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訪談26|星河灣雙語學校校監:「中國根」不能丟

2020-12-15 澎湃新聞

在上海的基礎教育領域,唐盛昌是泰鬥級的人物。

他曾任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也曾是「國際文憑組織校長委員會」的亞太地區校長代表,而最傳奇的是他在1989年到2013年執掌上海中學的24年間,帶領這所百年老校成為了上海高中「四大名校」之首。自此,他被稱作「上海最牛中學之父」。

1993年,唐盛昌在上海中學創設國際部,是上海第一所教育教學由中國人自主管理的國際課程學校。其間,他做了深入的國際教育比較,此後在國內基礎教育發展和改革進程中都留下了印跡。

71歲退休之後,他再次出發,在2012年創辦了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擔任「管大事」的校監),探索把國際課程和中國教育體系、文化環境融合起來,實現真正的「中西融合教育」。他說,「我的想法可能有些超前、另類,做的事也有實驗性,但對中國教育發展有價值。」

星河灣雙語學校以培養「中國核·世界流」的人才為教育理念。在低年級施行中外教「包班制」,要求中、外教高度協作,以中文課程作為核心課程貫穿於12年制的教學。

在這塊高端民辦教育的試驗田,唐盛昌提出了「學科群」的課程思想。要求學生在母語、外語、數學、實驗科學、人文科學、藝術、技術等大的學科群中自選6—8門,在其基礎上再疊加3門活動、體育項目。而保證課程選擇性的同時,也給予學生在同一學科中自選難度水平的權利。在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的時代,唐盛昌認為通過雙語教學環境,更應培養擁有深厚的中國情懷、個性化的知識結構和開闊國際化視野的創新人才。

建校第四年,星河灣即將迎來第一批高中畢業生。而近期學校高三同學在SAT、託福、AP等考試中成績可喜。

2017年秋季,唐盛昌積蓄力量籌備的第五所民辦學校——金山杭州灣雙語學校也即將開始招生。在延續星河灣雙語學校的模式之上,唐盛昌希望新學校把更多關注放在學生的優勢潛能上,「讓在某些領域非常有悟性的孩子充分發展自己的長處。」

10月中旬一個陰雨綿綿的秋日上午,74歲卻依然神採奕奕的唐盛昌在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談起了自己的教育觀。

對於目前中國國際教育的火爆現狀,唐盛昌從供需視角剖析了深層原因。他說,在新的格局上,中國家長對教育的需求已有了巨大變化,這就要求教育界回以更多的呼應。另外,他也明確指出對於當前國際學校中辦學者專業水平、教育主權意識以及整頓以非學歷教育的名義行學歷教育之實亂象的三大憂慮。在他看來,目前真正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優質雙語學校仍是一種稀缺資源。

星河灣雙語學校

【對話唐盛昌】

「國際教育亂象中最嚴重的是:有機構用非學歷教育的名義行學歷教育之實」

澎湃新聞:

近年來,從公立教育體系轉入民辦或國際學校的中國家庭越來越多。您認為,這個熱度持續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唐盛昌:

我的一個感覺,家長的期望值有所變化,他們的全球視野的打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有些家長本身就有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更會對比中外教育理念的差異,再加上經濟實力也足夠承擔。

此外,家長對孩子教育規劃的目光也變得更長遠了。以前從升學的視角,家長只會考慮孩子一個學段去哪所學校,但現在更多的家長開始從人生規劃的角度和孩子一起討論將來的發展方向。視角變了,行動也就變了。因為開始從終生發展來考慮,選擇國際課程的家長除了學科教育也十分注重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希望孩子不斷地處於正向的環境之中。這也就對中國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希望學校提供更好的人文環境。

澎湃新聞:

對學校來說,什麼是優質的人文環境?

唐盛昌:

好的人文環境,實際上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指標就是看學生在這個學校裡是不是真的開心,感覺到溫暖和善意?

社會上對師生關係的改善有很多討論,但是目前來看學校真正的人文環境並沒有很好改善。教師發自內心地對學生尊重和喜愛,對學生生活、感情、思想各方面的關心和交流;同學之間能不能相互愛護、相互幫助;包括教師之間相處是否融洽;甚至擴展到家長間關係如何,這種氛圍是人與人之間真正情感的體現。可以說好的人文環境是非常新的元素,很多國際學校還沒有真正地意識到這一方面的挑戰,但實際上給整個中國教育提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澎湃新聞:

在星河灣雙語學校,辦學者怎麼來營造出好的人文環境?

