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
原創|雨軒智慧文學
作者馬爾克斯曾稱《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是他最中意的作品,這點小編也覺得很贊同,儘管是《百年孤獨》給他帶來了很多的榮譽和知名度,也更為人熟知,但《百年孤獨》聲名顯赫的根本主要是因為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文學史上開創性的不可磨滅的地位。僅以內容來說,在馬爾克斯晚些年寫就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更傾注了作者更多的人生感悟,並且結合自身筆法愈發成熟,果然文筆功力則更為深厚。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的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
對這部小說,我事先可以說完全沒有防備而是平淡,甚至看到封面書名時如同暢銷小說般名叫《霍亂時期的愛情》的時期,我也沒有放在心上,但當我翻閱完整本小說之後,我吃驚了甚至是愉悅的,對於這種個人感覺分為兩件事:一是馬爾克斯居然真的跑去寫這種愛情,二是馬爾克斯在書中的寫作手法真的擯棄了魔幻主義手法。可以說在這篇普通的文字所組成的小說裡,馬爾克斯是如此義無反顧地拋卻了他揚名於世的精彩無比的敘事手法,寫了一個關於愛情的大故事。
馬爾克斯甚至自己也為這種衝破感到愉悅,竟然會感慨真的寫了一個愛情故事,而且,寫得很好。看到這裡時原來著作的背後都不是簡單二字能形容,我被感動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並不是一個人稱就死板固定的完結小說。它在前前後後換了很多次人稱,故事開頭的兩個人稱使用者都先後死了,但這完全不影響他們都是「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書中為了不再使容顏衰老而在60歲自殺的阿爾比莫與情婦很多不為人知的多年愛情並沒有佔太多篇幅,但這種互相隱忍克制卻又熱烈的真摯愛情其實也是作者想表達的一種愛情類型。
在書中還有另一種特別形式的小說在呈現,那便是烏爾比諾醫生的愛情。費爾明娜說她與烏爾比諾醫生之間不是愛情的感情。其實在我眼中覺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長達五十年的陪伴未免不比等待來的辛苦。更直白的可以說,在這對夫妻之間,他們所認為的,為世俗事務所妥協的,之間互相理智的,其實與電光火石的激情無關的,即是與愛情無關的兩人之間的合作關係,其實正是愛情之光在他們之間的體現。
書中的愛情人物便是由這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便從這裡開始了間或插敘、倒敘、順敘的各種手法在長篇講述中表達。整本書的愛情很特別;我從書中感受到了馬爾克斯想表達並且真實的呈現出來的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有忠貞不渝的、互相隱秘的、簡單粗暴的、膽小羞怯的、柏拉圖式的、行為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等等。
馬爾克斯還曾低調的透露出自己愉快的小秘密,馬爾克斯這種感覺因該就像給你分享糖果的小朋友。馬爾克斯還在暗地裡鼓足了野心,要窮盡這個題材的一切可能:互相暗戀、甜蜜初戀、悲傷失戀、折磨的單戀、等待、殉情、喪偶、偷情、婚外戀、夫妻親情、露水姻緣、黃昏慕情、老少畸愛等等;結合上面的各種心情和行動在這個龐大但絕不臃腫的整本概括內容所編織,同時再加上能夠包容讀者自身的想像和體驗的開放式結局,使得它成為一本奇異而富足的書。
在體會到這裡,這本書很有魔力直接讓我不得不推翻原先的愛情觀。我可以直言不諱的說在愛情上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只有忠貞不渝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最起碼也最偉大不可磨滅的愛情。然而,當我們試著去深入剖析在書中弗洛倫蒂諾所經歷的種種「愛情」時,不禁為著馬爾克斯將眾多愛情板塊全部集於一身的獨特卻有趣的創意。
我想,如馬爾克斯將這雜亂無章的愛情故事演繹到現實生活中不同性情的人身上所展示,我們或許心裡容納比較容易接受。但這卻是我們在日常的小文字、小故事所組成為最習以為常的情節,天真的以為看到開頭便可以預見最後結尾。但這就是驚喜的地方;而當它們有駁常理般在魚龍混雜地驚現於一身時,讓人一度迷失,甚至覺得自身所堅持的價值觀也在改變。
其實這種表現喜愛這也就是偉人所著的奇特之處,在一部看似違反常規實則偉大的作品中,不同的人能從中體悟出不同的東西。當然,我在體會到內在時也覺得有獨特不可言喻之處。曾經有評論家直言不諱精闢地評價,《百年孤獨》堪稱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教科書。這就是愛情的特別!
這世界不可缺少的愛情幾乎和生老病死一樣,是最日常、最悠久,卻永遠不會隨著時間而失去而流失;和每個人密不可分的主題宗旨。也正是和我們之間太過息息相關了,甚至覺得我們在生活中似乎必須來點什麼驚天動地的,或者在生活中哪怕被欺騙和誤導。於是我們分不清正確道路了,感動究竟來自對生活的體悟,還是來自文藝作品直接硬塞給我們的「悲情想像」的心理描寫體現。
對現實世界的背離與扭曲,除了馬爾克斯缺乏正視的能力和勇氣,也同讀者的縱容與合謀有關。這些集體構築的「悲情想像」也是剛剛有提過的,同時讓我們忘卻現實,或者直接反轉過來,按照拙劣的變形,去改造真實生活。其結果就是,習慣裝腔作勢而不自知,習慣為感動而感動,習慣按固有程式進行閱讀乃至生活。在閱讀時也希望真正能分辨利和害。
其實文學的真正牢固堅韌的力量,便是把我們從這種漠然、偏誤和漫不經心中驚醒。作者馬爾克斯真正高明在於,他用於打破閱讀與書寫惰性的,不是故作驚人語和花哨的出位,而是戳穿幻相,讓直指人心的真實本身浮現。相形之下,同樣被貼了「愛情大全」標籤的《戀人絮語》,我更願意稱其為時髦的學術著作,或者一種觀念性的書寫而絕非普通文學。重溫《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經過時間的沉澱才發現愛情的特別!歡迎一起探討!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