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評」女孩溺亡事件中的感性與理性

2020-12-20 羊城派

文/閱盡

安徽望江女孩在警察面前溺亡一事引發熱議,僅在微博話題中,就有兩億人關注,中央政法委官方公號也參與發聲。從最初一面倒責難處警人員「冷血」、見死不救,到「警察也是人,不應強求無謂犧牲」等聲音出現,多種觀點碰撞,令輿論從感性走向理性,也更趨建設性。

生命珍貴,一個花季少女,在警察勸說中,眼睜睜突然跳水溺亡。這樣的畫面,讓任何善良的人都難以接受。因此,激憤也好,過頭話也罷,批評現場救援不力都情有可原。何況,當公民遭遇危難時,積極施救是人民警察的法定職責。誠如中央政法委公號所言:「沒有成功挽救生命的救援,就是失敗!」承認失敗並勇敢承擔責任,這是應有的態度。

但是,救援失利與冷漠不救是不同概念,失利又與現場處置措施相關,會觸發旁觀者截然相異的觀感。網絡視頻並不能完整反映事件的全部,真相究竟如何,還待後續的調查取證,不必急於下定論。有網友認為,不要用道德綁架處警人員。苛責營救者未「博命相救」,反可能又搭條命,令悲劇加重。救人首先要確保施救者的生命安全,這樣的分析值得肯定。

事實上,人民警察為救落水群眾犧牲的事跡,幾乎年年都有。他們是值得尊敬的群體。這理當引起社會對提高系統性救助能力的反思。警察承擔著保護生命的特殊使命,無論個人技能還是設施配備,都應有制度保障。這點卻恰恰少有人關注。生命至上,避免所有成員生命悲劇的發生應成為社會的共識。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鄭宗敏

