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大佬們各有各的看家本領,但對於把錢投向什麼領域和投給誰這個問題?每一家風投都有自己的偏好。也許,在老牌風投IDG資本1992年拓荒中國風險投資市場開始後的十年時間裡,大佬們在中國關於投資方向和投給誰的抉擇都很清晰。
但隨著網際網路投機泡沫的泯滅、生物醫藥等新產業的興起、創業思潮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等因素左右,創投界關於賭賽道還是賭選手的這個選擇題答案,似乎模糊了。
無論是後期之秀的風投還是老牌勁旅,近兩年紛紛擁入新三板,呈現一片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那麼,這些風投是採取廣種薄收的土豪策略還是選擇深耕細作的精益策略呢?我們以清科集團評選出的2015年中國VC前十在新三板的投資標的為例(僅指出現在掛牌企業前十大股東名單中的VC,包括VC管理的資管產品),試圖做出回答。
網際網路與移動、先進位造受追捧
據不完全統計,這10家VC共出現在142家新三板企業前十股東名單裡。按照新三板投資型行業3級分類標準,10大VC的投資領域涵蓋38個行業,其中前三個領域是網際網路軟體與服務、機械製造(沒有想到吧)及軟體,如表1。
從排名前十的行業看,網際網路概念、信息軟體服務、TMT、新材料等領域更加受10大VC青睞。而根據證監會門類行業的劃分,製造業最深偏愛,不過也都集中在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兩個產業中,比如能源材料、生物醫療等。
從10大VC各自投資的數量看,深創投出手最為闊綽,有71個所投項目躋身到了前十股東花名冊中,其中創新層12個,基礎層59個。排名第二的是達晨創投,共有32個項目,第三的是東方富海的12個。
創投江湖,各家最愛
深創投的投資理念是以投資成長型企業為主,合理搭配投資組合,力爭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截止2015年,17年間,深創投接洽項目數萬個,已投資項目664個,領域涉及IT、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藥、能源環保、化工、消費品、連鎖、高端服務等,累計投資金額約228億元人民幣。
雖然深創投的投資領域廣泛,但在某些方面也有聚焦,如先進位造、網際網路軟體與服務等,我們從表可窺見一斑。
達晨創投成立於2000年4月,投資領域聚焦於TMT、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節能環保領域以及軍工、智能製造、機器人等特色細分行業。 目前,達晨創投共管理16期基金,管理基金總規模超過170億元;投資企業343家,成功退出83家,其中53家企業上市,30家企業通過企業併購或回購退出。同時,已有56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有26家企業完成IPO預披露等待證監會審核。
東方富海的投資階段側重於A輪和B輪,投資領域集中於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健康醫療、新材料及影視文化。自2006年成立以來,東方富海累計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目前已投資項目超過200個,49個項目通過上市、併購等方式退出。
雖然經緯中國同時投了美團和大眾點評,兩家公司因業務發展逐漸走向撕逼大戰,但卻最終選擇抱團取暖,經緯中國沒輸。成立僅8年的經緯中國,來勢洶洶,從其官網獲悉,經緯中國的投資項目110個,其中不乏獵豹移動、暴風影音等現象級項目。
經緯中國主要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服務、健康醫療、新文化等不同領域積極尋找投資機會,以下投資新三板的項目可以佐證。
毅達資本也算是老牌的風投企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目前累計組建了66支不同定位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資本規模600多億元,累計投資支持了650多家創業企業,助推80餘家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毅達資本堅持行業研究和產業鏈投資,策略之一是深耕細作。
根據其以往投資的案例分析,毅達資本的投資領域主要有三個,分別為先進位造、消費及現代服務、網際網路與移動。
君聯資本原名聯想投資,聯想控股旗下獨立的專業風險投資公司。目前,君聯資本在管美元及人民幣基金總規模超過300億元人民幣,重點關注中國的創新與成長機會。截止到2016年,君聯資本注資企業超過300家,其中40餘家企業已成功在國內或海外上市/掛牌,近40家企業通過併購退出。
君聯資本有六大主題投資領域,分別為TMT、創新消費、現代服務、智能製造、醫療健康及文化體育,且重點投資於初創期和擴展期企業,兼顧種子期的項目。
雖然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於2005才成立,但取得的投資戰績,與深創投等老牌風投相比,一點也不輸。十一年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在中國投資了約 300 家具有鮮明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具備高成長性和高回報潛力的成長型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唯品會、新浪網、京東商城、滴滴出行等眾多國內知名企業。
而現在,它的觸角也伸向了新三板,以下4家僅是一個代表。
成立於2005年的北極光創投長期專注於投資早期、科技創新型優先企業,具體而言有三個方向,分別是TMT、先進技術及醫療健康。目前,已在中國投資了180多家技術鮮明或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像百合、美團、酷我音樂等知名企業,都有北極光創投的身影。
北極光創投的投資理念也延續到了新三板的標的上,如下表所示。
藍馳創投是一家全球性的早期風險投資基金,藍馳中國始於2005年,投資金額為10萬—1000萬美元,所投項目覆蓋網際網路金融、醫療健康、企業服務、大數據、AR、VR、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硬體等領域,是趕集網、美麗說、唱吧、趣店、春雨醫生、PPTV等優秀公司的首輪投資者。
不過,相比其他知名風投機構,藍馳創投在新三板的涉獵並不多,在躋身進入前十股東的企業名單中,僅有樂享方登一家。
作為中國風險投資市場的開山鼻祖,包括已獲股轉公司批准的韓都電商,IDG資本在新三板的股票數量達到了8隻,如下表。耕耘23年,IDG資本在中國投資了500家企業,120家上市和成功退出。出自其名下的牛X企業得有一大籮筐,基本上當下中國知名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騰訊、百度、360等。我們相信,IDG資本未來在新三板的涉獵範圍和投資金額會增加的。
賽道與選手的大反轉
通過以上簡單的梳理,我們發現,10大VC的投資領域基本集中於網際網路與移動、TMT、新材料、生物醫藥及先進位造五大領域。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這些老牌的VC也更傾向於賭賽道。當然,如果所有的VC都發力於這五大領域,那麼堵選手又成為了關鍵。筆者個人的理解是,賽道與選手都很重要,也許10年前二者的的比例是4:6,而現在則變成了6:4。比如,強悍的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素有「買下了中國半個網際網路」的美譽。IDG資本認為TMT是基因。
相較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個人投資者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更加嚴重,所以採取搭便車的投資策略也不失為散戶投資的理想選擇。當然了,不是說,這些知名投資者機構投了哪一個項目就能穩賺不賠,要知道機構投資者血本無歸的案子也不是沒有,只能說這種「跟投」能夠在大概率上保證成功,而前提你最好是一名堅定的價值投資者,能夠承受短期市場波動帶來的浮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