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國內餐飲的巨頭——海底撈在港交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5月初小米也同樣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加上早前已經在香港上市的眾安保險、閱文集團、雷蛇、易鑫和平安好醫生,去年以來因為眾多新經濟股的隆重登場,港股市場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打新熱況也前所未有。
2015年-2017年港股IPO公開發售新股數量(剔除公開配售,小散無法申購)分別為82隻、81隻 、149隻,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日趨提高,分別為5.32%、13.11%、17.39%。首日漲幅>0的佔比分別為59.76%、76.54%、75.17%。也就是說75%左右的港股新股首日均可以取得正收益。進一步說,2017年港股上市新股首日漲幅排名前20的新股中,7隻新股實現首日漲幅翻倍,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美高域高達173.97%;2017年20隻新股合計可賺收入58010元,平均每隻新股首日獲利2900元。而閱文集團成為2017年港股新股首日最賺錢的新股,首日漲幅86.18%,一手穩賺9480元。
相比起A股,港股的打新中籤率相當高。那是因為港股市場對於散戶申購新股給出了「特殊待遇」:當大藍籌發行時優先保證一戶一籤,其他中小盤發行時,小資金散戶另外編組抽籤,因此港股新股申購一手的中籤率非常高。
例如,2015年-2017年港股新股(剔除公開配售,小散無法申購)申購1手的平均中籤率分別為92.06%、78.76%、73.25%。2017年新股首日漲幅TOP20的新股,一手中籤率平均高達66.29%,100個人中有66.29個人能夠幸運中籤。據統計,2017年在港上市的新股中,一手中籤率為100%的共有6隻,其中還包括了市場大熱門眾安在線(06060.HK)。
但也必須提醒投資者的是,中籤率高的港股市場,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存在新股破發的現象,就如最近大熱新股,中國平安旗下四隻「獨角獸」之一平安好醫生,5月4日,作為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第一股,平安好醫生以 57.30港元開盤,較發行價上漲4.6%,但上市後第二個交易日開盤後直線跌破發行價54.80港元。隨後股價一直小幅震蕩。「從目前來看,在市場沒有一直走牛的時候大家對概念的東西關注比較少,而比較多關注業績,好醫生還沒有實現盈利就顯得不那麼性感了。」富途證券CEO鄔必偉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除了平安好醫生之外,眾安在線、閱文集團、易鑫集團、雷蛇在上市前後備受投資人青睞,但在今年同樣遭遇「滑鐵盧」。
而要參加港股打新,其實只需要一個香港證券帳戶就可以了。香港本土券商、一些國內券商在香港的分支機構以及網際網路券商都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但需要知道的是一些網際網路券商因為沒有香港券商牌照,所以並不能提供相關打新服務。提早了解各券商的交易系統的優缺點也很重要,因為這往往會影響到往後的交易,當市場風向急劇變化,交投太過踴躍,不少券商系統會出現堵單、卡單甚至宕機現象,這種情況不僅在內地券商發生過,不少香港券商也時有發生,由此帶來的被動虧損眾多投資者往往很難接受。
據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港交所交易通道劃分為低、標準以及高三個等級,節流率61及以上就是高用量等級。券商要達到高級別不僅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還因過程涉及不少衍生需求,需要券商有強大的技術支撐。記者稍早前在對富途證券創始人的採訪中曾了解到,香港券商的網際網路化起始較早,多由外包公司完成,與內地後發優勢發展迅速的情況不同,香港券商目前的整體IT技術與氛圍相對陳舊,交易系統產品和用戶體驗就會較差。香港市面上幾百家券商(包括大型國際投行券商),在100節流率的券商只有為數不多的3%,富途證券是其中一家,最近剛剛擴容至100節流率,早已是高用量等級。
(責任編輯:DF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