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頻傳 西安交大創新發展成果豐碩

2020-12-13 西安交大新聞網

近日,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公布。在重大成果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學躋身全國第六,是前10名中唯一一所西部高校。在西遷精神的指引下,西安交大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用實際行動落實「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為西部地區和國家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2015至2019年,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23項三大獎,其中包括8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及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創新團隊獎。其中「網絡化系統安全優化理論與方法及在能源電力等系統的應用」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究和原始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該成果圍繞網絡化系統安全優化的重大需求,解決了電網巨量安全約束和控制解列。

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了22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多達14項。在人文社科方面,學校獲得了1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其中包括1項人文社科一等獎。

使命擔當 為國家發展注入科技活力

肩負使命,為嫦娥探月工程貢獻「交大力量」。11月24日凌晨,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嫦娥探月工程背後是成百上千家科研單位和數以萬計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西安交大科研人員也為這項偉大的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嫦娥五號」直接影響自主採樣任務成敗的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正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鄭南寧院士指導下的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完成,項目負責人是王飛教授。通過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引導機械臂進行自主採樣並確保效率和精確度,還要將採樣過程中的圖像壓縮傳送回來,供地面工作人員進行精準研究和分析。目前,西安交大已開始承擔嫦娥六號的相關研製任務,在我國未來的航天事業中,交大人將發揮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開拓創新,為醫學、新能源等發展提供「交大智慧」。近日,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醫學、新能源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用科技創新成果助力我國高質量發展。

西安交大一附院ECMO團隊與西安交大機械學院及精準外科與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成功研發西北首例離體心臟灌注系統,推動我國心臟移植領域的創新發展。目前研究證實,利用常溫機械灌注技術可有效修復離體器官,並延長器官離體保存時間。

西安交大一附院施秉銀教授團隊在甲狀腺疾病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甲亢突眼臨床早期診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證實在甲亢初發病人群體中使用患者外周血中T細胞抗原受體(TCR)信號特徵能夠預測到疾病進展為甲亢突眼的發生。

西安交大雷波課題組開發了一類新型檸檬酸基生物活性水凝膠材料,有效實現對腫瘤局部的微環境響應性治療和自修復材料降解的無損示蹤能力。

西安交大能動學院延衛教授課題組、化學學院丁書江教授課題組與劍橋大學郗凱博士合作,製備了具有「親硫」和「親鋰」雙面特性的改性功能隔膜(即D-HVS@PP隔膜),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取得新研究進展。D-HVS@PP隔膜不僅在規模化生產和可回收再利用方面具有良好商業化前景,還可為未來真正可商用化鋰硫電池和其他儲能技術的發展提供良好借鑑。

立德樹人 致力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

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矢志不渝培養一流人才。西安交大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愛國奮鬥西遷精神,激勵廣大教師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投入教育教學、深入課堂一線、潛心教書育人,矢志不渝培養一流人才。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何雅玲獲全國首屆傑出教學獎;202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此外,西安交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劉源、口腔醫院教師李興強代省出徵,獲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二等獎。

深耕專業領域,引領學科前沿發展。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鄭南寧,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蔣莊德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西安交大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徐卓、李飛教授團隊的「設計具有高壓電效應的鐵電陶瓷材料」榮獲美國陶瓷學會Ross Coffin Purdy獎,該獎由美國陶瓷學會於1949年設立,用於獎勵陶瓷領域前兩年出版的學術文獻中作出最有價值貢獻的作者,全球每年僅有一項。

多措並舉,開展本科課程內涵建設。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名單,西安交大共入選4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入選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六位。「十三五」期間,西安交大總共入選國家級課程78門,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十三五」期間,西安交大實施「名師、名課、名教材」建設工程,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名師培育為引領,教材建設為輔助,打造高質量本科「金課」。實施基礎課建設項目,以提升質量為目標,項目建設為驅動,開展分組式課程改革試點,並進行閉環式總結提升。2019年西安交大出臺《關於加強基礎課程師資建設實施辦法》,補足基礎課師資短板,拓寬基礎課教師發展通道,激發隊伍活力。進入「十四五」,西安交大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四個服務」辦學方向和「德智體美勞」育人方針,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大力弘揚西遷精神,為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創新型領軍人才。

