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

2020-12-17 雨軒智慧文學

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

原創|雨軒智慧文學

作者馬爾克斯曾稱《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是他最中意的作品,這點小編也覺得很贊同,儘管是《百年孤獨》給他帶來了很多的榮譽和知名度,也更為人熟知,但《百年孤獨》聲名顯赫的根本主要是因為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文學史上開創性的不可磨滅的地位。僅以內容來說,在馬爾克斯晚些年寫就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更傾注了作者更多的人生感悟,並且結合自身筆法愈發成熟,果然文筆功力則更為深厚。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的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

對這部小說,我事先可以說完全沒有防備而是平淡,甚至看到封面書名時如同暢銷小說般名叫《霍亂時期的愛情》的時期,我也沒有放在心上,但當我翻閱完整本小說之後,我吃驚了甚至是愉悅的,對於這種個人感覺分為兩件事:一是馬爾克斯居然真的跑去寫這種愛情,二是馬爾克斯在書中的寫作手法真的擯棄了魔幻主義手法。可以說在這篇普通的文字所組成的小說裡,馬爾克斯是如此義無反顧地拋卻了他揚名於世的精彩無比的敘事手法,寫了一個關於愛情的大故事。

馬爾克斯甚至自己也為這種衝破感到愉悅,竟然會感慨真的寫了一個愛情故事,而且,寫得很好。看到這裡時原來著作的背後都不是簡單二字能形容,我被感動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並不是一個人稱就死板固定的完結小說。它在前前後後換了很多次人稱,故事開頭的兩個人稱使用者都先後死了,但這完全不影響他們都是「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書中為了不再使容顏衰老而在60歲自殺的阿爾比莫與情婦很多不為人知的多年愛情並沒有佔太多篇幅,但這種互相隱忍克制卻又熱烈的真摯愛情其實也是作者想表達的一種愛情類型。

在書中還有另一種特別形式的小說在呈現,那便是烏爾比諾醫生的愛情。費爾明娜說她與烏爾比諾醫生之間不是愛情的感情。其實在我眼中覺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長達五十年的陪伴未免不比等待來的辛苦。更直白的可以說,在這對夫妻之間,他們所認為的,為世俗事務所妥協的,之間互相理智的,其實與電光火石的激情無關的,即是與愛情無關的兩人之間的合作關係,其實正是愛情之光在他們之間的體現。

書中的愛情人物便是由這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便從這裡開始了間或插敘、倒敘、順敘的各種手法在長篇講述中表達。整本書的愛情很特別;我從書中感受到了馬爾克斯想表達並且真實的呈現出來的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有忠貞不渝的、互相隱秘的、簡單粗暴的、膽小羞怯的、柏拉圖式的、行為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等等。

馬爾克斯還曾低調的透露出自己愉快的小秘密,馬爾克斯這種感覺因該就像給你分享糖果的小朋友。馬爾克斯還在暗地裡鼓足了野心,要窮盡這個題材的一切可能:互相暗戀、甜蜜初戀、悲傷失戀、折磨的單戀、等待、殉情、喪偶、偷情、婚外戀、夫妻親情、露水姻緣、黃昏慕情、老少畸愛等等;結合上面的各種心情和行動在這個龐大但絕不臃腫的整本概括內容所編織,同時再加上能夠包容讀者自身的想像和體驗的開放式結局,使得它成為一本奇異而富足的書。

在體會到這裡,這本書很有魔力直接讓我不得不推翻原先的愛情觀。我可以直言不諱的說在愛情上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只有忠貞不渝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最起碼也最偉大不可磨滅的愛情。然而,當我們試著去深入剖析在書中弗洛倫蒂諾所經歷的種種「愛情」時,不禁為著馬爾克斯將眾多愛情板塊全部集於一身的獨特卻有趣的創意。

我想,如馬爾克斯將這雜亂無章的愛情故事演繹到現實生活中不同性情的人身上所展示,我們或許心裡容納比較容易接受。但這卻是我們在日常的小文字、小故事所組成為最習以為常的情節,天真的以為看到開頭便可以預見最後結尾。但這就是驚喜的地方;而當它們有駁常理般在魚龍混雜地驚現於一身時,讓人一度迷失,甚至覺得自身所堅持的價值觀也在改變。

其實這種表現喜愛這也就是偉人所著的奇特之處,在一部看似違反常規實則偉大的作品中,不同的人能從中體悟出不同的東西。當然,我在體會到內在時也覺得有獨特不可言喻之處。曾經有評論家直言不諱精闢地評價,《百年孤獨》堪稱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教科書。這就是愛情的特別!

