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金融創新 支持外貿穩定增長

2020-12-11 中國金融新聞網

 


  我國外貿發展再次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把穩定出口和擴大進口結合起來,推動對外貿易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從成本和價格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變,促進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堅持把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結合起來,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特別是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加快「走出去」步伐。

  作為支持我國外經貿發展的重要金融機構,中國進出口銀行在穩定外貿和出口市場份額、確保今年國民經濟穩定增長上又將怎樣發揮更大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李若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記者:去年進出口銀行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支持外貿穩定增長?您對今年中國進出口的整體形勢有何判斷?

  李若谷:去年,針對嚴峻的外貿形勢,我們把支持外貿穩定增長、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按照「信用評級暫時不降,授信額度暫時不減,貸款暫時不退」的原則,及時調整融資政策,加大對外貿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別是幫助有訂單、有效益、有較強競爭力但暫時有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重點支持成套設備、機電、高新技術、「兩自一高」、勞動密集型等產品出口以及國內緊缺的能源資源和先進技術設備進口。同時,另闢蹊徑,通過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快優勢產業國際布局,帶動產品、勞務、技術和標準出口。2012年,進出口銀行將全部新增貸款餘額的70%以上、超過2000億元用於支持進出口貿易,支持了近10%的進出口貿易、15%的對外投資和工程承包。

  從近期情況看,部分省市進出口雖出現回升,但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從外部要求看,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國際市場需求萎縮,美歐等傳統市場持續低迷,對新興市場出口雖保持增長,但出口訂單總體上依然不足。

  從企業經營看,產品生產成本上漲過快,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原材料、能源資源等要素成本明顯提高,資金成本也很高,部分對成本較為敏感的產品訂單出現轉移跡象。我國外貿整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面臨訂單不足、成本上升、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難。

  記者:未來中國外貿轉型的難點是什麼?升級的關鍵在哪裡?

  李若谷: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今後,我國外貿發展不僅要實現量的增長,更要注重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實現外貿轉型升級,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外貿轉型的關鍵在加快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優勢。其中主要問題是產品處於行業低端。另外,產業集中度過低,同質化、無序競爭較為嚴重。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面臨衝擊加大,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成本優勢減弱。除此之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嚴重,一些國家針對中國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不斷加劇。

  外貿轉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研發投入,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其次,要改造傳統產業,加大科技投入,改進生產設計和技術水平,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再次,要下決心推動產業整合,發揮重點企業的引領作用,提升規模效益。最後,要積極開展「走出去」,通過在境外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研發機構,收購具有世界領先技術、品牌、研發能力、國際營銷渠道的企業,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此外,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必須有政府強有力支持。

  記者:作為國內最早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機構之一,進出口銀行將會採取哪些重大措施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支持外貿增長?

  李若谷:目前,進出口銀行將進出口信貸、境外投資貸款、對外承包工程貸款等傳統業務,與境外投資流動資金貸款和國際經濟合作貸款、境外人民幣貸款等結合起來,整合形成支持企業「走出去」的融資業務體系,並培養了一支高素質、國際化專業人才隊伍,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

  今年,進出口銀行將繼續把支持外貿穩定增長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金融手段幫助國內企業爭取訂單,增加進出口。同時,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我們將充分發揮熟悉海外市場的專業優勢,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為企業提供整體性解決方案。不僅提供融資,還為企業提供信息諮詢、國別風險分析、匯率風險規避、法律建議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幫助中國企業增強國際化經營能力,加快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將加大對境外投資併購、對外承包工程等項目的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我國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承攬工程項目,加快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積極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推動對外農業合作。

  同時將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形成支持對外貿易和投資的融資業務體系,充分發揮資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專家型金融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

  記者:我們注意到,進出口銀行在為優化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不斷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同黨的十八大報告一脈相承,那麼作為進出口政策性金融,在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能做些什麼?