青春自強 跑好西遷新徵程

心繫社會,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交大方案」。西安交大學子不但專注於專業學習,同時也心繫社會、關心民生,用專業知識和網際網路技術等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環境治理等社會問題貢獻智慧。

11月17日—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舉行,西安交大在高教主賽道(大陸項目)和「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中共獲得金獎4項、銀獎1項、銅獎2項,金獎獲獎總數居全國高校並列第三位(金獎獲獎比例不足萬分之一)、C9高校第一位;同時榮獲主賽道高校集體獎和「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高校集體獎(全國僅5所)。大賽將「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作為教育系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一招,全面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以電商直播帶貨為主基調的扶貧戰役。

11月21日,第十二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上,西安交大 「先鋒號」無人駕駛智能車優異成績獲得總分第一,並獲得「無衛星導航表現」和「自主泊車表現」兩個單項獎第一名,這是西安交大在該賽事上第四次蟬聯冠軍。「先鋒號「無人駕駛智能車採用4G-LTE通信網絡和無衛星導航技術,結合道路監控視頻流等信息,通過多通道信息融合實時判讀道路交通擁堵狀況,實時接收路網動態交通狀態信息,利用實時路況信息及時規劃決策最優路徑,在規定時間內出色完成了5次無人駕駛出行接送服務。

11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學參賽團隊XJTU-China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最高級別的國際學術競賽——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中獲得金獎,西安交大已在此次比賽中連續三年獲得金獎。團隊成員以解決嚴重的土壤沙漠化問題為目標,走訪了甘肅、新疆等地的沙漠區域,採集土壤用於實驗,用合成生物學思路設計和構建了藍藻和工程菌的共生體系,用於安全高效合成土壤結皮來治理沙漠化,為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了一種綠色安全的解決方案。

11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學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10項、二等獎7項,並有1項作品推選進入「中國好設計」大賽,一等獎獲獎數量、獲獎總數均居全國第一。參賽作品一部分圍繞幫助老年人獨自活動起居進行相關機械裝置的設計製作,另一部分則致力於使用智能技術設計和開發新一代住宅用機械和家用機械裝置,設計智慧家居,打造幸福家庭。

青春自強,展現新時代西遷人風骨與擔當。西安交大學子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近日,西安交大航天航空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宋思揚成功獲選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宋思揚瞄準國家重大需求,解決「卡脖子」難題,助力產學研融合發展。其相關研究成果曾向習近平總書記與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做專項匯報,申報的創新創業項目不僅收穫了大學生「網際網路+」大賽金獎,還獲得了近千萬科技成果轉化意向,所研製的高精度壓電驅動器件幫助國內實現了關鍵器件的國產化。

青春自強,剛健勇毅。西安交大學子邱舉營、李曉利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發青年之聲,傳遞青春力量。

新時期,西安交大將繼續秉承西遷精神,跑好西遷新徵程,創新發展,再創佳績,為西部地區和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交大力量!

