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重慶市合川區婦聯 合川婦聯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歡
度
六
一
六月的陽光燦爛奪目,六月的鮮花絢麗多彩,六月的笑臉如花綻放,六月的歌聲隨風飄揚,在歡聲笑語中花朵寶貝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
在這個快樂的節日裡,蘇昱潼小朋友為我們帶來了一份倡議:綠色出行,你的參與很重要!一起來看看↓↓↓
為慶祝第71個「六一」國際兒童節,合川區各機關婦委會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與孩子們一起快樂過節。
區公安局婦委會開展
「服務學校·關愛兒童」主題活動
為提升兒童安全知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進一步貫徹落實服務學校29條措施, 5月28日,區公安局婦委會組織相關警種、巾幗文明崗創建單位走進濮湖小學,開展了「服務學校•關愛兒童」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民警通過平安課堂、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向孩子們講授了交通安全、防拐騙、防詐騙、禁毒等方面的知識,並為兒童代表送上了節日禮物。
平安課堂」法制講座
法律知識宣講
區公安局婦委會為學校兒童送上兒童節禮物
隨後,民警與濮湖小學的「少年交警」進行交通手勢操表演和手勢舞互動活動。
區公安局婦委會民警與學校「少年交警」手勢舞互動
區公安局婦委會女警教「少年交警」交通手勢操
區檢察院「莎姐」檢察官送法治知識進課堂
「六一」兒童節前夕,區檢察院的「莎姐」檢察官們在忙些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某某市某某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現在開庭。傳被告人陳某某到庭。」隨著法槌敲響,一場別開生面的模擬法庭在合川區雲門中學拉開序幕。
這是在「六一」兒童節前夕,雲門中學的法治副校長、區檢察院政治部主任唐雄鷹帶領區檢察院的「莎姐」檢察官們到雲門中學組織同學們開展的模擬法庭法治宣傳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們的法律意識和對法律工作的了解。
庭審圍繞一起校園盜竊案件展開,法庭上,公訴人、法官、法警、辯護人、被告人、證人等均由雲門中學學生扮演,100餘名學生到模擬法庭現場觀看庭審。
庭審過程中,控辯雙方就犯罪事實、犯罪證據等進行了論辯,經過控辯雙方激烈的交鋒,在強大的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認罪。
庭審結束後,唐雄鷹就模擬法庭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相關法律知識給同學們進行了講解。課後,「莎姐」檢察官為學生送上了兒童節禮物。
太和小學的法治副校長、區檢察院「莎姐」檢察官劉先月六一前夕來到太和小學,給學生們上了一堂預防校園欺凌的法治課。
太和小學所處的太和鎮是合川區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鄉鎮之一,學生家長外出務工較多,留守兒童在學生中佔了很大的比例。
父母長期在外,遇到欺凌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劉先月在這堂法治課上為學生們詳細講授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她講到,「受到欺凌是一種很不好的感受,如果受到校園欺凌,大家要第一時間告訴家長或老師,千萬不要通過欺凌其他同學的方式來尋找心理補償。」「欺凌同學如果情節嚴重,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莎姐」檢察官的講解,讓同學們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法治課很有意義,直觀教會了我們很多法治知識,以後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就不會茫然失措了。」
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婦委會開展
「趣味六一 快樂科普」主題活動
5月30日上午,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婦委會組織全局系統154名兒童開展了以「趣味六一 快樂科普」為主題的「慶六一」活動。活動分為「我愛合川我的家」 「六一禮物是地圖」 「歡慶六一樂翻天」三個部分。
首先,工作人員組織小朋友們參觀了合川區規劃展覽館,與家長一起觀看我區未來城市規劃的科學宣傳視頻,從古代合川、現在合川、未來合川三大板塊,科學、直觀、全面地認識了我們的家鄉合川。
隨後,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婦委會還為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了一份節日禮物:合川地圖和居住社區地圖。小朋友們欣喜若狂、興致高漲,在地圖上仔細尋找著自家的地理坐標。
參觀了展覽、學習了知識,最後,孩子們一起歡快地做起遊戲來。擊鼓傳花、神奇魔方、套圈圈等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精彩遊戲深受小朋友喜愛,大家玩得熱火朝天,歡笑聲、加油聲此起彼伏,現場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起做遊戲
婦委會的阿姨還貼心地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精緻的糖果、糕點,令小朋友們開心不已。
此次活動營造了歡樂的節日氣氛,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科學巧妙地結合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工作內容,不僅增長了小朋友的見識,更激發了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和建設家鄉的熱情,讓他們度過了一個快樂且有意義的兒童節。局巾幗志願服務隊全體成員參與服務,保障了活動有序、順利開展。
這個六一,我們願每個小朋友都能得到關心關愛,願每個小朋友的小小心願都能實現,在此也提醒家長們,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記得兌現喲!
——合川區婦聯
歡
度
六
一
推薦閱讀
作者:重慶合川區婦聯 編輯:石榴傳媒
合川區婦聯官方微信
傳遞婦工信息
展示巾幗風採
傾聽您的聲音
期待您的參與
長 | 按 | 二 | 維 | 碼 | 關 | 注 | 我 | 們
合川區婦聯出品
原標題:《【我們的兒童節】合川區各機關婦委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慶六一」主題活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