唐盛昌:

舉個例子,師生之間關係融洽並不意味著學生犯錯誤了老師不可以講他。重要的是,老師能不能做到出於愛護、充滿耐心地提供幫助,告訴學生哪裡做錯了,應該怎麼樣做?像現在有的小學裡已經產生了類似成人化的競爭,實際上對小孩塑造健全的人格沒有益處。在人的成長中,獨立思考、對他人處境的關注、對社會的責任感等超越學科成績的素養成為了我們教育裡必須更關注的大問題。

所以星河灣提出「境界、修養、學力、潛能」八個字。家長和學校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潛能,然後根據各人的學力形成不同的知識結構,因此在核心素養裡我更強調個性的發展。之前我說過,國內課程的特點是「抑長補短」,而國際課程是「揚長平短」,非學科素養讓孩子今後在能適應未來智能社會的同時又能享受到人生的快樂。

澎湃新聞: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您覺得哪一點人文因素是亟待改善的?

唐盛昌:

對於養成教育中國還沒有足夠重視,而日本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譬如,他們有一句話是「我不麻煩別人」。很簡單卻包含著深刻的道德倫理內涵。讓人慢慢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最後在社會上營造出「自己感到舒服,別人也感到舒服」的環境。學校應該教給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這是一個非常實在的事情。

澎湃新聞:

近年來,國際學校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開始出現了校長跟投資方不合、課程體系水土不服、學生流失、賺快錢等各種問題。您怎麼看當前良莠不齊、缺乏監管的亂象?

唐盛昌:

我們當前國際學校面臨三大挑戰,第一條就是對於辦學者的專業水平提出的要求。

好多學校標榜自己提供國際課程,想要把優質元素引進來,但辦學者或教育工作者對國際課程體系的精髓並不了解,也沒有很深入的思考,以為把國外的書拿過來,找個懂英語的講一講就能夠開課了。

因為專業性的不足,在雙語教學中有些學校在學科中教給學生的很多表述可能是錯的,真正交流起來外國人聽不懂。比如,數學課的術語,5除3和5除以3,一個是除數,一個是被除數,雙語老師不當心就會講錯。這是我很擔心的一個問題。因為很多家長對雙語學校的認知還比較淺,類似專業水平不高的學校短時間還能渾水摸魚,但等到真正比較成熟的學校逐漸顯露後,這些濫竽充數誤人子弟的就會被淘汰。

國際課程中的第二個問題在於牽涉到教育主權、意識形態還有價值觀,從這些角度講,比其他行業要複雜得多。

我國教育體制分義務教育階段(一年級到九年級)和高中階段(十到十二年級)。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國有《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必須以我國的課程作為主體課程,這是不容衝擊的。但現在也有的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提供某個國際課程。

高中階段可以引進一些國際課程,開闊視野,但「中國根」不能丟,具體到課程上就是思想品德、中文、歷史、地理這四門課程必須要學。

但我認為,國際課程與中國課程在整體上是難以融合的。在數學,理化生等實驗性學科,在技術層面上,可以有很多的整合;在一些人文類學科有些客觀性內容也存在整合的可能,但在價值觀層面上,整合就不一定可行,更不要說融合了。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整合,其中也牽扯到一系列政策問題,要引起學校高度的關注。

按我的講法,高中階段可以整體引進相當一部分的國際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則是更多把國際教育的元素整合到我國的課程體系中來,分寸必須要掌握好。對教育者來說,提高國家教育主權的意識是重大且必須正視的一大問題。

第三,現在我們講的更多的是學歷教育中看到的問題,但是現在有一批教育機構用非學歷教育的名義行學歷教育之實,這是當前國際教育亂象中最嚴重的問題。這些教育機構提供了這樣一條路:為了出國,學生放棄國內初、高中文憑,放棄學校正常上課,機構通過和國外某個學校或機構掛鈎合作,讓學生上國際課程,最後用國外學校的文憑出國留學。

澎湃新聞:

這樣的做法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嗎?

