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睡覺打鼾的人一起生活是什麼感覺?
「我因為打呼嚕太響,被我老婆趕出臥室。」38歲的黃偉(化名)說。
網絡上,很多人都參與過這個話題的討論:
感覺整晚睡覺都被野豬追殺,幾度捂住他的嘴巴和鼻子,又怕他被憋死;因為一個人睡覺打呼嚕跟他離婚過分嗎?我在宿舍打呼嚕被叫醒,打呼嚕是我的錯嗎?怎麼辦?我男朋友已經夠瘦了,還是打呼嚕……
候鐵寧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打鼾已經30多年。
「有時候,病房裡多收治幾位這樣的患者,整個樓道裡都是呼嚕聲。」
有人因為打鼾遲遲不敢結婚;有人夫妻分房;有人因此不分時間地點,說睡就睡,以至無法正常生活……這麼多年,侯鐵寧接診了各種各樣被「呼嚕」困擾的患者。
「鼾症是一種病,可以治療;打鼾的不僅是胖子,瘦子也會打鼾;打鼾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疾病,嚴重的還會致命。」這是侯鐵寧最想告訴所有人的。
▲視覺中國供圖
監測結果嚇他一跳,一小時呼吸暫停48次
黃偉是最近兩年開始打呼嚕的,身高170公分的他體重150斤,微胖。他一直覺得打呼嚕的都是大胖子,所以自己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他很詫異。
「我以前睡覺不打呼,最多有時喝酒多了,呼吸聲粗重。」黃偉說,大概兩年前,老婆開始「投訴」:說他睡著的時候呼嚕聲震天。
一開始,黃偉還不相信,後來他自己睡覺前,打開手機錄音,錄了一晚上,早上起來一聽,自己被嚇了一跳。「聲音像打雷,還很不規律,一會兒沒聲音了,突然又發出很大的聲音,像拖拉機一樣。」
老婆晚上睡不好,把他趕到了隔壁房間,黃偉算是被迫「分居」。
「其實我自己沒啥感覺,白天也沒有覺得乏力,頭暈。」黃偉只覺得自己有一點可能和別人不一樣,「我入睡特別快,躺下來可能三四秒就睡著了,中午午睡,隨便找個地方一趴就睡著了。」
因為這個原因,黃偉一直沒在意,他也沒覺得睡覺打呼嚕是種病,「人到中年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吧。」
一直到今年,黃偉打呼嚕的情況變得嚴重。他是做生意的,今年疫情後,行情漸漸好轉,黃偉的應酬多了起來,會喝酒,熬夜,「睡覺的時候,覺得喉嚨這裡堵塞,上不來氣,有時候睡著了會突然被憋醒。」
老婆不放心,催他去醫院看一下。
黃偉到對當地醫院做了睡眠監測,結果出來後,他有些慌了,「我一個小時,呼吸暫停48次。」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黃偉開始覺得自己這個打呼嚕可能是種病,應該治療。
「我們那裡的醫生對我說,可以帶呼吸機。我試了下,戴上呼吸機是會好一些,可是每天晚上睡覺要罩這麼個東西在臉上,我接受不了。」
幾經輾轉後,黃偉找到了侯鐵寧。
▲侯鐵寧(中)在手術
很苗條的女孩打鼾10多年,甚至不敢談男朋友
侯鐵寧接診的鼾症患者大多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其中,男性比女性多,身材肥胖者多。
先來說說鼾症發生的主要原因:正常情況下,呼吸時,空氣通過嘴和鼻子流入咽部,再到肺部,這個過程,嘴巴、舌頭和咽部的肌肉會相互配合,保持氣道暢通。睡覺的時候,這三處的肌肉稍微放鬆是正常的,不會阻塞氣道,但如果過度放鬆,咽部和舌頭軟組織相互堆積,形成咽腔狹窄,就會阻止空氣進入肺部。
為什麼胖子容易中招呢?因為體型肥胖的人,咽壁可能有更多的脂肪,氣道會變得狹窄,清醒的時候,咽喉部肌肉收縮時氣道保持開放,不會使氣道受到堵塞。但睡眠時神經興奮性下降,肌肉鬆弛,咽部組織堵塞,導致上氣道塌陷,當氣流通過狹窄部位時,就會產生渦流還引起震動,這就是鼾聲。
有些人,比如黃偉並不算胖,為什麼也會出現鼾症呢?
那是因為有人身形不胖,但局部比較胖,比如扁桃體、舌體、軟顎肥大,還有人是因為頜部異常,比如下頜後縮,導致氣道狹窄等。
黃偉就屬於這種情況。
「 頭部偏小、下頜狹窄的人,也容易出現鼾症。」侯鐵寧說。
他前段時間還接診過一位30歲左右的女患者,對方160公分的身高,體重110多斤,看起來很苗條,但被打鼾困擾了快10年。
「 她的鼾聲很響,在家裡睡覺,有時候隔壁鄰居都能聽到,還來敲她家的門。」侯鐵寧說,因為這個原因,姑娘一直很自卑,這麼多年,連男朋友都不敢談,後來遇到了合意的男孩子,大概有結婚的打算,下定決心來治療。「她是典型的『小頭窄頜』體形,下頜後縮,氣道狹窄,年輕時候肌肉有張力,可能還不太明顯,隨著年紀增長,肌肉鬆弛,狹窄程度會加重,氣流不暢,打鼾會加劇。」
▲視覺中國供圖
不少人一邊看門診,一邊突然就睡著了
打鼾不僅影響身邊人,對患者本人來說,它有很大的隱患。
侯鐵寧在門診中時常遇到這樣的患者:正在問診,對方睡著了。叫醒之後,沒說幾句話,又睡著了。
「日間嚴重嗜睡、精神不佳、記憶力差,經常口乾,這些都是鼾症患者容易出現的症狀。」
除此之外,鼾症患者還極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心律失常、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
「睡眠的時候,氣道堵塞,血氧下降,極容易心腦供血不足,心跳加快又會出現房顫等問題。」
鼾症最嚴重的後果則是像黃偉這樣的: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極易猝死。
「很多人都是到這一步才想起來到醫院治療,因為在多數人的認知裡:睡覺打呼嚕不是病。其實這是不對的,鼾症是可以治療和幹預的。」侯鐵寧說,治療鼾症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手術或者戴呼吸機。比如戴呼吸機治療,好處是沒有風險,不過不能根治,需要天天戴,終身戴。但像黃偉這樣的年輕患者,會覺得這種方法不方便,或者沒有尊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藥物治療鼾症無效。
傳統的外科手術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手術方式有一個問題,就是容易復發。可控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輔助上氣道手術是本世紀初在國內外興起的微創手術技術。
侯鐵寧最近幾年一直在研究一種新的的手術方式:上氣道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聯合軟顎前移術。
「軟顎前移後,氣道擴大,這樣就避免呼吸道堵塞。」儘管這個手術有風險,難度和創傷,從2016年到現在,侯鐵寧為上千(1063)位患者做了這種手術,基本沒有出現嚴重的手術併發症和後遺症。「事實證明這個手術是安全的,不用切開氣道,損傷小,效果好。」
這個月剛剛做完手術的黃偉,回家後,又用手機錄音了自己的睡眠過程。
「基本沒有打呼聲了。我也沒再憋氣過。」黃偉笑著說,老婆也允許他搬回主臥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