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愛奇藝與當代明誠旗下公司新英體育共同宣布,雙方將成立「北京新愛體育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將統一運營合併後的愛奇藝體育平臺,包括新英體育公司旗下新英體育App、愛奇藝體育頻道。新英體育App更名愛奇藝體育,目前AppStore中新英體育App以及新英體育網頁版已經完成了更名。會員方面,愛奇藝網球會員與新英體育原有會員體系也將被打通成為愛奇藝體育會員,會員可以觀看的內容包含歐洲國家聯賽、卡拉寶杯、英冠直播,以及新增的英超、網球和高爾夫專享場次。
愛奇藝+新英體育成立新愛體育
愛奇藝體育頻道上線於2012年8月,過去的版權資源一直以網球、高爾夫為主。此次與新英體育達成合作,意味著愛奇藝或將繼續加碼體育內容市場,此前,愛奇藝的競爭對手優酷拿下了2018年世界盃轉播權。新英體育成立於2010年,是體育內容營銷商、全媒體體育文化傳播服務提供商、體育版權分銷商。新英體育因手握英超版權資源,建立了自己的媒體播出平臺及付費會員體系,其媒體傳播平臺包括新英體育APP、開路電視(電視聯播網)、數字付費電視(新視覺付費電視頻道)、IPTV、OTT等。
愛奇藝和新英體育共同成立的新愛體育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喻凌霄,其為新英體育總裁。其中,新英體育持股42.5%,愛奇藝持股38.25%,北京新英匯智傳媒科技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5%,喻凌霄本人持股4.25%。新愛體育主要業務為從事體育視頻播出平臺運營業務。其股權比例及出資金額如下: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愛奇藝加碼體育市場 或迎來「騰愛優」三分天下競爭格局
今年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風靡全球。從6月14日到7月15日,歷時一個月。世界盃作為一項國際級大型體育賽事,儘管舉辦地點遍布全球各處,且賽事項目單一,但卻能號稱世界第一體育運動,就因其獨特的魅力以及產生的商業效應極高。據悉,本次俄羅斯世界盃賽事預算200億美元,32支球隊、736名球員,各路明星逐鹿爭霸。
近年來,中國體育產業呈現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於高水平體育賽事的觀賽需求持續高漲。各在線體育平臺、視頻平臺都在積極購買體育賽事的直播版權,為用戶提供豐富、高清、專業的直播服務。國內的體育賽事版權運作也朝專業化正規化不斷發展,在優質版權和優秀服務的基礎上,在線體育平臺開展用戶付費收看、在線廣告,版權分銷等業務,實現商業對內容的反哺,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愛奇藝體育
相對比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愛奇藝此前是長視頻領域在體育版權上投資較少的。此前,愛奇藝在體育賽事版權只是切入了高爾夫、網球、搏擊等領域。如今與新英體育共享資源,愛奇藝將直接擁有英超、西甲以及亞足聯賽事等核心體育IP,而這也將使得愛奇藝體育足以與騰訊體育以及剛剛攜手PP體育開拓體育版權市場的優酷體育相抗衡。
據了解,新英體育擁有2010/11至2018/19賽季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獨家轉播權。2012年10月30日,新英體育續約英超轉播權六年。2018年6月,持續發力體育產業的當代明誠,則拿下亞足聯10年賽事獨家版權及贊助運營權,權益覆蓋了包括亞洲杯、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亞冠聯賽等亞足聯旗下2021-2028年全部賽事,上述的媒體版權則或將交予新英體育運營。值得注意的是,新英體育手中的英超版權是截至到2019賽季,而2019至2022賽季的中國大陸及中國澳門地區版權已被蘇寧斥資50億元奪走,依靠英超內容起家的新英體育面臨著轉型發展。
資料來源:愛奇藝體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騰訊體育
騰訊體育,是騰訊公司的一款針對體育視頻的手機app應用,主要為用戶提供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等賽事的直播、點播和資訊的視頻服務。騰訊體育運營的NBA在中國籃球賽事市場中一家獨大,也逐步囊獲了北美體育版權。騰訊體育雖然「戰略性放棄」了2018年世界盃版權,但籃球上布局較多,NBA、CBA均擁有獨家新媒體版權,更早早將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版權收入囊中。不過騰訊體育雖然在賽事版權上十分強勢,但是在視頻端領域的流量優勢無從談起,騰訊體育也並不能藉助騰訊視頻的流量優勢,甚至二者相互對立。
資料來源:騰訊體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優酷體育:PP體育+優酷
優酷已經通過本屆世界盃切入體育版權領域,且其所在的阿里大文娛對擁有較多賽事版權的蘇寧體育進行了戰略入股。今年俄羅斯世界盃之前,優酷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獲得了央視世界盃的新媒體版權,並取得了較為良好的運營效果。在世界盃結束之後,有志於發力體育直播市場的優酷迅速聯手同屬阿里系、擁有歐洲五大聯賽、中超等核心版權的PP體育,強勢進軍體育市場。7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對外宣布,近期完成對蘇寧體育的戰略投資。優酷將作為此次戰略合作的重要載體,與蘇寧體育旗下PP體育合力打造優酷PP體育聯運平臺——「優酷體育」頻道。
目前,蘇寧體育的版權資源囊括了國內90%的體育內容資源,包括歐洲五大超級足球聯賽全部版權,及中超、亞冠、中國之隊、歐冠、歐聯杯、足總杯、荷甲、蘇超和俄超等近30項國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版權。除體育內容版權外,蘇寧體育在體育內容製作方面也具有優勢。在全國約80位頂級解說員中,蘇寧體育囊括了70位,同時,蘇寧體育深耕多年培養的內容製作團隊也能夠充分適應新媒體的傳播環境,具備在超規模賽事、精細化分工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目前,PP體育可同時並發直播超過25路的賽事信號製作,每年進行的賽事直播超過8000場。
