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是無數英雄與平凡人共同書寫的。可有這樣一群人,卻似乎被深鎖在了歷史的抽屜裡。本系列為大家帶來佛系人那些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
說到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想必大家一定都看過。個人比較喜歡黃日華版本。金庸先生是大家,又從事武俠小說的文學創作,必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研究極深。而佛教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這股血脈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比如《天龍八部》這個名字就來源於佛教,天龍八部是佛經裡面講的,佛教的護法神,原來是指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八部眾。但在這部著名的武俠經典裡面,除了喬峰,段譽,王語嫣大家耳熟能詳的主角之外,還有一個無名的僧人也經常被人提起,江湖代號「掃地僧」。
「掃地僧」雖然戲份不多,但大家對他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而「掃地僧」這個名詞,現在已經基本演變為了「隱藏高人」的代名詞了。它的第一個屬性是不顯山不露水,自己不張揚,旁人也比較難發現;第二個屬性是高人,某個行業或者領域裡面的絕對權威或者專家。
那這「掃地僧」到底是金庸大俠天馬行空杜撰出來的,還是佛系的僧人裡面,真有這類神奇的「掃地僧」存在呢?不妨來看看今天這個故事:
唐朝末年有個法真和尚,四川人,俗家姓王。少年時候就已經出家受戒為僧。法真和尚聰慧好學,曾效仿華嚴經裡面文殊菩薩的侍者善財童子,遍訪高僧大德。(善財童子曾經參訪過53位大德,最終有所成就)而咱們今天的主角,法真和尚曾經遍訪當時的禪宗大德,前後參訪了60多位。
那到底法真和尚當時參訪了這麼多的高僧大德,自己已經開悟了沒有,或者說,是否已經明心見性,達到佛家禪宗一脈推崇的頓悟成佛的境界了呢?對不起,作者不知道,當時和後來的佛家記載裡面也不知道。
但法真和尚參訪完了這麼多高僧大德之後,接著就幹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法真和尚找了一個大寺,去寺裡幹起了小工的活兒來。
話說這佛家的禪宗一脈自六祖慧能出世以後,便得到了極大的弘揚,在當時有天下僧人,一半歸禪的說法。在禪宗系統之下,又衍生出獨具特色的一些宗派,溈仰宗就是其中之一。
溈仰宗的開宗祖師是溈山靈佑禪師,大安禪師是溈山靈佑的親傳的得衣法的弟子,大安禪師也就是溈仰宗的第二代祖師。
參訪了60多位高僧大德的法真和尚,最後來到了溈山靈佑禪師所建立的禪寺,此時的靈佑禪師已經圓寂,現在這裡已經是1500多僧人的大寺,由大安禪師任住持。
法真和尚來到大安禪師這裡,別的什麼事情也沒有幹,就一頭扎進了夥房裡,
他整天除了幹活兒,就再也沒有跟任何師父提過想學什麼經,想問什麼禪,想修什麼佛。
在寺裡的僧人看來,他簡直就是十分熱愛在夥房裡面燒火做飯的工作,哪裡像其他的僧人,每天耕田種菜的間歇,都巴不得跑到哪個師父身邊,聽聽開示,問問禪機。
這夥房工作一幹就是8年,法真和尚估計在其他僧人眼裡就是到寺廟裡面打工,混口飯吃,混個宿舍住的主,哪有見過他幹過夥房工作以外,別的什麼事情。法真和尚在夥房裡面只顧埋頭做事,那是完全騙過了一眾僧人的眼睛的。
但畢竟大安禪師也是得道開悟的溈仰宗第二代祖師,法眼如炬。大安禪師曾多次悄悄地觀察過法真和尚,如此單調的夥房工作,法真和尚幹起來,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完全沉浸其中,這哪裡是在做飯,分明是在坐禪。
