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雜誌聚焦山東醫療隊護士王冰:前線終見恩人面,黃岡戰疫敘...

2020-12-20 海報新聞

ICU護士王冰:前線終見恩人面,黃岡戰疫敘奇緣@文/本刊實習記者 於丹26歲的王冰是山東省千佛山醫院ICU重症病房的一名男護士。1月27日,他報名跟隨山東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來到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談起自己馳援湖北的初衷,王冰與很多醫護人員一樣:使命召喚,職責所系。但他和其他人又有點不同,他希望在一線戰疫的同時,也能尋找到那位13年前再次給他生命的醫生,他的一位救命恩人。「當年救我的醫生,是我醫學生涯的第一個啟蒙老師」13歲那年,因為青黴素皮試結果判斷失誤,王冰在輸液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裡迅速出現了過敏反應。診所大夫立刻給他推了腎上腺素,並將他緊急送往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在咳出粉紅色泡沫痰之後,王冰就昏迷了。「醒過來的時候,我就躺在ICU裡面插著呼吸機。身上能插的管子全插了,能做的檢查全部做了,甚至連骨髓都抽了。」在和《中國青年》雜誌記者談及這段經歷時,王冰仍心有餘悸。「當時真的是生死一線。尤其是肺的過敏症狀最嚴重。印象最深的是護士給我吸痰,就像要把我肺裡的空氣抽乾,胸腔抽癟。等我醒過來的時候,難受得無法形容。」 正因為了解病患在治療中的痛苦,如今的王冰將心比心,一直要求自己在做護理時儘量柔一點,哪怕費時、費力,也儘可能幫助病人緩解痛苦。因為是獨生子,王冰對於自己得救感觸頗深,「如果我當時走了,父母肯定無法承受。工作後,我也常常想,救了一個病患,其實是救了一個甚至幾個家庭。」他對ICU負責搶救的劉清嶽醫生一直心懷感恩,並從此立志學醫。「劉醫生相當於我醫學生涯中第一個啟蒙老師!」 王冰告訴記者。高考之後,王冰選擇了醫學方向,工作後,選擇了自己曾經獲救的ICU重症方向。「我們重症醫護人員是死神面前的最後一道關,他想把生命搶走,就先從我們這兒跨過去。只要我們在,就一定會守住這道生命防線。」由於當年出院太過匆忙,王冰沒能向ICU的醫護人員當面表達謝意,成了他心中的遺憾。後來,王冰翻看自己的出院記錄和病歷得知救自己命的醫生叫劉清嶽。從此,他將這份謝意轉化為對病患的悉心照顧,並當成自己對職業精神的傳承。

湖北疫情日益嚴峻,山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在除夕夜出發前往馳援,其中包括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醫護人員。大年初三深夜,王冰所在的醫院工作群中發來了山東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徵集通知,王冰立刻報名並成功入選。「這個通知來得很急,報名截止到夜裡12點,也就留了二十幾分鐘的考慮時間。」

王冰報名後,心裡想山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裡會不會有劉清嶽醫生?於是,他託第一批醫療隊裡的高中同學打聽有沒有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ICU的醫生,但是沒有打聽到。王冰加入第二批醫療隊後,發現隊裡有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的護士,他從這名護士那終於打聽到了劉清嶽醫生的聯繫方式,萬分激動地加了他的微信。「我問劉醫生,您還記得13年前有一個小男孩青黴素過敏來找您嗎?他一開始說印象有點模糊,後來想起來了也很激動。我告訴劉醫生,我現在學醫,也在ICU 工作。」在表達謝意之後,王冰又受到了一次鼓勵。「劉醫生說我能學重症方向,又到湖北支援,是對他們整個科室包括他個人最大的感謝。」

