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實驗室發展展望

2021-02-15 未來實驗室學苑

     實驗室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工具,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促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五位一體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積極探索未來實驗室發展方向,將為實驗室建設和發展提供理論保障。筆者認為未來實驗室應具備以下特點。

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建設人性化是貫徹這一思想的必然。實驗室是科學技術創新的主要陣地,是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試驗基地,是危險的高發場所,必須以人為本,確保人員安全。在管理上應多樣化,因人施策。在工作環境上,應建立更加具有居家特色的公共服務場所,符合空間視覺美學,各類配置體現時代特徵,滿足工作人員健康和舒適的需要,進一步激發積極性和創造性。

未來實驗室的競爭是實力的競爭,特色化是實驗室立於市場大潮持續發展的一大法寶。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將在特色服務、高質量服務上各顯神通。甚至在實驗室建築結構上都會強調特色,讓人過目不忘。

實驗室模塊化是實驗室高效建設和低成本運行的有效手段,是未來實驗室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是結構的模塊化。將出現具備上下水、強電弱電、工作氣體、冷暖空調、新風通風、廢物處理、試驗臺具、試驗設備基座、公共通道、應急通道等標準化接口的獨立結構單元,作為實驗室的基本結構化模塊,可根據需要拼接成空間和環境滿足實驗要求的實驗場地。二是功能的模塊化。將以某一基本功能為單元建設實驗室,如力學性能實驗室單元,以便於實驗室的使用維護,便於綜合性實驗室的搭建,便於實驗流程轉換。

例如檢驗檢疫所用移動方艙實驗室就是模塊化的雛形。實驗室系統化是提升重大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產品開發全鏈條綜合能力的重要舉措,是開創跨專業、交叉性綜合學科創新研究能力的途徑。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布局一批體量更大、學科交叉融合、綜合集成的國家實驗室,形成協同創新新格局。

實驗室信息化是適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極大提高了生產力,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通過對實驗室人員、設備、原材料、研究方法、法律法規政策等全要素的信息化以及實驗過程的信息化,實驗活動跨越了地域和時域限制,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通過建立實驗室信息平臺,用戶可以網上預約服務、實現溝通交流、查閱試驗結果,實現網上合同的籤訂及結算等。智能化是以信息化、自動化和AI技術成果為基礎的再次飛躍。通過智能化實現管理的精細化,例如,根據法規制度標準的變更,自動轉換升級試驗方法和程序;根據原材料的需求,自動下單採購;根據人員變化情況,自動協調。

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科學研究的智能化,智能化具備很強的自學習與自適應能力,可以根據以往工作的積累,充分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展示新實驗室方案的動態流程,能夠給出科學研究方向、路線、方法的建議,提供初步試驗方案,給出研究結果或建議。

實驗室必須服務於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大戰略,必須立足涉及重大公共科學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如軍事技術、食品安全、防疫減災、衛生製藥等。在重大戰略任務領域必將組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國家實驗室,聚集國內外一流人才,組織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協同攻關,搶佔國際科技制高點。

科學技術創新是長期艱苦奮鬥的歷程,實驗室建設應瞄準世界難題早規劃、早下手,不能只顧眼前。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很高的前瞻性,在跨專業、跨行業、涉及國家安全技術、生物技術、海洋技術、太空技術上早布局。

隨著實驗室建設的特色化、系統化,隨著科研難度的加大、科研周期增長,以及設備設施費用增加、科研人員待遇的提高,實驗室建設投入增大,運行成本提升,導致實驗室建設投入動輒幾十億、幾百億。未來實驗室創新能力強,產生的科研成果將具備重大的政治、經濟、軍事效益。例如我國多家藥品疫苗實驗室,成功研發市場急需的90個獲得證書新藥品種,直接經濟效益高達1600億元。

又如,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耐乾旱雜交水稻,在我國和非洲大面積種植,養活了數億人口,產生了巨大政治和經濟效益。

綠色發展就是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成為人類的共識,也是我國的重要戰略決策,未來實驗室建設必定堅守綠色發展理念。應建立一整套實驗室綠色發展的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確保實驗室全過程全要素綠色發展。開放是一個國家民族和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實驗室應堅持開放的發展理念,堅持國際合作,堅持行業間的交流,才能不斷相互學習和借鑑,才能共同持續提高。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實驗室建設也應當遵循這一規律,走長期發展、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持續為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服務。

希冀共同研究實驗室發展規律,應用規律,少走彎路,順勢而為。在更高層面,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把實驗室建設工作做實、做好、做出成效。