  李若谷:環境問題對社會發展、對人民生活健康的影響日益突出。進出口銀行作為國家銀行,對於國家、社會、人民的責任感自然要更厚重一些,支持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我們責無旁貸。

  近年來,我們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把進出口融資工具與轉貸外國政府和國際機構貸款充分結合起來,加大對低碳產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企業節能減排的支持力度,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一方面,我們充分利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德國、義大利等外國政府和國際機構的低息專項貸款,為新能源和節能減排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我們加強對項目環境影響的評估審查,嚴格環保準入標準,探索建立企業節能環保水平與評級、貸款聯動機制。今後,我們將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支持企業引進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和設備,實施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

相關焦點

  • 《中國金融》|白鶴祥:以金融組合拳穩住外貿基本盤
    今年第一季度,廣東共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8971.3億元,同比增長16.1%。加快改革步伐,以灣區特色促進貿易投融資便利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積極向上級爭取多項管理改革政策先行先試,立足灣區實際,發揚灣區特色,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支持廣東外貿高質量發展,起到「促大灣區,匯更便利」的效果。
  • 花都區開展FT帳戶創新試點,助力綠色金融發展
    FT帳戶的設置是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和防範金融風險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FT本外幣一體化帳戶實行「分帳核算」,企業通過FT帳戶辦理存款和融資,可更好利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的金融資源,降低企業本外幣帳戶管理成本和結售匯成本,還可便利企業跨境調撥資金和開展跨境金融創新業務,提高企業資金運營效率。
  • 江蘇農行以更優質金融服務助力穩外資穩外貿
    今年以來,面對境外疫情衝擊和國際環境變化的新形勢,江蘇農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集團跨境金融服務優勢,積極有序推動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提升產能,在降低經營成本、保障供應鏈順暢、增強抗風險能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為全省穩外貿外資貢獻江蘇農行力量
  • 國付寶:工匠精神打造支付安全 創新發展服務金融穩定
    原標題:國付寶:工匠精神打造支付安全 創新發展服務金融穩定  國付寶作為海航集團旗下支付公司,崇尚和踐行工匠精神已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憑著持續的創新策略和追求卓越的打磨精神,2018年1月份,國付寶業績喜迎開門紅,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70%,環比增長69%,創歷史新高。
  • 青島工行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紀實
    服務「大」戰略,高質效服務青島經濟發展今年以來,青島工行按照總行全面開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春潤行動」的部署,集中力量、加強調度,全口徑融資支持七大類復工復產重點領域。在服務製造業轉型升級方面,青島工行積極響應「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將今年確定為全行「製造業金融服務提升年」,對製造業企業精準實施專項規模保障和FTP優惠政策,圍繞先進位造業、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兩大重點領域,加強供應鏈融資支持力度,持續助力青島製造業轉型升級。截至11月末,青島工行製造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21%,製造業客戶數佔全部公司貸款客戶數的近三分之一。
  • 中國外貿外資持續穩定 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
    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外貿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同時,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1-11月,進出口總額29.0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8%。以美元計,進出口4.17萬億美元,增長0.6%,增速首次轉正。
  • 福建:引金融活水服務商貿外貿外資企業發展
    去年以來,省商務廳先後與進出口銀行、出口信保、中行、建行、交行等十多家金融機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各金融機構的不同特點,分別明確合作目標、內容與時限。為提高銀貿合作成效,去年省商務廳就聯合財政廳制定政策,安排2000萬元對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企業融資進行獎勵。在此基礎上,今年獎勵金額增加到3000萬元,以推動金融機構更大力度支持外貿企業融資。
  • 惠州市商務局多措並舉穩外貿 攜手環球資源促增長
    面臨艱難時刻,惠州市商務局迅速參與防控工作,積極開展「幫企暖企」行動。近期,隨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受阻,國內外貿企業遭遇發展困境。為更好地幫助本地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惠州市商務局迅速組織全面調查,積極出臺各項扶持政策,並對接擁有49年發展歷史的出口貿易平臺環球資源,多措並舉助力本市企業恢復增長。
  • 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靠什麼?減稅降費為企業省下真金白銀...
    在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乏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嚴峻背景下,我國外貿交出的最新「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究其原因,背後離不開一系列暖心政策的適時推出,促進外貿穩中提質。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6月份以來,我國出口持續保持正增長,尤其是在近期全球出口整體仍處於3%至5%負增長的背景下,我國出口數據顯得尤為強勁。可以說,今年我國穩外貿的政策效果超出各方普遍預期。這背後有國內疫情得到穩定控制以及政策加大對出口企業支持所帶來的顯著成效。
