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比較好,竟然連續看到了兩條新聞,巧合的是兩個新聞性質差不多,而且都發生在中國的海島城市裡。一條是浙江舟山新聞的一條本地新聞,舟山市是國內唯二的群島城市。但是這條新聞僅僅在本地發酵,並沒有傳到更遠處,甚至在本地也只是部分人知道。非常巧合的是,另一條新聞也是發生在一個海島城市-海南島上。但是這條新聞卻有上熱搜的趨勢,目前依舊在發酵和廣為傳之過程當中。
海口市鳳翔溼地公園是本地市民和遊客比較喜歡去的一個親子景點,每到節假日都有遊客如梭而至。9月7號,有一位陳女士來這個公園遊玩,遊玩的時候很開心,但是回去的時候卻不開心。因為她發現,她的手機可能被落在這個公園了。
陳女士立刻用別的手機撥打了這個手機,但是一直沒人接聽;陳女士也曾經去公園細細搜尋,但是一無所獲。因為陳女士的手機上還有她已經登陸的社交軟體,因此她也曾經試過用家人的手機給自己的社交軟體留言,但是隨後她發現,她用來聯繫自己那個號竟然被拉黑了。這已經非常明顯了,陳女士的手機已經被人撿走,而且沒有歸還的跡象。很快陳女士還發現,再打電話過去,自己的號碼顯示已經關機,說明陳女士的手機已經被人拔掉了手機卡。
陳女士被迫只能自認倒黴,因為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到一部已經被換了SIM卡的手機實在太難了。但是過了幾天,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在陳女士的眼皮子底下。她的淘寶帳戶竟然多了一個訂單,有人買了一個手機殼。而這個訂單,陳女士確定不是她操作的。這讓陳女士起了疑心,「會不會是撿走手機的那個人操作的帳號?」
而更人意外的是,這個帳戶所發生的交易明細裡,可以清楚地看到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那麼這個地址和電話,會不會就是揀走陳女士手機的那個人?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陳女士撥打了這個訂單所留的電話號碼。
很明顯對方對這個來電非常的意外,很快電話那頭承認自己的確是拿走了陳女士的手機。她說:這部手機是她撿來的,都沒人聯繫我,我還以為你們不要了。「揀走手機故意不接電話,還能以沒聽見為藉口,而現在陳女士都已經掌握了地址和電話。這讓揀走手機的人感到非常的心虛。她說:「既然已經找到失主,那麼這個手機我肯定會還回去的,你什麼時候有空上門來拿」而對於為什麼用陳女士的帳號購買東西時,她說」昨天我拿我的卡放你手機上,可能是因為登錯了帳戶。「
而同樣舟山市也有人撿到了一個裝滿了現金的雙肩包,這個包裡有各類的證件,手機還有5000左右的現金。而這些現金只是小頭,這個手機隨便拋給二手市場也不止那麼點。此外最大部分還是一些票據,據失主事後介紹,這些票據價值可達上百萬。
丟失雙肩包的失主姓馮,馮女士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也給自己的手機打了一個電話。但是沒想到的是,電話很快就接通了。對面是一個小女孩的聲音,一聽馮女士說起雙肩包的時候,小女孩就告訴失主,她的媽媽今天的確是撿了一個包。
十幾分鐘後,馮女士來到雙方約定的地點見到了這個小女孩和她的母親,裡面所有的東西一分沒少。馮女士非常的激動,她從自己的錢包裡隨手一抓,抓出一疊厚厚的現金,目測可能有3,4千塊錢。馮女士激動地說:」現金是小事,但是這個手機太重要了,裡面都是一些自己的照片和數據,而且這些票據價值都很高。這個包就幾乎是她個人的一半財產。「
但是面對這些現金,小女孩和家長婉拒了馮女士的謝意,她們稱這是應該做的,沒什麼大不了的。馮女士嘗試硬塞了幾次,都被母女倆塞回去。不得已,馮女士去路邊的水果店買了一些水果,並放在水果店裡面,通過留言的方式告訴母女倆。」這些水果你要是不拿走就爛在水果店了。這是自己的小小心意,請務必收下!「
好事無人知,壞事傳千裡。兩相比較下來,小編只是覺得有點為這對母女感到不值,這樣的行為難道配不上一個廣大網友的一個點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