王冰和劉清嶽雖然同在大別山醫療中心,但是他們幾乎沒有機會碰面。「一想到我在七樓,我的救命恩人在四樓,我們都在為救治病人做出努力,我就感覺像在考試一樣——有一個監考老師在監督著我時刻打起精神,我能做的就要做到最好,讓給我出題的老師滿意。對得起病人,也對得起曾經救過我的人。」在報名援鄂醫療隊的當晚,王冰擔心家人掛念並沒有第一時間告知。但在得知消息後,家人和女友都給予了支持,大伯還為他賦詩一首以作勉勵:「救命之恩記心間,立志學醫除疾患。正值國家困難日,不俱安危赴武漢。前線偶遇恩人面,戰疾路上敘奇緣。衝鋒陷陣走在前,不枉山東好兒男。期盼平安回歸時,人生旅途譜新篇。」「學醫的信念就是薪火相傳」進入大別山醫療中心後,王冰在救護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ICU 工作。這裡要對病人進行包括24小時出入量、電解質等參數在內的日常調節以及事無巨細的生活護理。「工作量相比平時大概翻了2倍。工作時間規定是6個小時,加上前後準備交接、穿防護服的時間,要將近8個小時。而且穿上防護服行動不便,哪怕我比較壯實,每天工作結束,還是會感覺渾身酸痛。」

相比身體的乏累,心理壓力也是醫護人員努力克服的一道坎。在王冰接觸的病患中,有一位也是ICU護士。在疫情之初,因為病人對醫護人員做出了過激行為,而這位護士防護措施又不完備導致感染。「醫生護士也是普通人,心理壓力肯定會有,但我們的天職是治病救人,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必須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王冰告訴記者,他在第一時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疫情發生之前,即使有一些醫患衝突的極端事件發生,我們也沒有對這項事業感到失望灰心。學醫的信念就是薪火相傳。火線入黨也是給這份工作一個信仰的支撐。」「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句醫學名言成為了王冰與患者之間的無形約定,「治癒的過程中,患者對我們常說的就是謝謝,我們對他們最常說的就是要有信心。」

讓王冰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高齡患者。「病情嚴重,意識清楚,心理壓力特別大。她說親人都躲著我,你們卻不遠千裡來照顧我…… 」王冰聽到這些話時直想掉淚。「病人在患病之後如果得不到親人的支持,只能自己去承受。作為醫護人員除了有醫術,也要有同理心,我們來到這兒要幫助他們,也要理解他們。」王冰告訴記者,除了找到當年救治自己的醫生,最開心的就是每天看到收治病人減少,出院病人增加。「現在已經有10個普通病患和重症病患出院了,沒有比這更讓我高興的事了。出院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拉著我們合影。有個老大爺出院時還要請我吃最正宗的熱乾麵。」隨著出院人數越來越多,王冰也會偶爾想想疫情結束之後的事。「像這次的突發事件一旦爆發,最缺的就是醫學專業、管理專業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回去之後,我還是要多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做好準備。不過『當務之急』還有兩件事,一是把女朋友娶回家;二是請自己當年的『救命恩人』好好吃頓飯,表達謝意。」採訪最後,王冰告訴《中國青年》雜誌記者,雖然已經習慣了繁忙的生活,但心中偶爾還是有些期盼:「作為醫護人員,我們都希望醫院床位空著,在醫院的空閒時間越多越好。」這大概是一位醫護工作者最樸實也最真實的願望了。