唐盛昌:

目前的政策還不清晰。應該說是不允許的,但因為打著非學歷教育的幌子容易被忽略。此外,監管部門整頓起來也有難度。一是準入標準很低,二是因為不是正規軍,像打遊擊一樣,很難監管到位。

其實,這些機構鑽了國內外雙方教育體系的空子。一邊因為國內的高中階段不屬於義務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界限比較模糊。另一邊利用國外課程設計上的疏漏。譬如英國A-level課程原本的體系中,學生必須先學習GCSE或IGCSE的科目再選擇其中三門課參加考試。但國內的學生完全為了應考,之前的課程都不上,只學三門課就去考大學了。兩邊空子一鑽,就能成功出國留學了。

澎湃新聞:

實質上這種做法是把送孩子出國作為了最終目的而不是教育本身。

唐盛昌:

是的,對孩子來說失去了學業紮實的基礎,也失去了發展個性的過程,對今後的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而且,與這些機構合作的一些學校本身也是為了迎合中國留學潮,自身教育質量並不高,甚至在當地招不到學生。現在有相當多的一批孩子就走了這條偏路。這一現象已經成為了非常大的一個禍害,在我看來是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但社會上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
    辦學理念: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地址:閔行區金都路2588號(近都會路)校監:唐盛昌高中部校長:蘇曄師資水平:學校主科中外籍教師比例約為1:1,外國籍教師大多數來自英美國家,均畢業於歐美名校。留學方向: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辦學優勢&學校特色:星河灣雙語學校是禾佳教育聯盟旗下的國際課程基地(禾佳聯盟的成員校為:
  •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 備考指南
    資訊: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將於2019年3月10日(周日)上午8時至12時舉行高中課程說明會。接下來,我們就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及備考指南介紹: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是在國家課程主體地位的原則下有機融合優秀國際教育元素,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潛能開發,培養個性鮮明、素養紮實、具有民族自豪感與國際視野的優秀學生。
  • 國際學校-上中系「後起之秀」星河灣雙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合作機構文章:察察探校第29期和大家一起探一探魔都新貴——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上次給大家介紹了上海家長心中的「神校」——上中國際。不過,「上中系」的後起之秀——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卻是一所實實在在的雙語學校,沒有國籍限制,又傳承了上中國際的教育精髓,自2012年創辦以來就備受關注,近三年的畢業生成績,更是一再把這所低調的雙語學校推向「魔都新貴」、「後起之秀」這樣的頭銜高峰。
  • 星河灣、包玉剛和七寶德懷特,上海「頂尖三劍客」,真的名副其實?
    在上海的國際學校中,星河灣雙語學校、包玉剛實驗學校、七寶德懷特雖然去年才擁有第一屆高中畢業生,但早在家長圈中備受歡迎。它們的今年成果,能否對得起家長學生及社會各界的期待呢?這3所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錄取情況到底如何呢?今天小擇就來給大家揭秘一下!
  •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2017年小學一年級招生簡章
    一、學校簡介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是一所致力於提供1—12年級,融合國際教育元素的高品質民辦雙語學校。學校是由通曉國際、國內教育的頂級教育專家——唐盛昌先生領銜的資深團隊承辦,並擁有一支具備20多年國際教育管理及國際課程實施經驗的優秀師資隊伍。學校自開辦以來,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美國大學理事會的廣泛認可。
  • 2019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招聘教師公告
    2019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招聘教師公告 http://shanghai.hteacher.net 2019-04-25 08:37 上海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贏在起點上海幼升小|被星河灣雙語學校錄取是怎樣一種體驗?
    導讀:幼升小擇校,除了關注各類政策和學校信息,「過來人」家長的經驗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早教中心】  星河灣雙語學校是禾佳教育聯盟旗下的國際課程基地,由於出自「上中系」,學校秉持著的是「出得去、回得來」的理念,複製華育模式 + 借鑑上中國際的經驗,專門招收國內戶籍目標美本的牛娃。
  •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唐盛昌:整合國際元素,創中國獨特的教育體系
    本期嘉賓: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校監 唐盛昌 唐盛昌,浙江鎮海人,1942年1月5日出生,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校監。1962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學院數學系。曾任上海市曹楊二中副校長、校長,上海中學校長。1993年創辦了上海第一所教育教學由中國人自主管理的上海中學國際部。曾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區重點)周邊小區詳情!