這世界不可缺少的愛情幾乎和生老病死一樣,是最日常、最悠久,卻永遠不會隨著時間而失去而流失;和每個人密不可分的主題宗旨。也正是和我們之間太過息息相關了,甚至覺得我們在生活中似乎必須來點什麼驚天動地的,或者在生活中哪怕被欺騙和誤導。於是我們分不清正確道路了,感動究竟來自對生活的體悟,還是來自文藝作品直接硬塞給我們的「悲情想像」的心理描寫體現。

對現實世界的背離與扭曲,除了馬爾克斯缺乏正視的能力和勇氣,也同讀者的縱容與合謀有關。這些集體構築的「悲情想像」也是剛剛有提過的,同時讓我們忘卻現實,或者直接反轉過來,按照拙劣的變形,去改造真實生活。其結果就是,習慣裝腔作勢而不自知,習慣為感動而感動,習慣按固有程式進行閱讀乃至生活。在閱讀時也希望真正能分辨利和害。

其實文學的真正牢固堅韌的力量,便是把我們從這種漠然、偏誤和漫不經心中驚醒。作者馬爾克斯真正高明在於,他用於打破閱讀與書寫惰性的,不是故作驚人語和花哨的出位,而是戳穿幻相,讓直指人心的真實本身浮現。相形之下,同樣被貼了「愛情大全」標籤的《戀人絮語》,我更願意稱其為時髦的學術著作,或者一種觀念性的書寫而絕非普通文學。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的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歡迎一起探討!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這並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
  • 分享: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ertert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 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該小說不僅表達了「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
  • 《霍亂時期的愛情》翻譯:馬爾克斯原文充滿音樂感
    《霍亂時期的愛情》封面騰訊文化4月18日訊(唐山)哥倫比亞著名作家、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當地時間17日下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騰訊文化專訪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翻譯楊玲,如下是經過整理的口述:馬爾克斯原文充滿音樂感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先後翻譯成漢語,但兩本書文字風格迥異,前者短句多,比較流暢,後者長句多,中國讀者相對吃力。馬爾克斯的寫作風格究竟怎樣?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一生愛一人,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霍亂時期的愛情》劇照在父親安排之下費爾明娜認識了烏爾比諾醫生,一開始她覺得父親是攀附權貴,所以很牴觸烏爾比諾,結果隨著兩個人的深入了解,她發現了他身上的很多有點,便決定嫁給了烏爾比諾醫生相信看過《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人大多都會有一個疑問:阿里薩一邊等待著自己的初戀情人,一邊和眾多女人有著一段又一段不同的愛情,他是濫情還是痴情?阿里薩天生沉默寡言,不在乎事業,也不計較得失,愛情是他唯一感興趣的。
  • 《霍亂時期的愛情》啟示:愛情是一場修行
    《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大作《霍亂時期的愛情》被稱為「愛情教科書」。小說以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哥倫比亞的戰亂和霍亂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一對男女跨越半個世紀,經歷各自的生活沉淪,最終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
  • 正版《霍亂時期的愛情》將出
    加西亞·馬爾克斯深圳特區報訊 據北京新經典公司(以下簡稱新經典)透露,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名作——《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中文版將於8月底正式出版,譯者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年輕教師楊玲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5: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於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用一塊沒有淚水的海綿將有關他的記憶徹底抹掉,讓他在她記憶中所佔據的那塊空間裡長出一片罌粟花。6:他還太年輕,尚不知道回憶總是會抹去壞的,誇大好的,也正是由於這種玄妙,我們才得以承擔過去的重負。
  • 《霍亂時期的愛情》:任何年齡的愛情,都合情合理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說道:"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擁有純潔無瑕的友情是不可思議的",一語道出異性之間感情的曖昧之處。《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出版的第一部小說,小說中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愛情在現實之中的樣子,在作者的筆下,愛情的隱秘、忠貞、純潔、粗暴,甚至是轉瞬即逝以及轟轟烈烈等特點。這樣的愛情如同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吸引著無數墜入情網的男男女女如同蜜蜂般痴迷、靠近。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段長期受阻的愛情,一場痛苦的愛情歷程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最著名的作品,為我們描繪了愛情中的執著、忠誠與命運。《霍亂時期的愛情》講述了一段長期被阻擋的愛情,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我們都可以這本書小說裡看見,還看見了一段長達50年的愛情長跑。
