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用的都是白熾燈(就是最早由愛迪生發明的有燈絲的那種)這種燈泡是靠燈絲通電以後溫度升高從而發光的,由於大量電能都轉化為熱能,所以效率很低。
後來又產生了日光燈(也就是我們平時用的管燈)它是靠燈絲髮熱產生電子束,電子束電離燈管內的汞蒸汽產生紫外線,紫外線照到燈管內壁的螢光物質從而產生光線。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又生產出了半導體發光材料(LED),它發出的實際上就是雷射。開始只有紅,黃,綠三種顏色(黃色是紅色和綠色發光管共同發光產生),它們都是單波長的光線,所以顏色很純被廣泛應用到各種電器的指示燈和交通信號燈上。
直到最近幾年才研製出藍色LED這樣才能真正產生出白色光線來。
因為LED為電子在半導體內直接激發產生光線所以它的效率最高,也就最省電。綜上所述如果按耗電量大小來排序的話應該是,白熾燈>日光燈>LED,所以說LED最省電。
接下來再來說一下光源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
「演色性」也就是在這種光源下物體顏色還原的真實性(與太陽光下物體呈現的顏色做比較)
太陽光的演色性為100,我們家裡用的日光燈為50左右,白熾燈一般可以達到90左右,至於LED我估計能到20就不錯了。
現在明白為什麼白熾燈又費電亮度又低可是現在還一直在使用了吧。我想用過LED頭燈的驢友一定會注意到晚上看到的東西實際上只是近似於黑白照片,如果給你一個測色盲的小冊子大家一定都是色盲。這也沒辦法現在的技術水平還只能達到這種水平,我們只好耐心等待更好的光源出現了。
根據以上原因我認為白熾燈在目前戶外活動照明的主導地位是不可動搖的,雖然它愛壞又費電,但它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真實準確並且色彩豐富的路面狀況,如果用LED的話很有可能造成你的判斷失誤發生危險。
所以我建議在夜間行走時最好還是選用白熾燈泡的頭燈,特別是路況複雜時一定不要用LED燈。我們可以利用LED省電的特性把它作為營地燈來用,那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如有不準確之處望能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