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源報導,廈門為2023年亞洲杯計劃建設的可容納6萬人的廈門新體育中心將在2023年竣工。這座以「鳳凰·厝 白鷺·梅」為主題理念設計的新體育館將突出了閩南古厝和廈門市花三角梅的設計元素。
對於廈門新體育中心設計上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可轉換」座椅,這可以幫助廈門新體育中心在田徑場和專業足球場等模式之間進行自由切換,以用於滿足足球、田徑、板球、英式足球等不同賽事的要求,且僅需48小時即可完成轉換。
那麼為何廈門新體育中心會採用可專業座椅的這種設計風格?這背後,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廈門新體育中心能夠廈門運動發展帶來什麼不同?
第一:多功能設計理念有利於廈門體育中心提高球館使用率,緩解和解決建設與維護費用,最大化提高場館利用率
可轉換式球場並不少見,在西漢姆的倫敦主場也是採用了這種方式。雖然與專業球場模式有些類似,甚至觀眾席離球場也還是挺遠的,但是對比固定座椅型的綜合體育場時要好很多很多了,在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場的利用率的同時提高了觀賽效果一舉兩得。
首先建設一座專業的足球體育館在球場運營方面來說花費非常大,而且球館可利用度低,不能舉辦其他賽事實現盈利。一旦需要其他大型賽事承辦要求,那麼必然還要再去建設對應的球館,在經濟上不允許。
其次沒有必要去建設一座專業的足球體育館,因為廈門沒有中超這樣的足球俱樂部,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建設一座專業的足球館。
最後多功能體育館可幫助償還球館的建設費用,也能夠獲得球館的運營資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廈門市未來的體育新中心。
第二:弘揚廈門當地文化
新建成的廈門新體育中心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而且運用「鳳凰·厝 白鷺·梅」為主題理念設計就是在向外界展示廈門獨特的文化,和閩南人文習俗。藉助體育館能夠聚攏更多球迷的基礎弘揚廈門獨特的當地文化,展示廈門的魅力,提高廈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第三:培養當地人民的運動意識
當一座具有當地特色文化和高規格的體育館建成的時候必然會成為當地人的驕傲和自豪,也會是當地人願意去的地方。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一些國際賽事或者國內高規則的賽事提高當地人民對於運動魅力的認識,培養當地人民的運動意識,提高群眾的身體健康狀況。
第四:為國內其他地區建設大型綜合體育館提供參考方案
因為廈門的這種可轉換座椅其實在一定程度還是有一些問題。比如用於調整轉換座椅的設備其實是非常難以維護的。所以廈門如果能夠在可轉換座椅方案中取得重大的突破提高轉換座椅過程中的效率和機器設備的易維護保養建議。那麼這種優秀的設計方案肯定會得到很多想要體育體育館的地區的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