文章來源: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宮兆合 高級工程師

歡迎大家積極與宮老師留言互動,苑小花會隨機抽取3名幸運粉絲贈送精美U型抱枕一個。

相關焦點

  • 獨立醫學實驗室的發展及展望
    隨著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對二代測序儀和試劑盒的準入,獨立實驗室發展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事實上,提供第三方商業服務的獨立醫學實驗室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初具規模,本專題為大家回顧獨立實驗室的國內外發展以及未來展望。
  • 學界業界展望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交大舉辦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
    原標題:學界業界展望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交大舉辦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   「如果我們把整個零售作為一個業態來看,現在平臺是巨無霸,但這些巨無霸可以讓我們這些
  • 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正式發布《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
    在新時代時空交匯的重要節點上,中國教育科學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再次鄭重發聲,《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於第五屆全國未來學校大會上正式發布。  《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是基於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未來學校的核心概念進行了重新的審視,以「重新定義學校、重新認識學習、重新理解課堂、重新構建學習路徑」引導未來教育走向,重新認識學習。
  • 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實驗室設計
    未來實驗室是尊重環境的,是以人為本的。提到創新的源頭,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實驗室。2018年5月,美國嘉科集團在波士頓舉辦的實驗室行業標準會議上提出了「未來實驗室」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定義:架構扁平化、各學科整合、聚焦科學研究、鼓勵創新的科學發現中心。簡言之,未來實驗室是尊重環境的,是以人為本的。近年來,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一直是熱門話題,通常一提起來大家就直接聯想到節能。事實上,可持續的真正涵義遠遠不止這一點。
  • 「新時代、新未來、新展望:南郵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展望」專題講座...
    【MBA中國網訊】6月10日13點30分,南京郵電大學97屆校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總經理朱建軍先生應邀來我校MBA教育中心做了「新時代、新未來、新展望——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展望」的專題講座。講座由儲成祥教授主持。
  • 聚焦實驗室發展熱點難點 共話行業未來 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
    為加強業內人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及時了解中國實驗室發展的資訊動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以智慧·安全·綠色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CLC 2020)將於2020年12月8日-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 中國光纖雷射器的發展與展望
    隨著美國IPG公司 2003年在中國賣出第一臺調Q脈衝光纖雷射器開始,商用的脈衝光纖雷射器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正式拉開帷幕。2004年,基於南安普頓大學為技術基礎的英國SPI公司將MOPA可調脈寬光纖雷射器以美國蘋果公司產品的應用為契機推入了中國市場。自此之後長達5年時間裡,中國光纖雷射器市場(調Q光纖雷射器與MOPA光纖雷射器)被這兩家雷射公司壟斷了近乎90%以上的份額。
  • 騰訊傑出科學家 領銜未來實驗室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姝)1月8日,騰訊宣布,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及騰訊AI Lab負責人張正友博士,成為騰訊首位17級研究員/傑出科學家,17級是騰訊最高專業職級。 張正友領導創建了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並致力推進人機協作的下一代機器人研究。
  • 十年建設回眸 展望未來發展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中國工程院孫玉發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彭先覺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核學院萬元熙院士、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於俊崇院士、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研究所李建剛院士及工信部人教司副司長高東升、學校黨委書記谷煥民、副校長張志儉出席論壇。副校長吳林志主持論壇。
  • 堅持內涵發展 展望西科未來
    堅持內涵發展  展望西科未來——西安電子科技中學召開第三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 機械工程的發展方向,展望機械工程師的未來
    我們可以嘗試展望一下機械工程的未來發展方向。一些領域包括電動汽車、人工智慧、生物機電一體化和納米技術等可能會快速發展。電動汽車在中國,交通運輸業繼續是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使用替代能源變得越來越緊迫,這有助於推動電動汽車的崛起。
  • 中國電影工業化實驗室落成,業界人士展望5G時代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8月26日下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在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該論壇由主題演講、圓桌論壇以及「電影工業化實驗室」啟動儀式三個主要環節構成。此次論壇聚合了國內頭部電影企業領軍人物、產業一線精英人才、電影工業研究領域的資深專家和頂尖學者,結合5G時代背景,從5G對電影發展的整體影響;5G帶給傳統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等各個產業環節的變革趨勢;5G帶給網際網路影視企業的機遇與挑戰等幾個層面,探討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之路。
  • 中國雷射技術的發展歷史、現狀以及未來展望
    三、改革開放後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  改革開放以來,雷射技術獲得了空前發展的機遇。20多年來,面向應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雷射科技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湧現出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為邁向21世紀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項目進展】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簡介
    編者按:為適應Edu3.0時代的到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於國際經驗於2014年建立了「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並於11月8-9日在北京召開「首屆未來學校國際研討會暨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啟動會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簡介Rebuild Learning Space 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的創立是為了應對21世紀對人才素養的要求,以及新技術背景下學習方式的變革對教育提出的挑戰
  • 全球與中國實驗室儀器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一、應用(一)    二、應用(二)    三、應用(三)  ……  第四節 全球與中國實驗室儀器發展現狀對比    一、2016-2026年全球實驗室儀器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2026年中國實驗室儀器生產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分析  第五節 2016
  • 「撿跑中國」重塑未來實驗室空降北京
    原標題:「撿跑中國」重塑未來實驗室空降北京   10月16日,「撿跑中國 重塑2020·北京站」包裝循環展覽——重塑未來實驗室在北京中海環宇薈購物中心正式揭幕。
  • 展望亞洲未來十年發展——「上海論壇2020」年會開幕
    以「亞洲再出發:展望未來十年 」為主題,本次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在上海論壇15周年之際,600多位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庫、高校、學術機構、企業、政府和媒體等機構的嘉賓和代表雲聚論壇,共論亞洲未來十年發展。
  • 清華X騰訊聯合發布「WeSpace·未來城市」報告,150頁PPT展望「新...
    引言:6月18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北京城市實驗室聯合騰訊研究院、騰訊雲共同推出的重磅研究報告——「WeSpace·未來城市空間」(中英文版)正式發布,通過對科技與城市空間關係的深入研究,依託豐富的前沿實踐案例,展望「新基建」下未來城市空間場景的建設。
  • ...全國書法大展開幕式暨《中國書法當代發展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
    剪彩儀式當天下午13點30分,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美術觀察》雜誌社主辦,北蘭亭、恆都美業集團承辦的「中國書法當代發展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恆美國際花都藝術館舉辦。與會專家圍繞當代書法理論發展、書法創作技法與文化表達、書法研究方法、不同書體的創作現狀與未來走向、書法審美的多元、中國書法的國際視野、書法創作與評審機制、書法與文化產業等議題進行熱烈討論。
  • 大連化物所文化講壇舉辦「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與展望」主題報告會
    8月12日下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特別邀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沈力平將軍來所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與展望」主題報告。所長張濤主持了報告會,黨委書記包翠豔出席了報告會,200餘名聽眾參加了會議,其中包括80餘名來所參加DICP夏令營的優秀大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