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一個大學好友聊天,談起了往事,她突然問我說:凱西,如果現在讓你回到過去,一切重新再來,你還會過現在的生活嗎?
等等,讓我先「月光寶盒「一把,回到我的青蔥歲月,那時的我的確做了一些無知大膽的事兒。
」放到現在我估計會多考慮會兒,但估計就沒勇氣去做啦「。
畢業的那年夏天,頂著烈陽,不停的面試,被拒;再面試,再被拒;離開學校後沒地兒住,暫時和幾個女孩在八月沒有空調的房間擠在一張床上,早起時看到床單上分明還留下出汗印記,那時不覺得苦。
對於人生也沒什麼規劃,懵懵懂懂一路闖,一路歡樂。
因為一無所有,所以心無旁騖,有了新的變化都算我賺的;樂點非常低,所以很容易滿足。
走到了現在,回顧過去,生活給你的驚喜還是大於你的期待。
真是如海明威說:「一個人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覺」。
然後閨蜜又說,」我們那會兒怎麼那麼傻,如果咱們有高人指點,提前做了規劃,咱們的人生和職業會不會更好?「
嗯嗯,這就到了工作階段,真的傻玩傻樂浪費了好幾年,幸運的是我到了一家世界五百強,努力的工作(也許是本能),不帶任何功利的,如向日葵般,一路向上。好像後來的升遷都是努力後的自然結果。
有了錢,也努力地玩,經常通宵泡吧,也結識了各色人等,但這些人都不知何時消失的,留下的只是某一場景的記憶。
其實我想如果做了規劃,那只會是作為一個主線,大體走向還是在這個主線上下波動,不會偏離太多。
這也讓我想到了許多父母在幼兒園就開始規劃孩子的未來,可是人生的許多變數,你是無法預測的,父母不可能替孩子過一生,反過來單行線的人生如果被規劃的人生也很無聊,因為你失去了,對生活探索的好奇同時也失去了無限的潛能。
我們看似浪費了好幾年,可那就是青春的代價。
太功利的計劃或許精明,但浪費的青春與懵懂正是青春的成長,人生際遇也許總是福禍相依。我們需要做的還是一路向前。
如果重新來過,我想我還會選擇我自己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