相關焦點

  • 山東醫療隊在前線又有新發明!輸液器斷針器有效避免對護士的傷害
    3月9日,前線醫護人員拍下一張圖片,山東醫療隊又有了新發明----「輸液器斷針器」!這個小機器,有效避免了護士從輸液袋中拔出輸液針頭、用剪刀剪下至利器盒內、剪刀消毒等一系列分離輸液器針頭的高風險動作。發明「輸液器斷針器」的是山東省第五批醫療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監護室(NICU)(現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9樓18病區)的孫勇。「輸液器斷針器」的操作簡單易行:將帶有輸液袋的輸液器放置於卡槽中,右手拉動把手即可完成操作,一步完成輸液袋與針頭分離;針頭與輸液器分離並落入下方利器盒中。
  • 11名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攜家人重返黃岡
    距離山東醫療隊支援湖北已經過去了半年的時間,在今年國慶節和中秋節到來時刻,山東醫療隊的11名隊員抵達了湖北,回到他們曾經一起戰鬥過的地方。昨天上午九點多,曾經作為山東第九批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11名隊員順利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時隔半年再次回到湖北,隊員們的心情十分激動。「好激動,這次和上次來的心情不一樣。又回到我的第二故鄉,看看我曾經流過汗、拼過命的地方。」一名醫療隊員說。
  • 這就是山東丨醫者手記:馳援湖北一線護士寫給大家的一封感謝信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積極響應,組建醫療援助隊,奔赴湖北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為了讓廣大網友更加及時全面地了解醫療隊員在前線抗擊疫情的情況,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醫者手記」欄目,通過第一視角展現他們在前線的戰鬥故事。祝他們平安健康,早日凱旋!童曉輝,招遠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煙臺第四批醫療隊成員。
  • 這就是山東|醫者手記:剪短髮戰疫情 我是「男」丁格爾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積極響應,組建醫療援助隊,奔赴湖北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為了讓廣大網友更加及時全面地了解醫療隊員在前線抗擊疫情的情況,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醫者手記」欄目,通過第一視角展現他們在前線的戰鬥故事。祝他們平安健康,早日凱旋!蔡洪偉,男,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煙臺第三批選派醫療隊成員。
  • 圖看山東|黃岡「謝謝你們」——山東「歡迎歸來」
    停機坪上,「抗疫英雄,歡迎回家」等橫幅格外醒目,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隊旗迎風飄揚。醫療隊員們面帶笑容,手持國旗步出機艙,在停機坪上列隊集結,大家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大眾日報3月22日四版3月21日早晨,山東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全體隊員,在黃岡駐地賓館前合影,作為離別湖北的紀念。第二批醫療隊1月28日自濟南出發,在黃岡已有50多天時間。
  • 聚焦戰疫中的書信和人生,看《見字如面》再次硬核「破局」
    就在兩天前,國家再次出手規範網絡綜藝,忽然發現之前已經破局的《見字如面》再次「硬核」了一把,這個特別製作也許沒有豪華的陣容和製作,但卻用簡單質樸的形式和真摯感人的情懷打動了很多觀眾,為我們眾志成城的戰疫時光留下了感人的一頁。
  • 這就是山東丨醫者手記:山東特色的人文護理帶給患者感動和信心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積極響應,組建醫療援助隊,奔赴湖北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為了讓廣大網友更加及時全面地了解醫療隊員在前線抗擊疫情的情況,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醫者手記」欄目,通過第一視角展現他們在前線的戰鬥故事。祝他們平安健康,早日凱旋!童曉輝,招遠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煙臺第四批醫療隊成員。
  • 從不配合到致謝山東醫療隊 黃岡患者再寫感謝信
    【編者按】2月19日,青島援鄂醫療隊孫曉收到了一封感謝信。這封信來自黃岡一位63歲的患者,剛入院,這位大爺因為內心焦慮,時常不配合治療。日復一日,在醫護人員的照顧下,大爺的身體狀況慢慢好轉,即將出院。2月19日凌晨,孫曉(山東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青島市中心醫院急救中心副護士長)在病房走廊看到4病室63歲的龍大爺從房間內出來。孫曉問他:「你怎麼不睡呀?是不是沒睡好?」他說:「對,我一直沒睡著。你給我查個血糖吧」。孫曉給大爺查了血糖,又給他講了些關於控制血糖的一些知識。眼看要凌晨4點了,孫曉勸他回去再休息休息。
  • 青島護士孫文欣正月初一趕往黃岡,援鄂期間救護數十位...
    自己動手打造隔離病區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孫文欣隨山東省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飛赴黃岡。「27日晚上7點,我們進駐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擔任青島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和第四護理組組長的孫文欣既是前線衝鋒的戰鬥員,也是最基層的指揮員。
