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否應取消?這一話題的爭論自今年2月起持續發酵,並成為今年「兩會」期間的熱點。
其中,尤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主張保留並改革公積金制度的提案受到較大關注。他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目前還有存在的價值,應繼續保留,它的歷史使命並未完結。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到要「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由此,市場人士解讀,中央定調公積金制度的方向是改革,而非取消。
「支持取消公積金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有的影響力也比較大,但我的看法跟他們不一樣,我想我有必要發聲。我作為一個學者,我有這種社會責任在裡面。」鄭秉文5月23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在鄭秉文的公積金改革提案受到廣泛關注後,他22日連夜把提案擴充到一篇9000字的文章《我主張保全住房公積金的理由及其四個改革選項》,進一步詳細闡述了他對於公積金制度效果的看法、存在問題和4個從易到難的改革方案。
公積金存廢惹爭論
今年2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撰文提到,除稅收等政策以外,建議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以為企業降低12%的成本。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後,社會上關於取消和保留公積金的意見不一而足。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於公積金也有多項提案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勁波建議,適當下調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建議階段性放寬公積金可提取的用途範圍,在原有的購房、租房用途基礎上,將其他家庭重大開支納入可提取範圍。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今年提案也有一項是關於公積金改革的。他在2016年就曾建議建立住房保障銀行,取代現有的住房公積金制度。今年他再次提出這一建議。
鄭秉文提出「關於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提案」。他分析歷史相關數據稱,從效率和公平兩個角度看,公積金制度效果並不很差,為住房制度轉型和解決職工住房問題發揮了作用。
在鄭秉文看來,公積金存在的問題可能很多,但最大問題是兩個:一是投資手段單一,收益率太低,損失巨大;二是統籌層次太低,降低了資金效率。
從投資收益率來說,他舉例,2018年增值收益率僅為1.56%,直接導致的後果是職工繳存款利息太低,僅按1.5%計息。如按市場化投資收益率來算,利息損失巨大。
由於統籌層次較低,貸款率高的地區(比如,天津99.5%)和低的地區(比如,青海78%)之間不能在全國範圍內調劑使用結餘資金。從全社會角度看,資金管理層次太低和地區割據降低了結餘資金的「互助」效率。
相關推薦
2020年全國兩會主要內容 兩會關於六穩六保內容及解讀
2020年美國大選時間 美國大選對股市有影響嗎?
六穩六保指的是什麼 六穩六保什麼時候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