大安禪師等他三年,他沒來向大安禪師問過一句禪;又等他三年,他還是在夥房兢兢業業,沒對大安禪師說過一句話。難道這法真和尚就是塊只會做飯的石頭。
這一日,也就是法真和尚來到這寺裡的第八個年頭的某一天,大安禪師也按捺不住了,獨自來到了法真和尚的夥房裡。
法真和尚看到寺裡的大和尚來了,微微點頭致禮,然後,一句話也沒說,繼續幹活。「好一派直來直去的禪者作風,竟還要老和尚我先來開口」,大安禪師不禁暗自笑到。
大安禪師來到這煙火瀰漫的土灶旁邊,法真和尚蹲在地上,黢黑的雙手正在往灶裡添柴。大安禪師只好自己開口問道:「法真啊,你來到老僧這寺裡也有這麼多年了吧,怎麼也不見你來問老僧一句禪話呢?」
法真和尚蹲在地上,側著抬起頭,有些莫名其妙的望著大和尚,「我該問什麼呀?」
這裝傻充愣的法真和尚,還真是反問得絕妙。要知道多少禪僧見到開悟的宗師,都巴不得一個箭步衝上去,問老和尚,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什麼是佛法的真理,如何頓悟成佛,明心見性......都巴不得一下子得到那至上的佛的心印。這廝倒好,要祖師親自上門服務,還愛理不理。
但大安禪師畢竟是開悟的宗師,可不會被法真和尚這麼一手就糊弄過去。大安禪師也只好繼續引導他,「你怎麼不問問我,什麼是佛法真諦?」
法真和尚聽到大和尚口出此話,從蹲著的地上一下子蹦了起來,用滿是炭灰的一雙黑手,一下子捂住了大和尚的嘴巴。
這意思是,這佛法的真諦若是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又哪裡還是佛法的真諦呢?
大安禪師一眼就洞悉了法真和尚的真相,雖然自己滿嘴的炭灰也忍不住開心的笑到,「你已經領悟了佛法的精髓了!」原來這個法真和尚早就開悟得道,明心見性,也是堪為一代宗師的大德了。
大安禪師這麼一說,可不得了了。同門的僧人就有1500多人了,還有寺外的僧人也聽說了法真和尚的事情,每天跑到他夥房來問禪的人沒完沒了。
這還讓不讓人好好做飯了?法真和尚把燒火棍往地上一戳,這活兒,沒法幹了!隨即,就離開了寺廟。
整整三年的時間,誰都沒有再聽到過法真和尚的消息。
原來,這法真和尚回到了四川,在當地的堋口山上有一座龍懷寺,法真和尚並沒有去這寺裡,而是在這山腳下搭了個棚子,給上山的香客免費燒茶水。這好心的燒茶人,一幹就是3年。
後來,法真和尚在後山打柴的時候,發現這裡還有一座荒廢的寺院,大隨寺。他便把這大隨寺重新整修了出來,自己在這裡一住就是十年。這寺裡有一棵古樹,粗大的樹幹中有一個巨大的空洞,法真和尚就一直住在這樹洞裡面,好不愜意。
但真金的光芒又豈是這深山、古寺、樹洞所能掩蓋的?後來,四川的人們聽說了這樹洞裡的高僧,四川的官員也曾多次到訪,邀請法真和尚去成都的大寺住持,但都被法真和尚婉拒了。
你不出來,還能擋得住別人上山來拜你?接下來的時間,不少的僧人慕名而來,看看大家這架勢,這誠意,大隨法真禪師(此處開始改用大師開始傳法後的稱呼)便正式開始為大眾開堂說法。
大隨法真禪師獨自潛修多年,佛家的功力非比尋常,他的講經說法既不離生活,又無比生動。投子大同禪師也曾感嘆「四川有古佛出世!」
後來,大隨法真禪師晚年時的一天,眾人來參拜他,他故意歪著嘴,裝成了面癱的樣子,問弟子誰能醫好他的嘴,弟子想請名醫來為他診治,他又不許。7天之後,他當著弟子的面,一巴掌把嘴巴打正了回來。
望著一臉懵的弟子們,大隨法真禪師開示到:「我這兩片嘴皮,至今無人醫得!」
說完,大隨法真禪師哈哈一笑,坐著在徒弟面前圓寂了。
(正文完)
一點感悟:
佛家的大師,總是這樣的生死灑脫,不慕虛名。不知道金庸先生是不是看到過大隨法真禪師的故事而創作出了「掃地僧」這個角色,但我相信大隨法真禪師的這種制心一處的工作精神與狀態,真的是我們這個浮華時代的稀缺品,願我們都能有這樣一種狀態,來續寫我們的未來。
關注《佛眼裡的世界》,成為有故事的人!
謝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