  • 黃岡直擊|山東醫療隊林娟:被病人認可 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在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 馳援而來的醫護工作者不僅在擊退病魔,也為黃岡人民樹立起了超凡的信心,和當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山東省第十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濟南市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林娟利用休息時間寫下的這篇工作手記,字裡行間流露出醫者的責任和擔當,也飽含著對患者、對黃岡的美好祝願。在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工作期間,已漸漸適應這裡的工作。工作中每一個細節都透出著溫暖。因出徵黃岡前手上已經癒合的小傷口,在黃岡工作這段時間長期包裹不透氣,傷口有些發炎。
  • 廣西民族醫院白衣戰士:我是ICU男護士,去前線絕對沒問題!
    他是廣西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中的一員,作為黨員的他第一時間請纓,寫下「請戰書」,衝在了湖北戰疫最前線他就是廣西民族醫院陳凱我是黨員,是專業ICU人,前線需要我>「陳凱:「我是男護士,身體素質和業務技能過硬,去前線絕對沒問題。」
  • 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574名「戰士」今天回家!
    時間,記錄下一個個難忘的逆行瞬間——大年初一,喜慶的拜年聲、祝福聲猶在耳畔,一支由137人組成的湖南醫療隊,登上北上的高鐵,目標黃岡。隊伍抵達目的地時,已經是深夜11點,自此,湖南和黃岡自此結下一段特殊的「戰疫情緣」。
  • 國際護士節青島表彰醫護人員 浮山灣畔主題燈光秀送祝福
    半島記者 王鑫鑫 報導本報5月12日訊 為慶祝第109個國際護士節,12日下午,青島市2020年「5·12」國際護士節慶祝大會在山東省青島衛生學校召開。大會對榮獲2020年青島市「最美白衣天使」等諸多榮譽的70餘名獲獎人員進行表彰頒獎。
  • 湘雅博愛康復醫院火速集結隨湖南醫療隊支援黃岡
    華聲在線2月12日訊(記者 盧小偉)2月11日,湘雅博愛康復醫院接到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關於緊急組建新冠肺炎防治醫療隊支援湖北省黃岡市的命令,在6小時內火速集結重症醫學、急診醫學、呼吸內科等相關科室的10名精銳醫務人員,與全省190名醫務人員組成湖南對口支援湖北省黃岡市的第三批醫療隊,
  • 山東省臍血庫為戰疫一線護士完成心願
    高欣欣的母親戴靜,是泰安市中心醫院分院職業病一科護士長,同樣也是山東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成員。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開展的「如你所願——致敬戰疫英雄,你報平安我送溫暖」活動中,正在黃岡救治患者的戴靜表示,她的願望是等疫情結束後,送給10歲的女兒一輛自行車。
  • 如你所願|山東醫療隊王廣梅,你想送女兒的汪汪隊玩具,有著落了
    日前在黃岡戰疫一線,山東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王廣梅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向家人報平安,並向孩子許下承諾,等疫情結束歸來,就送她汪汪隊玩具。如今,王廣梅的這個願望即將達成。「寶貝,你總問媽媽什麼時候回去,其實媽媽也很想你,但媽媽是白衣戰士,得打敗病毒才能回去陪你。」
  • 肥城黃岡攜手戰疫「情」!
    肥城黃岡攜手戰疫「情」!、湖北女新聞工作者隔空對話互致祝福 攜手共戰疫情 近日,市融媒體中心與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融媒體中心新聞工作者隔空對話,「戰疫」一線的女記者、女主持人隔空互致祝福,為蘄春加油!為黃岡加油!為湖北加油!為中國加油! 【朱婷: 肥城是君子之邑,佛桃之鄉。大家好!我是山東省肥城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朱婷。千裡之外的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民醫院,有我們肥城市援鄂的兩名醫護人員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火線上,他們已在「戰疫」一線連續奮戰了20多天。在這裡,我想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 離病人更近一點——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的戰疫「時光」
    新華社武漢2月21日電題:離病人更近一點——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的戰疫「時光」新華社記者王歡、徐海波這幾天,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時常有患者治癒出院,如果其中有山東醫療隊負責的病人,
  • 山東護士在武漢戰疫一線,收到一個特殊的生日蛋糕
    這個在戰疫一線過得特殊生日,也將深深刻在李建菊的腦海裡。2月7日這天,是山東支援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隊員、肥城市中醫醫院重症科護士長李建菊的生日,也是她們抵達武漢的第二天。在忙碌的培訓和穿脫防護服的練習中,李建菊原本沒打算過生日,卻沒想到隊友給了她這麼大的一個驚喜。2月6日下午,山東支援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35名成員,乘坐火車抵達武漢,隨後入住酒店。
  • 益陽支援黃岡醫療隊回家,隊員們帶回了哪些行李?
    益陽在線3月23日訊(記者 宋詠琪)昨天下午,益陽支援黃岡醫療隊29名隊員勝利凱旋,大家都帶回了哪些特殊的行李回家呢? 但最讓李芳覺得特別的是一本《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紀念冊》。「不敢看,看著看著,眼睛就紅了。」她說。這是一本電子紀念冊,翻開來,左邊是一封感謝信,右邊嵌有一張顯示屏,可以播放《逆行英雄》《致敬一線英雄》等視頻。視頻裡,是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的戰鬥點滴,記錄下了黃岡和湖南之間的珍貴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