而在體育產業鏈布局方面,蘇寧體育目前已經布局或籌劃的業務包括:俱樂部運營管理、體育傳媒運營、青少年足球培訓、體育賽事版權經營、體育商業運營、體育地產開發等。旗下擁有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
資料來源:創業家傳媒
各體育直播平臺活躍用戶數
在2018年4月中國體育直播APP月活躍用戶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騰訊體育,4月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508.1萬人;排名第二的是PP體育,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088.9萬人;直播吧排名第三,月活躍用戶數達到938.9萬人。對於PP和新英這樣的直播平臺來說,與優酷和愛奇藝達成合作其實是一件好事,與視頻巨頭合作,不僅意味著可以在版權運營上獲得諸多優勢,也意味著他們將得到來自BAT的多方位支持。優酷與愛奇藝會員均在千萬級,一旦這部分用戶可以打通娛樂與體育的內在聯繫,將帶來巨大流量。
數據來源:比達諮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如何?為何BAT紛紛擴大體育市場?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體育產業的發展。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顯示,截至目前,泛體育愛好者已達6億,其中3億足球愛好者群體,2億經常觀看體育比賽和資訊的用戶,1億觀看網絡體育視頻用戶,3700萬熱衷的足球迷。到2020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從業人數超過600萬,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1.0%,體育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30%。競賽表演業、健身休閒業、場館服務業、體育中介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傳媒業、體育用品業和體育彩票作為發展的重點行業。如此大的發展空間,難怪騰訊、阿里和百度三大巨頭大力布局體育板塊,未來體育版權市場或又是一場BAT之間的激戰。
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2016年國家體育產業總規模為1.9萬億元,增加值為6474.8億元,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9%。體育產業總產出比2015年增長了11.1%,增加值增長了17.8%。數據顯示,2012-2016年我國體育行業產值和增加值都在不斷增長,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8.94%和19.87%,增長十分迅速。初步統計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2萬億,增加值為7125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體育行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會逐步提升,相比美國以及日韓提升空間大。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總值佔GDP比重不斷提高,從2012年佔比0.6%增至2016年的0.9%,上升趨勢明顯。預計2017年這一比重將超過1%,到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1.0%,體育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3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發展趨勢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2012-2016年我國體育行業產值和增加值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8.94%和19.87%,增長十分迅速。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引導下,預計到2020年我國體育產業總產值能順利實現突破3萬億的目標,到2022年體育產業規模將進一步超過3.5萬億,增加值也將達1.14萬億。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體育消費進一步升級
目前我國人均體育消費僅為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潛力巨大。體育消費需求從傳統的體育製造用品初次消費轉向娛樂性消費、觀賞性消費;消費者對於新型體育運動的消費需求增強,如馬拉松、競技體育、雪上運動、戶外運動等。
「體育+」產業快速融合
體育產業將與「網際網路+」、「AL+」「物聯網」快速融合,以全民健身、體育產業等為基本架構,整合教育、醫療、金融、旅遊、文化等「體育+」資源,構建一種全新、高級的體育生態系統。
體育服務業潛力無限
體育產業可以分為體育製造、體育服務及體育衍生三大部分細分。其中,體育服務是其中最能創造價值和實現高額利潤的領域,同時也是體育產業的重要主體部分。2018年世界盃期間,蘇寧體育旗下的PP體育聯合江蘇衛視推出了自製綜藝《足球解說大會》,通過「選秀+偶像養成」的節目製作模式進行新生代的足球解說。PP體育顯示,截至第一季收官(7月4日),其累計播放量已接近20億,數據亮眼,成為體育綜藝中的佼佼者。除了真人秀節目、自創賽事外,有些平臺還通過籤約流量明星來為傳統男性比賽引流女性粉絲,如新浪籤約李易峰作為世界盃首席新聞官;騰訊體育籤約鹿晗加盟超級企鵝足球名人賽等,通過偶像效應將新媒體體育營銷市場拓寬至原本滲透率較低的女性市場。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