相關焦點

  • 雲南省與西安交大互利合作成果顯著
    雲南網訊(記者 張寅)近年來,我省與西安交通大學在脫貧攻堅、產學研合作、社會治理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雙方將努力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關係,促進高質量發展。自2013年對口幫扶我省施甸縣以來,西安交大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900餘萬元,僅2019年就專門投入資金65萬元,幫助施甸縣解決924名學前教育階段兒童營養早餐問題。
  • 西安交大舉行與鹹陽市校地合作洽談會暨捐贈儀式
    9月10日,正值第3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鹹陽市市委書記嶽亮一行來訪西安交大,深入推動校地戰略合作,落實西安交大與12市區的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鹹陽市委、市政府為表示對西安交大120周年校慶的祝賀,特意捐贈《大秦嶺》手工刺繡屏風。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校長王樹國,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小力、副書記宮輝,副校長王鐵軍,黨委常委張定紅出席會議。
  • 創新港5G智慧校園、交大西遷博物館、西安交大博物館
    日前,我校交大西遷博物館、西安交大博物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5G智慧校園分別入選陝西省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是獲評現場教學點最多的高校。 近年來,我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緊跟黨和國家要求,緊扣社會需求,積極探索進一步推動學校思想建設、文化建設、育人體系建設等工作的傳播新渠道,與各學院、各部門一起共同展示西安交大新時代奮鬥者的風採。我校入圍的3個現場教學點,分別從黨的建設、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新發展理念先進典型三個方面展示了西安交大精神、文化、發展的引領性和影響力。
  • 西安交大給力河南!今年將增加在豫招生指標
    張邁曾:我們雙方有一個強烈的共識,就是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國家戰略落實好。而且,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品格中既有河南的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還有西安交大的西遷精神,它們共同組成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光芒萬丈的一段。我認為這是我們搞好校地合作的一個精神品質建設的基礎,相信我們的合作一定會結出豐碩成果。
  • 西安交大召開科創月活動 將全面開放創新港開放科研平臺
    成進向媒體朋友介紹創新港的建設思路和意義:「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下,佔領科技高地便可引領社會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西安交大積極探索新時代大學發展的新形態,堅持『三個面向』,與社會高度融合,對接國家重大需求,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
  • 西安交大科技成果:新材料在柔性觸控螢幕領域具有應用潛力
    西安交大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 阿琳娜 攝西安交大發布科技成果:新材料在柔性觸控螢幕領域具有應用潛力中新網西安3月27日電 (記者 阿琳娜)「人類對柔性可穿戴設備和軟機器需求的日益增長,一些獨特功能的高性能離子導體漸漸受到人們的青睞。」
  • 第二屆「觀瀾•科技成果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4月7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西交一八九六孵化器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觀瀾·科技成果創新發展論壇」在交大博源科技廣場C座三樓創業咖啡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節能環保、新能源」為主題。 論壇邀請了西安交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王斌,常務副總裁熊建龍以及來自市科技局及節能環保領域相關部門領導、西安交通大學相關專家教授、校友及企業家代表、投資公司代表、資產公司轉移轉化板塊相關單位共近
  • 【四個一百育人行動】西安交大:培養具有自信氣質的創新人才
    自2018年實施以來,閱讀經典、認識老師、聽取報告、參加活動,已成為交大學子學習和生活的目標追求和重要內容,底蘊深厚、境界高雅、開放包容、創新活躍的校園文化氛圍得到提升,使學校成為傳承創新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即日起,【四個一百育人行動】專欄將集中展示相關活動,報導各書院在2020年「四個一百」育人行動的相關成效。2016年5月,學校印發了《西安交通大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行動計劃》。
  • 西安交大「科創月」系列活動成果豐碩 29個研究院、379個科研平臺...
    西安交通大學「科創月」總結大會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 通訊員 李莉 徐琛)今天(10月2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科創月」總結大會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記者了解到,歷時1個多月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系列活動已基本結束,期間共舉辦了357場次活動,向全世界集中展示了科研平臺、推介了科技成果,拓展了與社會的合作。目前,29個研究院、379個科研平臺已經入駐,2000餘臺套設備已經到位,研究院運行已逐漸步入正軌。
  • 國內首家磁外科門診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正式開診
