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小米有個詞肯定擺脫不了,那就是「飢餓營銷」,每次發布會都說備貨充足,每次開售都是2小時售罄。很多消費者對此深感不滿,為什麼不多備點貨呢,為什麼產能一直不足呢?小米更成立之初這可能真是雷軍的「銷售策略」,也就是所謂的網際網路營銷,先鎖定客戶在進行生產,這樣來儘量的降低成本,要不然1999元高性能智能機,在那個時代真還做不出來。
「飢餓營銷」的好處很明顯,降低成本,做高性價比,用高配置低價格吸引更多的用戶。但是小米發展速度太快了,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做到國內前三,目前十年之際小米依然成長為了一個國際大公司。
每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已經超過億臺,現在新機發布後還真不是飢餓營銷,真還是是產能不足。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一個細節,在小米9發布後,因為產能不足,很多網友留言雷軍,能不能在首月給出百萬供貨。雷軍被逼無奈親自呼籲小米高管親自去扭螺絲,並且承諾一定要在首月完成備貨百萬的目標。
那麼為什麼小米會出現產品不足的情況呢?我總結兩點:第一,手機確實銷量大;第二,沒有自己的加工廠。
制約產能兩大因素,第一點小米肯定希望銷量越高越好,第二點那就是雷軍要自己建手機加工廠了。
作為國內5G網際網路企業的代表,小米建設的加工廠肯定不同於「傳統加工成」。小米將建設一座未來工廠,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廠將大規模使用自動化生產線,5G網絡、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預計每分鐘自動生產60臺智慧型手機,第一期的設計產能是100萬臺手機,比傳統工廠提升60%以上。
這個工廠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並且投入使用,那麼今後小米新機出現的缺貨情況將會徹底解決。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新機試產階段,一些代工廠會出現很多加工技術難題,量產機型不能不妥協。
除了小米,華為榮耀都遇到過此類情況,產品在供應鏈端已經走到瓶頸,很多代工廠技術發展緩慢,新品生產跟不上節奏。
那麼小米的解決方法就是,將最困難的部分選擇自己做,例如今天這款剛剛上市的小米10 至尊透明版。
每次小米旗艦機型都會推出一個「透明」特別版,大家知道越是刁鑽的機型,加工工藝越複雜。那麼這次小米就選擇,將小米10 至尊透明版留個自己的工廠加工,這樣在前期也能提供穩定的貨源。
有了自己的工廠,產能就不會被卡脖子,自己也能突破更多的生產工藝,製造出更完美的旗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