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決定行為
截止2020年11月26日,國際黃金於1815美元1盎司趨於平穩,未能延續前兩日的下跌趨勢,這兩日黃金包括我在內的黃金持有者叫苦連天,在支付寶平臺黃金評論區可謂是比慘大會,那麼到底應該忍痛割肉還是加倉拉低均價?
我個人沒有割肉,而是選擇持續加倉,主要原因有幾點。
1、國內金價低於成本金價:可以看到現在的黃金金價為378,而成本金價為388,價格低於成本就是我加倉的驅動力。當然成本金價在實時下降的,24日的成本金價還是391,雖然成本在持續下降但是低於成本價就是一次值得的風險投資。
圖片是最近一個月的金價走勢,幾個月前我是440元最高點的成功出逃者,而我建倉時國內金價是405,而且一次就是5層倉位,當時的成本金價在406,這個價格對於440元成功出逃的我來說這個價格幾乎是白菜價了,本以為抄底成功,而事實證明我錯了。
第二天成本金價就降到了398,然後連續兩天的下跌,國內金價一直到396左右止跌,接下來就開始震蕩最高點也不過是405左右。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會有疑問。既然成本金價在時刻變動,那最近這次的下跌幾乎和一個多月前一模一樣,為什麼這次還是選擇加倉而不是賣出止損?這就涉及到了我選擇加倉的第二點原因。
2、平臺規則決定行為模式:支付寶的買賣規則是少於七天收取1.5%的手續費,七天到30天收取0.1%的手續費,大於30天不收手續費。如果通過支付寶買黃金做短線,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是否在你買入後七天是否穩定上漲,否則你就是純虧手續費的韭菜,運氣不好還要接受在七天內接受繼續下跌的負收益,直到熬過七天甚至一個月。
對於近段時間暴跌第一天就割肉走人的人來說,第二天的確繼續下跌了,而且也是1.28%,幾乎和支付寶的七天內手續費持平,怎麼看好像都沒問題,但是有一點問題是,就是在今天26日趨於平穩的時候,他不敢建倉了。哪怕他覺得穩定了想建倉,但是一來一去持有時間沒有了,等到回彈的時候,如果七天內某一天漲幅到兩三個點,連七天都沒過他甚至都不能賣,因為沒有利潤可圖。
當然,很多割肉的人說自己是向著更低看齊的,很多人發布的評論是向300看齊,甚至說向260看齊,到時候我再買,但是一旦出了場,什麼時候進場都會感覺到不合適,總覺得還能更低。
3、黃金不只是理財產品。黃金從古時候就是貨幣,而如今雖然不作為貨幣流通,但也是世界各國所認定的硬通貨。而且以目前的形式來看,黃金回到300元每克的概率太小了,無論疫情走向怎麼樣,黃金都很難回到300元以下。因為懶人理財的模式已經過去,支付寶的餘額寶收益幾乎對摺,國家也在倡導全民理財,而且疫情之後的未來肯定是通脹較為嚴重的,種種驅動力表明黃金的將和基金一樣,作為全民配置的重要一環。價格自然而然也已經換了個平臺。
換個角度看問題
如果你實在是覺得你買的太高了,虧了。如果是在支付寶平臺上買的,有閒錢的話就在一個平穩的震蕩期補點倉,比如這次連跌兩天,目前已經趨於平穩,就可以試著補點倉。比如你在一個月前400元買了100克,那你就在最近的380補10克,然後等什麼時候回彈漲了2%左右賣掉又賣掉10克。只要是在震蕩期,接下來你可以在每一個小低谷買10克,小高點又賣掉。
以什麼角度看問題很重要,你不要覺得我是400買的一定要回到400再賣!因為你400時候買入,是覺得未來會漲,但是事實你已經錯了!所以在380加的倉,其實只是為了換手!自己和自己換手!也因為你一個月之前錯了,現在你才能在震蕩期零手續費拉低均價,用時間換空間。如果接下來繼續下行,無非就是無法操作但同樣能夠拉低均價,等待再重複一次操作,最終你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將這100克黃金作為資產配置持有。
截止27日晚間(周五),空頭持續發力金價突破1800美元每盎司,最終國內金價也收跌於372元每克,似乎金價到底的言論不攻自破。但是其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根據以往常規來看,十二月和一月,也就是新年伊始的時候,黃金通常會出現上漲。也間接折射出,空頭在未來兩個月大概率將向多頭轉換。
最後,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你覺得可行,你就可以和我一樣操作,你如果對未來金價強勢看空,覺得黃金將在短期回到350,或者300,那你可以選擇用割肉的手法——空倉,然後重新擇時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