    ,為更多需要藉助磁外科技術治療的患者開闢了創新的、有效的就醫途徑,是將科學研究成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實踐,是磁外科先進技術更好地服務於人民健康的重要舉措。」磁外科MDT團隊副組長嚴小鵬副研究員就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術在臨床應用情況進行了簡短匯報。磁外科MDT團隊成員就磁外科技術臨床應用相關問題展開積極討論,並踴躍建言獻策,並表示藉助磁外科MDT團隊優勢,要使磁外科先進技術真正造福患者。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11月2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黨委副書記顧鋒,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昊等一行來西安交通大學調研交流,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
  • 西安交大研究生教育修為創新兩手抓
    4月25日,在西安交大進駐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誓師大會上,即將首批入駐的4000多名研究生的代表莊嚴宣誓:「我志願投身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胸懷大局,弘揚傳統,開拓創新,敢於擔當,為成為首批入駐研究生而驕傲,為能與母校共奮鬥而自豪。
  • 西安交大與鹹陽市籤署深化合作框架協議
    6月12日下午,西安交大與鹹陽市籤署深化合作框架協議,旨在深入推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校地合作新機制新模式。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校長王樹國,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小力,副校長顏虹、王鐵軍,鹹陽市委書記嶽亮,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印生,市委常委、副市長孫亞政等出席籤約儀式。儀式由鹹陽市委副書記馬希良主持。雙方表示,要進一步深化校地一體化協同發展思維,推動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
  • 西安交大喜迎建校122周年暨西遷62周年華誕舉辦第三屆「汪應洛管理...
    」的西遷精神,以傳承創新「思想交大」,引領「雙一流」學科發展,推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奮鬥前行。李懷祖教授是全國知名管理學家,中國決策科學的倡導者之一,對西安交通大學管理教育和我國管理教育都做出了傑出貢獻。李懷祖教授在六十多年的治學研究生涯中,精勤育人,在管理工程、系統工程領域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西安交大助力大學生在機器人領域創新創業
    西安交大助力大學生在機器人領域創新創業 2018-05-05 00燕武 攝   中新網西安5月4日電 (燕武)4日,西安交大VEX機器人代表隊正在進行表演賽,在一個方形的競技場內,選手們遙控自己搭建和編程的機器人,將場內的錐桶搬運至另一角,機器人行為呆萌,動作酷似「戴高帽」。  近年來,隨著機器人產業發展邁入快車道,各大高校愈發重視大學生對機器人領域的認知與興趣。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西安交大」第六!重大成果100強公布
    這次,軟科又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在這個排名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列「冠、亞、季」軍,清華大學以96.5分的成績遙遙領先,北大70.8分、上海交大66.6分;浙大名列第4,得分是59分,這4所學校分數超過50分。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西安交大」排名第六!重大成果100強公布
    這次,軟科又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 ,從中也可以看出地域發展與高校實力存在著的一定的聯繫。 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位於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古都西安,是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A
  • 西安交大與韓城市合作暨交大韓城基礎教育園籤約儀式舉行
    8月18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與韓城市合作暨交大韓城基礎教育園區籤約儀式在科學館舉行。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小力,韓城市市長李智遠、市委副書記冀會康、副市長馮西英出席籤約儀式。韓城市教育局、住房與城鄉規劃建設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西安交通大學社會教育管理處、教育基金會、資產公司、附屬中學、附屬小學、交大幼兒園、交大陽光學校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籤約儀式。
  • 硬核「交二方案」 彰顯交大力量 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抗疫成果展示與交流會成功舉辦
    為貫徹第20屆「全國科技活動周」相關要求,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宣傳科技戰疫先進典型,講好一線抗疫故事,8月29日,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千人會議廳隆重舉辦「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抗疫成果展示與交流會」。
  • 西安交大:不斷創新的先進位造技術何以生成(圖)
    20世紀90年代初期,面對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和產品封鎖,西安交大的年輕人在盧秉恆教授的帶領下,不懈探索製造業的創新之路。   盧秉恆院士是我國最早從事快速成型與製造技術的知名專家和帶頭人之一,是「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突出貢獻者及全球華人「蔣氏科技成就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1992年,盧秉恆回到祖國,在母校西安交通大學率先開展快速成型技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