    本文是小編使用【估房go】,為大家整理出的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周邊二手房信息。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上海中學國際課程、海歸子女課程實驗基地),是在閔行區區委區府及市教委等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開辦的。
  • 星河灣雙語學校入學考試內容揭秘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是上海口碑非常不錯的學校,往年的畢業生錄取情況也非常不錯,2019年的畢生生92人中有超過60%的學生獲得美國綜合大學排名TOP30的offer,剛剛過去的2020年畢業生94人獲取美國TOP30大學錄取通知書150份,成績可謂年年創新高。
  • 星河灣雙語學校往年錄取經驗分享……
    導讀幼升小進入名校僅僅是起點而非終點,甚至也有偶然性,我們更加關注孩子進入名校後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以過來人的身份來分享各位家長的經驗,讓以後更多的孩子少走彎路,準備更加有效。為此,「上海幼升小指導」編輯部特別推出了「專訪」欄目。
  • 上海這些雙語學校,歐美名校認可度最高!
    從課程上看,雙語學校同時教授國際課程和體制內的課程,有使用英語來上的這部分課程會被稱為「雙語融合課程」,兼具國內外的教材和教學特色於一體。雙語學校之間也會有差別,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國外教學理念、國際化課程、英文教學比例較高的雙語學校。這類學校以IB課程體系、或美式/英式課程體系為主,招收中外籍學生,外教比例大約在70%以上。
  • 2015年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小升初面試內容分享
    上海奧數網  隨著上海眾多民辦初中開展了2015年的小升初面談工作,今年的小升初似乎也將落下帷幕。上海奧數網根據家長們的反饋,整理了相關學校小升初面談的試題及經驗,供備戰新一輪2016小升初的家長們參考。
  • 國際學校是個圈,帶你走進校長們的「朋友圈」(下)
    ,現任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和杭州灣雙語學校校監。唐盛昌校長也退居幕後,成為掌管發展方向與戰略高度的星河灣「校監」。為什麼星河灣的孩子中文和英文都非常棒?唐校長對雙語教育有獨到的理解:「真正的雙語教學完全由中國人來做是做不好的,因為中國人他不可能了解它的重點,真正雙語教學單用外國人來做也做不好,他不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所以我們中國孩子到美國去以後,中文水平會下降。
  • 2020上海國際學校「四校八大」出爐!星河灣、包玉剛「上位」成功
    每年國際學校中的「四校八大」都是家長們熱議的焦點。「四大名校、八大金剛」,這12個位置,對應著12所教學實力、人氣最頂尖的國際學校。今年,憑藉耀眼的升學成績,包玉剛王者歸來,重回「四校」之位。>學費:10.5萬/學期今年包玉剛的表現可謂是大放異彩,在《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中,包玉剛再次奪得榜首,全國第一!
  • 2020上海國際學校「四校八大」出爐!星河灣、包玉剛「上位」成功
    每年國際學校中的「四校八大」都是家長們熱議的焦點。「四大名校、八大金剛」,這12個位置,對應著12所教學實力、人氣最頂尖的國際學校。,在《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中,包玉剛再次奪得榜首,全國第一!
  • 上海康德雙語學校官網
    上海康德雙語學校官網  課程方面,學校會教授中國國家課程,且一半的課程由英文授課。同時,惠立課程也融合了包括英文在內的其他豐富多彩且發展完善的科目。  另外,上海惠立學校計劃在三年後開設高中課程。  30上海平和雙語學校  所在區域:浦東新區  創建時間:19年  學制設置:12年一貫  招生範圍:全市招生  有無住宿:有
  •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 高中招生諮詢
    每學期招生的年級以學校公布為準。(三) 學制(按國內學校學制): 一學年分兩個學期; 第一學期從9月1 日起至次年的1月;第二學期從次年2月至 6月底。其中7月8月為暑假;春節前後有3個星期的寒假。每學年春秋假各1天;聖誕節放假3天;元旦放假1天;勞動節和國慶節按上海市人民政府規定放假。
  • 原題實戰,告訴你如何順利進入星河灣等AP雙語學校
    今天,為我們帶來分享的是上海新東方前途出國的一名國際雙語學校申請規劃導師張孝孝老師,同時她也是一名低齡英文提升課導師,主要負責上海國際學校的申請培訓。以下內容主要針對AP代表學校考前點睛。希望大家通過老師的講解,能夠對上海幾所熱門AP學校的考試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於上海一些熱門AP學校,相信家長已經有了一些了解了,其中像是AP的領頭羊星河灣,它是上中的校友,融合了上中體系,還有上中國際的課程,所開設的一所非常著名的12年制的雙語學校。
  • 星河灣、WLSA上海學校、協和……魔都AP&美高學校大起底!
    年,原上海中學「傳奇校長」唐盛昌率領上中國際部原班人馬打造了星河灣,延續了上中國際的傳奇。另外,星河灣有至少1/4的生源來源於禾佳教育聯盟,而禾佳聯盟額成員學校包括了上海TOP5初中裡的華育中學、上寶中學、張江集團學校等,可見星河灣生源有多厲害!或許是學生中有很多體制內「牛娃」的緣故,星校的校風偏「雞血」,所以相應的也對學生要求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