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受EMBA新政刺激,高校增班、降學費搶生源「搭末班車」
□本報記者 張衡 吳婷
「長遠來看,EMBA新政對我們影響較大,但就今年的行情而言,新政也促使一些學員扎堆報名。」昨日,武漢一高校EMBA教育中心負責人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無獨有偶,中國人民大學負責EMBA招生的老師也稱,新政出來後報名人數激增,一方面高校紛紛出臺措施搶生源,另一方面一些學員紛紛趁EMBA統考「大限」前報名。
今年4月初,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2017年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統一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同時,《意見》還對嚴控招生計劃、提高師資水平、嚴格教學管理做了嚴格規範,嚴禁「先上課後入學」、杜絕「培訓班」式、「放羊」式的培養方式,杜絕不上課或達不到規定課時而獲得學位的現象;嚴禁降低標準授予學位學歷、「花錢買學位」等行為。
那麼,EMBA新政對EMBA市場到底有什麼影響?
湖北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劉升福表示,EMBA納入統考,無疑會將缺乏知識基礎的企業家拒之門外,即使交得起學費,也上不了學,有助於淨化EMBA的教育亂象。對於高校來說,門檻的設置將直接影響到招生名額,學校收入必定會大打折扣,但會提升學校EMBA的含金量。
放寬報考條件、降學費攬考生
EMBA最早誕生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它設立的目的就是為高級管理人員服務,通常稱為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或在職MBA。
2002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32所高等院校開展EMBA教育,各院校開始陸續招生。由於EMBA採用市場化運作模式,院校招生、錄取和培養方式上擁有較大自主權,以致EMBA教育因高額的學費、「花錢買學位」、「富人俱樂部」等亂象長期存在,飽受社會爭議。
《意見》出臺後,許多高校紛紛採取增班、降學位、降低報名條件等方式,在EMBA統考「大限」前,爭奪生源。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意見》的出臺引起了EMBA考生數量的「報復性增長」。近日,長江商報記者以考生身份相繼諮詢了多所開設EMBA教學的高校,詢問入學事宜,發現不少高校為趕上新政前的末班車,用增加班級、放寬報考條件、降學費等方式來招攬考生。
中國人民大學負責EMBA招生的老師介紹,該校除北京本部教學點還在深圳、上海設立了教學中心,兩年學費為46萬元,一個月上課一次,一次4天,周四到周日上課。該老師表示,北京本部教學點分為春季班和秋季班,而外地只有春季班。「新政出臺後,報名的人很多,北京本部教學點春季班50個名額基本已滿,計劃是再增設一個班的規模,如現在報名或能趕上春季班,要不然只能等到11月的秋季班。」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官網上更是明確表示,EMBA入學後會有創業扶持獎學金、特殊貢獻獎等獎學金計劃,可給予一定的EMBA學費優惠。對外經貿大學則推出,學員如果不申請學位,只要結業證書的話,學費可以從36萬元降至26萬元。
同時,不少高校為吸引學員放寬了報考條件。長江商報記者撥打了武漢多所開設EMBA教育的高校招生諮詢電話,並表示只有夜校進修證書文憑但想報考EMBA,一高校招生工作人員表示,即使畢業證不能在官網上查到,但仍可以報考。電話掛斷後,該EMBA項目老師多次向記者打來電話,勸趕快報名,稱以後會越來越難,「像你這樣工作了近10年的人,我們非常歡迎。」
武漢另一所985高校負責招生的老師表示,「即使你是專科文憑,我們學院也有10%的名額。不報就沒了。」
而據長江商報記者了解,EMBA招生對象是具有大學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學歷(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後有8年或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應有4年或4年以上的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
學員紛紛擠「最後的小船」
著急的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部下發的規定中,明確「從2016年12月1日開始,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組織EMBA招生考試」。長江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學員想趕在自主招生截止前報上名。「之前還在考慮要不要去讀EMBA,如今國家出臺了新政,我得趕上這最後的機會。」武漢一位從事珠寶生意的楊先生告訴記者,他通過身邊正在讀EMBA的朋友獲知,學校自主招生組織的筆試、面試難度均不大,而國家統一考試卻要考早已生疏的英語,這促使他決定抓住這最後的機會。
