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國新辦於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2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寧吉喆,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韓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中美經貿磋商有關進展情況,並答記者問。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協議文本包括序言、智慧財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
農產品(
000061,
股吧)、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作為發了一條推文,川普表示在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中「中國同意進行許多結構性的改革」,以及大幅購買美方的農產品,但是他說25%的美方關稅將會保留,其餘的將會是7.5%的稅率,12月15日原本要加徵的關稅的確不會再實施。川普稱下一階段的談判會立即開始,而不是等到2020年美國大選之後。
中美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王受文:協議相關內容的落實有助於更好維護各類企業在華合法權益
據人民日報,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協議相關內容的落實,將有助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改善營商環境,擴大市場準入,更好維護包括外國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在華合法權益。
寧吉喆:擴大中美貿易合作有利於兩國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
據人民日報,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近期,中美兩國就擴大貿易合作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雙方都認識到,擴大中美貿易合作有利於兩國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美貿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源於中美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美方已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擬加徵和已加徵關稅
據人民日報,國新辦就中美經貿磋商有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隨著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方已經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擬加徵和已加徵的關稅,並且會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的力度,推動加徵關稅的趨勢,從上升趨勢轉向下降趨勢,這是個承諾,是肯定的。據我了解,今天美方也在舉行新聞發布會,估計美方會宣布相關信息。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中方也將相應考慮不實施原計劃在12月15日生效的擬對美方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措施據人民日報,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中方也將相應考慮不實施原計劃在12月15日生效的擬對美方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措施。這是雙方在第一階段協議中就關稅問題達成的共識。
寧吉喆:中國將增加採購優質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美國農產品
據人民日報,寧吉喆表示,毫無疑問,中國將增加採購優質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美國農產品,但目前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正在履行審核程序,剛才王部長說了,所以涉及協議具體內容和數據的,今後再發布。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美方還同意公布允許中國的香梨、柑橘、鮮棗向美國出口
據人民日報,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美方還同意公布中國的香梨、柑橘、鮮棗輸美監管通報程序,允許這些產品向美國出口,並在協議中就儘快解除中國輸美水產品自動扣留等作出了積極承諾。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協議實施以後我們會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小麥、玉米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協議實施以後,我們會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小麥、玉米,也包括大米,實際上這些年以來,我們每年都從美國進口一些小麥和玉米,但是數量嚴格控制在關稅配額範圍之內,數量是很有限的。中國自國際市場進口小麥、玉米和大米,主要還是適度調節國內餘缺。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這份協議雙方還需要完成各自的法律審核等一些必要的程序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關於籤署的情況。目前,這份協議雙方還需要完成各自的法律審核、翻譯核對等一些必要的程序,然後再商定時間、地點和形式來籤署這份協議。目前,雙方工作層正在就此進行協商,中方也非常願意聽取美方的意見。
廖岷:第二階段的磋商將取決於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情況
據人民日報,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關於下階段磋商,我作一點回應。第二階段的磋商,將取決於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實情況。大家肯定也能理解,雙方現在剛剛就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了一致,當務之急是把這份協議籤下來、落實好,發揮協議的三個作用:一是促進雙邊經貿合作,二是增進中美兩國和全球人民的福祉,三是穩定全球市場的預期。有關後續磋商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進行,目前都有待雙方工作層繼續商量。
2020年我國真的要買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期貨日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從近10年來我國農產品進口的品種結構與數量、金額等來看,我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農產品為大豆、玉米、玉米酒精糟粕(DDGS)、高粱、小麥、豬肉等,其中進口各種農產品的總數量與金額在2017年達到了峰值。在此期間,年度內進口美國大豆最大數量在3700萬噸左右,玉米酒精糟粕(DDGS)數量在1000萬噸左右,高粱數量在500萬噸左右,小麥數量900萬噸左右,今年已經與將要採購美國豬肉45萬噸左右。
綜合來看,如果我國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要達到500億美元,就等於近10年來進口的上述農產品數量要翻一翻。而根據美國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產量、出口量等來看,實現向我國出口500億美元的農產品目標存在較大困難,除非向我國再大量出口其它農產品。
目前,我國針對進口美國玉米酒精糟粕(DDGS)、高粱仍在實施「雙反」措施,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後,預計「雙反」措施被終止的概率會比較大。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產量持續保持穩定,加上非洲豬瘟疫情較重,以及我國進口的植物油脂、葵花粕等雜粕數量較大,導致國內小麥、稻穀、玉米等庫存偏大,如果未來我國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這勢必會加大國內農產品市場的供應壓力,而在下遊需求增長亮點不多的背景下,小麥、玉米、豆粕等價格表現低迷的概率較高。
目前,雙方已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雖然不會馬上改,還有可能視情況而定,但最黑暗的時刻已經過去了,美豆漲、大連豆粕穩、棉花需求情緒持續好轉、股市看漲等正在不斷把市場的反應表現出來。
(責任編輯:陳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