審籤 | 陳婉允

實習生 | 童倩

相關焦點

  • 「理性」和「感性」,並非是兩種「對立」的思維
    我們平時習慣把人的「思維」二分為「理性」與「感性」。同時認為「理性」的人「不浪漫」;「浪漫」的人「非理性」。或許也可以這麼說,一般人通常是把「感性」、「浪漫」、「非理性」這三樣東西劃上等號的;同樣地,「理性」也絕對和「浪漫」、「感性」拉不上邊。
  • ​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是怎麼回事 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
    近日,安徽女孩輕生溺亡事件引發大家熱議。該事件有些特殊,因為在溺亡之前,民警已經趕到,只是因為不會遊泳沒能及時下水,這便引發社會各界討論。對此,央視主播進行評論。具體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說了什麼。
  • 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 警察目視女孩溺亡詳情曝光!望江女孩...
    過程中,多名民警手牽手入水嘗試救援,但最終退回上岸。隨後有群眾跳水救援,女孩已經沉入水底。當救援隊將女孩打撈上岸時,其已無生命體徵。據網傳現場3分10秒的視頻顯示,女孩開始站在離岸邊一米多的河中,水差不多沒過她的膝蓋,幾名警察到場處置。
  • 鍛鍊孩子「理性思維」的好處:讓他接近真實世界,作出最優選擇
    」來分析,但感性分析常常會與事實出入很大,甚至會做出錯誤的抉擇。我們以為飛機不太安全,而真實的世界是——飛機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你看,我們的感性思維習慣,阻斷了我們相信客觀數字描述這個世界真相的能力。
  • 再論理性與感性:產品設計是科學還是藝術?
    對比兩者,可以發現B端具有「瘦高」型需求鏈,而C端具有「矮胖」型需求鏈。B端的解空間少,可以枚舉,而C端的解空間多,難以枚舉由於結構的差異,BC的產品設計方法就有顯著的不同。B端的核心方法是自上而下的「拆解」,嚴謹地、逐層地進行長程推理,再逐個構思方案可行性和收益。
  • 在理性權威中訴諸感性表達*
    在分析比較前後兩個時段評論內容的基礎上,得出疫情期間《人民日報》輿論引導呈現出「在理性權威中訴諸感性表達」的特徵,並從選題、立意和論證三個角度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在重大突發事件主流輿論的傳播中,官方媒體應重視情感話語表達,在與有關政策同頻共振的前提下,尋求與社會化媒體的互動合作,更好地實現對輿論的有效引導。
  • 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與其無端指責,不妨等調查結果
    近日,安徽望江一名17歲女孩投河自殺,民警的處置備受爭議。在主播說聯播欄目中,郭志堅說:挽救一個生命,不應該以犧牲另一個生命為前提。圍觀者下結論總比當事人做決斷輕鬆許多,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不能代表全貌。
  • 家庭心理學:你的理性與感性,源自於你的童年經驗
    我們可曾想過,想法很容易從一端跑到另一端,在於我們從小就被父母單邊的要求著,彷佛理性與感性總是對立的?人需要關連性的維度,就像早期生命中,小嬰兒需要良好的母嬰關係,以在他的心中種下「希望、信念、相信」(hope, belief, and trust)等等基礎感受,我們才有可能在日後有某種「生命是有意義的」的確信。
  • 安徽少女溺亡事件輿情三問
    分析相關微博數據可知,截至12月7日上午9時,微博話題#安徽一女孩在警察目視下溺水身亡#閱讀量達4260.3萬次,#安徽女孩跳河溺亡另一視角曝光#閱讀量達1.5億次,#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達8806萬次。
  • 別當「網絡鍵盤俠」,來做「抖音球評人」!| 資訊
    如果你心中浮現出肯定的答案,「抖音球評人」活動就是每一個熱愛體育、熱愛表達的你絕對不容錯過的機會。11月30,抖音體育正式上線「抖音球評人」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與扶持激勵政策,鼓勵更多創作者真人出鏡、表達觀點,營造全民表達的站內氛圍。
  • 致2020年:一個理性的感性主義者的自白
    不得不說,這次溝通對我的衝擊,就像當年尼採的那句「上帝死了」對哲學界的震撼一般。這是很西方的概念,在西方哲學中,知識、真理、理性、科學幾乎是劃等號的。我對知識的追求,一方面體現很西方的「真理性」的追求,這個過程,幫助我建立了較為紮實的底層脈絡。為此,我也付出了很大代價,我需要從底層貫通很多學問。這是十分艱辛的。這些學問,其實並不在於你的記憶,而在於「通透」。
  • 趙鬥順事件中,「私刑正義」可取嗎?
    2008年12月,在韓國安山市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慘案,一名八歲的小女孩,慘遭「變態」性侵。事後經過檢查,女孩鼻梁斷裂,大小腸流出體外壞死,80%的性器官和肛門嚴重受損,甚至連臉上也被咬掉一塊肉。實施這一殘暴舉動的,就是57歲的惡魔趙鬥順。這個事件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後來更是被改編成獲獎電影《素媛》。
  • 男生感性會不會沒人喜歡?感性的男生能要嘛
    感性的人,在待人處事過程中,更遵從自己的意識,也就是習慣於從心所想出發,不會更多的考慮客觀條件,若是以主觀看法為主導即會變成唯心主義和宗教感性人的優點:感情豐富、有人情味、心軟善良、情感細膩、感受力強、藝術天賦高、浪漫、具有感染力感性的人缺點: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觀、情緒化今兒就來說說感性的男生好不好
  • 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具體說了什麼「民警凝視女孩溺亡」是...
    在主播說聯播欄目中,郭志堅評論此事件說:挽救一個生命,不應該以犧牲另一個生命為前提。圍觀者下結論總比當事人做決斷輕鬆許多,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不能代表全貌。與其無端指責,不妨等調查結果。基層警情千變萬化,民警背後更需有強大的支撐系統。救生裝備是否標配,是否有技能培訓。調查結果不是終點,更希望由此做出改變。
  • 人一定要活得非常理性嗎?
    這個模型後來被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發揚光大,就是著名的「認知雙系統」模型。再比如:在神經科學中,有一個經典的三腦模型,它認為:我們的大腦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負責心跳、呼吸等生存功能的爬行腦,負責情緒、記憶和安全反應的邊緣系統,以及負責注意力和複雜思考的新皮層。
  • 女孩跳河溺亡 施救警察錯了麼?中央政法委官微發聲
    在民警安撫勸導過程中,女子突然撲入深水區。處警民警展開施救,後將該女子打撈上岸,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死者自殺原因正在調查,相關善後工作正在進行。公安機關對該女子不幸離世深感痛惜。針對網友反映的民警、輔警在施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望江縣公安局局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對涉事民警、輔警作出停職接受調查決定,對該事件處置過程進行全面調查,並將根椐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韓紅:在感性和理性之間
    01「憨的自在」感性戰勝理性在韓紅身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感性戰勝理性]的一面。人紅是非多,登上明星勢力榜首的韓紅,最近面對的非議也不少。說她「作秀」、扒她黑料、潑她基金會髒水…甚至有人專門錄製視頻指責韓紅,因為天天刷屏都能看到她,希望韓紅可以低調一點,「做好事不留名」。
  • 如何利用感性思維來進行營銷?
    而且,當我們一味在強調產品優勢的時候,實際上背後還有一個假設,那就是,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都是理性的,他們能夠冷靜分析,並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假設,在目前的消費心理學領域越來越站不住腳。就像丹尼爾·卡尼曼所說,「感性細節掌控理性全局」。
  • 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學會提問》與《故事思維》
    是的,我們都知道趨利避害,看起來我們是理性人,可是我們經常會為要做決定而猶豫苦惱,為做了某種決定而後悔遺憾,甚至做出自相矛盾的決定或者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比如非典期間搶板藍根,此次疫情搶雙黃連等事件,無不反應了大部分人缺乏理性思考,僥倖心理、沉沒成本、厭惡損失等各種因素作祟。如此看來,我們的確是理性的,但卻缺乏對思考的再思考,也就是缺乏理性思維。
  • 企管之道:服務設計的理性與感性
    詢問的旅客走到櫃檯前張望一會,看著透明玻璃後神情專注的日本師傅,嗅聞著空氣中散布的香醇奶酪味,然後若有所思的走回來,就買來吃看看吧,一個起司蛋糕賣199 元,錯了損失並不大,低成本讓消費者勇於嘗試,何況有這麼多人陪著你一起冒險。  但是這種「從眾行為」真的是理性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