復旦大學EMBA招生老師在長江商報記者諮詢過程中,特別提示:全國統考肯定會考英語,不把握住這最後機會,以後再想學就難了。
《意見》規定,自2017年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統一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考生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由教育部劃定統一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分數線並向社會公布,培養院校按照國家統一招生政策自主錄取;自2016年12月1日起,各培養院校不再自行組織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
長江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學員與楊先生的想法一樣,想趕在自主招生截止前報上名。在武漢一房地產企業擔任高管的田女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他們圈子裡面不少企業家朋友目前都在互相打聽報名信息,想報名讀EMBA。「平常工作比較忙,根本無法抽出時間來複習準備考試,如明年全國統考無疑是對他們關上了一扇大門。」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不少年輕創業者及企業家則更看好EMBA納入統考。今年30歲出頭,擁有自己公司的米先生曾在數年前就讀於武漢大學EMBA。米先生向記者介紹,他當初是公司選派去武漢大學進修EMBA的,老師主要講解了公司管理、宏觀經濟層面的內容,如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工作中的實踐結合起來,對未來管理公司較為有益。米先生表示,當時班上的學員普遍對學習內容興趣不大,主要想認識很多人。對於此次EMBA納入統考,「這是件好事,如果上課可以更系統、更規範,相當於是二次學習。」
市場泡沫遲早會擠破
「普通985高校EMBA的學費基本30萬起步,像長江商學院等頂級教育機構,EMBA學費則超過80萬。」湖北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劉升福教授介紹,長期以來,高校招收EMBA學員都是自主劃定招生名額,而高額的學費將產生培養普通碩士十倍以上的效益。學校招收EMBA學員不僅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能為高校建立起校企關係。
EMBA改成全國統考後,或將影響報名及就讀人員的構成。劉升福表示,EMBA納入統考,無疑會將缺乏知識基礎的企業家拒之門外,即使交得起學費,也上不了學,有助於淨化EMBA的教育亂象。對於高校來說,門檻的設置將直接影響到招生名額,學校收入必定會大打折扣,但會提升學校EMBA的含金量。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劉升福的觀點表示認同。該業內人士說,目前招收EMBA的教育機構,基本是有多少學員報名,就招多少人,EMBA這塊大蛋糕高校間競爭激烈,亂象叢生。「一直預感國家會出臺規範EMBA的文件,未料到教育主管部門的動作如此快,2015年底教育部巡視組進駐部屬高校查處了一批EMBA違規現象,如今就出臺了規範文件」。
該人士表示,EMBA納入統考,雖然目前還未出臺具體的考試科目,但依MBA考試科目來看,應該會涉及政治、英語、數學、邏輯等方面。以後想通過EMBA考試會更難。
他還認為EMBA長期以來是一個被誇大的市場,泡沫遲早會被擠掉,而這次教育部新政的出臺,剛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有利於EMBA市場良性發展。「對於更年輕的創業者和企業家來說,他們更有競爭力。」他估測,EMBA學位教育會降溫,被誇大的市場泡沫會擠破。規範的出臺,EMBA學費也會有所下降,這對創業不久的年輕企業家來說,是利好消息。
「學校要藉此新政進行變革,做更多符合生源定位的特色精品課程, 對每一門課進行更新換代。應該轉向為真正需要服務的小微企業主服務,合理收費,為學員們量身做培訓和提升。」該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說,高校只有真正提高EMBA教育的質量,才能在EMBA新政後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EMBA納入統考,無疑會將缺乏知識基礎的企業家拒之門外,即使交得起學費,也上不了學,有助於淨化EMBA的教育亂象。對於高校來說,門檻的設置將直接影響到招生名額,學校收入必定會大打折扣,但會提升學校EMBA的含金量。
——湖北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劉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