  • 馬爾克斯授權版《霍亂時期的愛情》月底首出
    知名度僅次於《百年孤獨》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通過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他把一對戀人用一生時間的愛戀,描繪成了波瀾壯闊的愛情史詩,而這個愛情史詩不過是由哥倫比亞的一對普通人來完成的。
  • 老房子著火般的愛情童話——《霍亂時期的愛情》書評
    在新版《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開頭是這樣的,「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這是歷代文人、包括加西亞·馬爾克斯給情場失意的定義:失敗的愛情的滋味是苦的。某年某月某日,我在一家逼仄的小書店花了五塊錢淘到了一本書。準確地說,是一個無恥的文學青年花了一個無恥的價錢買到了一本無恥的盜版書。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就是,把宇宙縮至一個人
    正是這個人教會了我,愛是相互的;他告訴我,愛情不純粹是感情,還要考慮一些現實問題;他也說過,以後有了他,我有什麼事情都可以找他幫忙;後來我才知道,最後一點他是做不到的,因為人生是自己的,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做決定。
  • 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經典愛情語錄,珍藏一生
    尤其是他對於愛情、情愛、性愛之間的觀點和態度,讓後世之人不斷地有新的體味和思考。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經典愛情語錄,珍藏一生1、婚姻的問題在於,它終結於每晚做愛之後,卻在第二天早餐之前又必須重新建立起來。
  •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講述的「愛情」到底是什麼?
    作者:梅荷一、愛情是一場身體上的霍亂,也是一場心靈裡的動蕩當我拿到《霍亂時期的愛情》時,被裡面的第一句話吸引,「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這種倒敘式的敘事方法,吸引讀者一步一步進入作者事先設置好的故事套路。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的婚姻讓我觸動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掙扎,費爾米娜·達薩慢慢接受了她青春時期的戀人,然而美人遲暮,她已經七十二歲了。兩個老人一起航海旅行,在船上享受遲來的愛情。為了躲避世俗,他們在船上豎起「霍亂」的幌子,暢通無阻地航行。他們決定,「一生一世」地在海上來往漂泊,不再返回到塵世中去。從此,迎接他們的,沒有終點,只剩死亡。
  • 《霍亂時期的愛情》原著精彩片段
    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幕就是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在劇中反覆出現,給了很多特寫,包括秋水與小紅的「帽沿殺」,在這一幕裡,秋水面對小紅的主動,慌亂逃走時將隨身帶著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塞到了小紅的手裡。導演的有意為之,由此引發了我內心的文學細胞大爆發,一直惦記著這本書,直到最近才入手。開始閱讀後就像有強大磁鐵一樣,我被深深吸引,難以自拔。
  • 《一本好書》王洛勇演繹《霍亂時期的愛情》動情落淚
    有人說愛情是幻影,是水中月亮,只能遠遠的看,而今晚王洛勇就將化身為經典愛情百科《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男主角阿里薩,串演這樣一個愛而不得的「情種」。在歲月中間,痴心追愛,匍匐掙扎50年,剝下電視劇裡男主角虛假的「傑克蘇」光環,為觀眾展現愛情真實的模樣。
  • 《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的一生有622個情人,但我只愛過你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說:我的一生有622個情人,但我只愛過你——《霍亂時期的愛情》國內有王小波的「性文學」,國外有馬爾克斯的「獨特愛情觀」。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一直都是不能停止的,它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很多文學大師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就再沒能寫出過偉大的作品,但加西亞·馬爾克斯打破了這個定律。在《百年孤獨》之後,他又寫出了曠世名著《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話,說出愛情核心:你可以愛一個人多久?
    說起《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相信大家大部分人都應該讀過,它的作者是偉大作者馬爾克斯,他寫的《百年孤獨》,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又創作出《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致敬馬爾克斯——快速看完《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代表作《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 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