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樁奇事,杭州有一位「低保戶」徐先生,住了四五年的廉租房,房租50塊錢一個月,但是這位低保戶居然還開著一輛邁騰,在廉租房的小區有一個車位。
如今小區出了新規定,廉租房租戶不能擁有車位,車位被收回了,徐先生訴苦道:「現在租房合同、行駛證、駕駛證三證合一,我就不能停車了,這不合理啊!」
這確實不太合理,一位開著20萬小車、穿著阿迪、帶著金表的人,居然是「低保戶」,居然住著50塊一個月的廉租房。那些真正的城市底層、那些剛剛畢業、收入微薄、舉步維艱的年輕人,卻要拿自己收入的一大半去租住一個月幾千塊的單間。
面對質疑,這位徐先生答道:「我確實是低保戶啊,這個廉租房就是申請下來的,申請下來的時候我並沒有車,我的車是好朋友送的,他們看我可憐......"
其實,也用不著拍案驚奇,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常見,2017年的時候,合肥永和公寓廉租房小區裡,停滿了豪車。還有人把廉租房搶下來高價轉租出去,以此牟利。
很多年前,我曾經在一個廉租房小區住過,當時的廉租房房租大概只有幾塊錢,但我租的時候,要付出每個月1500塊。為什麼呢?因為那是一對老夫妻轉手租給我的,已經算是良心價了。後來我發現,這個小區大部分住戶,都不是我這樣的窮人,他們往往一家人有幾套房,卻非要佔這點便宜,花幾塊錢來搶走這些廉租房,再高價轉手租給那些拼命打工、卻無立錐之地的底層年輕人。
你要問我有什麼不滿?我還真不敢,因為租客是沒有權利抱怨的,人家這個價格把房子租給你,已經是極大的」善意「了,就比如我當年的那對房東老夫妻吧,人家也確實沒有工作,確實是「低收入者」,名下也沒有房子,但他們的兒子在另外一個城市有幾套別墅啊。
申請廉租房的條件有多苛刻,大家都是知道的,首先要擁有本地常住戶口5年以上,其次要是民政部門認定的低收入人口,第三申請人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能超過15平米,或者名下沒有住房。
很多年輕人都嘗試著申請過,但排隊很久之後,都通過不了;其實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你不符合條件。廉租房的設計,根本不是為了剛剛畢業的白領打工者的,你一個月薪八千一萬的白領碼農,本來就不該去住月租50的廉租房。廉租房,是為了滿足城市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的,主要是為了那些城市底層失業者、孤寡老人、那些沒有收入、無依無靠的低保戶。但我見過一些真正需要廉租房的城市老人,沒有收入、孤苦伶仃,掙扎在棚戶區、廢舊廠房,沒有廁所,用著便桶,到現在,也沒有住上廉租房。
公租房的申請條件寬鬆一點,大學畢業生要有本地戶籍,在本地無房,有穩定收入;外來務工人員要有穩定工作和收入,連續存繳公積金三年及以上,符合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但即使你全部符合這些條件,申請公租房,也要排隊去「搶」,很多人排了一兩年,也輪不上。
然而,據我所知,能夠申請到廉租房、公租房的,卻很少真的符合以上的條件,很多如今杭州徐先生這樣的「低保戶」把廉租房、公租房的資源拿到手,然後再次高價轉租給這些在城市裡辛辛苦苦打工謀生、創造GDP的年輕人。一個兼顧公平的福利設計,卻成了少數人的牟利工具。
去年9月,北京就曝出公租房被放到網絡租賃平臺上的新聞,一套公租房,政府定價2100,還給予最高95%的租房補貼,等於每月只需花幾十塊錢就能得到住房,而「二房東」和租房中介拿到手,就以五六千的價格掛在平臺上租出去,簡直是「無本萬利」。
今年1月,洛陽的大學生、打工者發現排隊申請恆昌花園公租房申請不到,而那些公租房卻被人掛到了58同城等租賃平臺上,租金翻了三倍,還要求「押一付三」。最終此事曝光,58同城的解決方法是在平臺內屏蔽「公租房」、「廉租房」等關鍵詞......我實在是不理解這種神操作......屏蔽了「公租房、廉租房」幾個字,就能杜絕公租房、廉租房被上線轉租嗎?
面對這種情況,茅于軾多年前曾提出過一個解決方案——「公租房、廉租房不建衛生間,只有公共廁所」。乍一看,有點道理,因為公租房和廉租房不是為了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而是為了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如果居住條件較差,沒有獨立衛生間,只有公共廁所,體驗糟糕,那麼就不會有人把它當作稀缺資源去搶奪,囤積居奇,與窮人爭利。
你覺得可能嗎?香港城中村、群租房、「籠屋」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別說獨立衛生間了,伸個腰都伸不直。這就能阻止那些中介提前搶下來、然後高價按床位租給低收入群體嗎?不可能的!蚊子腿也是肉,窮人的錢也是錢,你覺得他們會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嗎?你就算把廉租房都做成香港「籠屋」的樣子,依舊會有人見縫插針,囤起來賺差價的。
所以,茅于軾這個方案不但毫無用處,而且用心惡毒:首先,取消獨立衛生間並不會阻止有錢人來搶奪廉租房、公租房資源,大不了搶來自己不住罷了,同樣可以轉手漲價租給打工者和大學畢業生啊。只要有利可圖,某些人是無孔不入的。只要有錢、有門路,有的人可以在不同的城市囤積公租房、廉租房,高價轉租牟利。
其次,這個方案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把城市人口分出了「高低貴賤」,強行降低低收入人口的居住水平,只會導致房產商更加肆無忌憚開發劣質房屋,只會導致社會更加漠視底層勞動者的生存環境。
真正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只有個人住房信息全國聯網,對外公開,每個人名下多少套住房(無論是租房,還是已購商品房)一清二楚;同時立法入刑,對惡意騙取公租房、廉租房的行為進行嚴懲,該罰款罰款,該坐牢坐牢,如有犯法,嚴格執行就好了。
(關注我的備用大號「唐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