  • 創業帶動就業 外貿穩定向好
    四川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四川地區生產總值(GDP)首次半年突破2萬億元,達到2051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9%。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穩就業」「穩外貿」等方面,四川返鄉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同時,外貿穩定向好,成都上半年開行中歐班列619列,居全國第一。
  • 前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3% 外貿穩中有進
    4月份進口增長10.3%,較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著名財經金融評論家餘豐慧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數據顯示,四月份進口在大幅度增加。使貿易嚴重不平衡、順差過大的問題得到遏制;從趨勢上看,貿易順差在逐步縮小。
  • 青島市南: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在全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中當先鋒、打頭陣,加快打造核心承載區,取得了新成效。該區還注重整合資源培育龍頭,支持規模較大物流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通過聯盟、聯合、參股等形式對中小型物流企業進行整合,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開瑞物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供應鏈,營銷網絡輻射10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營業收入實現翻倍增長。
  • 重報圓桌會|堅持穩字當頭 做到積極進取
    一是戰略導向堅定,政策預期保持穩定。其中,我們全面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有關要求,陸續推出支持實體經濟企業18條等政策措施,為企業減負1000億元左右,為市場注入「強心劑」、服下「定心丸」。二是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市場主體信心穩定。三是社會民生保障有力,社會預期持續向好。通過努力,2019年,全市政策預期穩定,市場主體信心穩定,社會預期持續向好,發展環境穩定,高質量發展的正向預期不斷增強。
  • 中行「組合拳」助力海南外貿企業發展
    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設計方案提供金融支持   從今年3月開始,中國銀行總行出臺了系列「穩外貿」的政策和措施,中行海南省分行根據總行的要求,積極響應,敏捷反應,聯合海南省商務廳   為支持自貿港建設,助力洋浦打造新型國際貿易先行區,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的指導下,中行海南省分行積極開展新型離岸貿易展業研究,海南省重點招商引進的頭部企業,實現新型離岸貿易順利開展。
  • 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發布會(第一場)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六穩」「六保」工作的決策部署,果斷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平穩發展。在這個過程之中,人民銀行系統和各金融機構共同努力,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 「抗疫情 穩外資 穩外貿」系列報導 金融聚力克時艱 春融行動促復產
    為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穩定四川外資外貿基本盤,外管局四川省分局聯合省級相關部門以及相關銀行機構,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抗疫情、穩外資、穩外貿」系列活動。四川工行積極響應與參與,「對症下藥」解決涉外企業面臨的困難,以實際行動紀念外管局四川省分局成立40周年。
  • 「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跑出外貿加速度
    今年以來,從國務院和各部委密集出臺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的相關政策,到地方政府「一企一策」幫扶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工具箱不斷加碼——擴大外貿信貸投放、全面落實   傳統外貿受到疫情嚴重衝擊,需要進一步發揮跨境電商獨特的優勢。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一步鞏固,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等貿易新業態發展較快,成為外貿穩定增長的新動力。
  • 外貿企業積極自救破局訂單荒
    政策的利好加上企業的自救,民營企業在外貿穩增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艱難前行的外貿企業也即將迎來黎明。▲▲▲「積極自救,絕不在黎明前倒下」對於一直深耕於光伏行業的隆基股份來說,海外業務已經覆蓋多個國家地區。新冠肺炎暴發以來,公司一季度主要是生產上受影響,但從4月份開始,公司外貿出口又面臨較大的壓力。
  • 城陽:突出雙招雙引「主戰場」 穩外貿促增長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城陽區商務局副局長江銳就記者提問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城陽外貿、外資等帶來的衝擊做出回應。  江銳表示,外貿外資包括對外開放方面對城陽區的意義重大,針對疫情的衝擊,城陽區首先通過多項創新服務舉措穩住外貿基本盤。建立疫情防控保供促生產機制,疫情初期,城陽區在外貿企業發起「防疫物資進口倡議書」,建立內外貿企業資源優勢互補、精準對接的防疫復工機制。
  • 廣西出臺系列金融政策為外貿外資企業減壓
    中新社南寧6月11日電 (記者 張廣權 林浩)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周紅波11日在南寧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出臺穩外貿專項貸款、低利率政策性貸款、降低出口信用保險費率等針對性措施,支持外貿外資企業渡難關,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繼續保持利用外資正增長的省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