需要研究人員付出很多努力,而天然材料大多數已經被證明安全有效且省去了部分研發時間和經費。所以,除非合成水凝膠可以更具性價比,不然市場也會一直推行天然材料水性膠更優秀的理念,「天然的更健康」的理念還會高懸在合成水凝膠的研發道路之上。
水凝膠在美容領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在日常護理、術後恢復,還是在損傷修復上都有不俗的表現。像是透明質酸,因其良好的補水效果和潤滑能力,一直以來備受廣大女性消費者推崇。而且不像大多數未經臨床試驗的新型凝膠材料,透明質酸「玻尿酸」對除了過敏人群之外的群體均是無毒無害的,需要考慮的只有用量問題。說到用量,透明質酸常見的應用就是注射進皮膚,或是充當其他的關節填充劑,而注射過多的話可能會導致皮膚和肌肉之間貼合性下降,會使皺紋變多。在使用水凝膠進行注射性的美容時,一定要注意所使用的材料類型,因為充當填充劑的物質注射進皮膚,起到的是長期塑性的作用,所以和肌肉相容性不高的材料可能會在日常生活時析出其他物質,引發發炎或其他排斥反應。像是之前醫美中常用的合成水凝膠「聚丙烯醯胺水凝膠」,就和人體的相容性較差,而且就算取出後,殘留物也不容易被人體吸收,打個簡單的比方,就像蠟油不適合用來食用一樣。
水凝膠在美容方面的應用大致有幾種方向:一種是從天然材料出發,發揮天然材質水凝膠生物相容性高的特點,搭配其他植物精華來保證皮膚的活性;另一種也是利用天然材質的水凝膠,參與人體組織的修復進程,關節的填充潤滑;合成的水凝膠,更多用於特定功能的方面,比如有的材料可以在體溫作用下改變形態,這類水凝膠製作的面膜能保證能析出更多的生效成分,而凝膠的部分倒是算在其次了。
相信在不久之後,研究者也會研發出可以被人體自然代謝的合成水凝膠,開發出多種類型、各具功能的膠體,這不僅對生物醫學、美容產品研發的推進有著正向作用,而且惠及大眾消費者,誰不想要經濟又實用的保養方式呢?總之,水凝膠作為一種從「老樹換新顏」的材料,正因為人們對科學的不斷探索,才會發現它的多種應用,相信還有更多的材料會被這樣挖掘出來,深究其特性、發揮其功效,在各個領域都展現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