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旬老人用900多根竹條讓「兵馬俑戰車」動起來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西安八旬老人用900多根竹條讓「兵馬俑戰車」動起來

2020-12-09 15:24: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中新網西安12月9日電 (記者 梅鐿瀧)西安有一位83歲的老人,三十多年來一直「痴迷」於動態風箏製作,他便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風箏製作技藝傳承人張天偉。2019年,他耗時4個月,用900多根竹條,3000多個綁紮點,做了輛「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風箏。「它上面的馬、牽繩的士兵等都可以藉助外力活動。」張天偉向中新網記者表示。

圖為張天偉和他製作的「銅車馬」。 梅鐿瀧 攝

  「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在西安臨潼區被挖掘出土,由此帶來了創作靈感,再加上我本身是做動態風箏的,便想著把銅車馬做成動態風箏,通過機械齒輪聯動機械臂,達到機械傳動的作用,從而讓銅車馬動起來。」張天偉說。

圖為張天偉製作的「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 梅鐿瀧 攝

  據了解,小時候的張天偉就喜歡鼓搗機械,拆卸鐘錶等,後來便從事了機械類工作,這也為創作動態風箏打下了基礎。1986年,他開始研究製作動態風箏,將平面風箏與機械軸相結合,製作出了會「動」的「張氏風箏」,被譽為「中國動態風箏第一人」。2009年6月,「張氏風箏製作技藝」被列為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記者在張天偉工作室看到,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手工風箏,螃蟹、鬥架的公雞、西遊記等,件件都顯得十分的精美。在客廳桌子上擺放著酒精燈、刨子、刻刀等工具。張天偉說,創作一件作品平均需要4至5個月的時間,截至目前製作了近50個動態風箏。

  據介紹,「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早在2014年就製作了一部分,剩餘部分零件於2019年做完,並進行組裝,前後共用時8個月。張天偉表示,「銅車馬」本身是飛不起來的,需要藉助後面的48排,192個秦俑,才能將其拽起來。

圖為張天偉仍然堅持每天製作風箏。 梅鐿瀧 攝

  「每一個細微的零部件,都需要精雕細琢,稍有不慎就會影響風箏飛行效果。」張天偉說,在製作前期需要查閱相關資料,然後再按照機械製作要求進行畫圖,將一切設計好後,方可開始製作,整個過程中全部使用竹條、竹篾子等材料,非常的脆弱,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交談中的張天偉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滿頭的白髮印證著他歲月的痕跡,但歲月卻未曾抹去他所堅持的信念。時至今日,張天偉仍然堅持每天製作風箏,全身心投入自己所熱愛的「風箏」「事業」。他告訴記者,現在唯一希望就是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喜歡動態風箏,從而關注傳統手工藝。(完)

相關焦點

  • 6年、900根竹條、3000個綁紮點!這輛「兵馬俑戰車」,能跑還能飛
    在陝西西安,一位83歲老人歷時四個月、用900多根竹條做了一個能動的「兵馬俑戰車」,戰車的四匹馬和牽繩的士兵都能靈活地動起來。製作銅車馬風箏的張天偉老人,今年83歲,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風箏的傳承人。
  • 西安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陳景元:也有可能是秦宣太后
    西安兵馬俑不僅在我們國內婦孺皆知,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被中外學者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以前,我們都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其實這個說法在歷史學界是有所爭議的,有的說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有的人則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國的一個女人的,她就是秦宣太后。
  • 弱視八旬老人自製80根拐杖送社區殘疾人和老人
    楚天金報訊 金報訊 記者鄔紅波 通訊員孫薇、施敏報導:年近八旬的弱視老人,4年來走街串巷撿木棍,自製80餘根拐杖送給社區殘疾人和老人。昨日,老人對記者說:「今年眼睛壞得厲害,一隻已經看不見,另一隻看得很模糊,是時候也要給自己做一根拐杖了。」
  • 十三朝古都—西安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好玩的地方很多,我給大家推薦一下。一、秦始皇兵馬俑:說到兵馬俑,在中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了。兵馬俑在當地農民楊先生會出頭下的那一刻,陶製碎片重見天日,幾千年的風雨洗禮。
  • 西安到兵馬俑一日遊攻略 兵馬俑附近的旅遊景點
    兵馬俑的發現無疑是震驚世界的,這裡也絕對可以說是西安旅行的首選旅遊必到之地,甚至對許多外國朋友來說,兵馬俑都是他們來中國必去的一個點。一年四季裡遊覽兵馬俑的遊客總是那麼多,要怎麼玩才能好好地了解這個令人震撼的世界奇蹟?
  • 世界八大奇蹟之一,西安旅遊必去景點,秦始皇陵兵馬俑!
    當提到西安時,你會想到什麼?喜歡美食的人,可能會先想到各種麵食。如果你熱愛唐朝文化,你可能會想到華清宮、楊貴妃、大唐不夜城……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是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臨潼景區暖心服務,守護遊客美好假期
    然而就在民警苦心等待的過程中,遊客所遺失的手機鈴聲突然響了起來,見狀民警立即接通了電話,向對方作了說明,並成功獲取了失主同行人員的聯繫方式,並將手機送回到了失主手中。暖心:河南八旬遊客與家人走散執勤民警助其一家團圓同日下午,在兵馬俑步行街執勤的公安臨潼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宋健,接到一名與家屬走散的河南老人的求助。宋健在撥打了五、六次後老人家屬的電話後,才與家屬取得聯繫,並將老人安全地送到家屬身邊。「太感謝臨潼警察和景區工作人員了!
  • 八旬老人路上摔倒 西安366路公交司機乘客急忙扶起送醫
    鄧女士說,王鵬立即將公交車停下,下車奔向老人,查看老人的情況,「我也跟著下車一起查看老人傷情,我看到老人80多歲的樣子,躺在距最左側車道10米左右的位置,他一隻手撐著地,兩隻手都摔傷了並且在發抖,腿上、胳膊上都有擦傷,屁股下還有一攤水。」
  •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世界的八大奇蹟,驚嘆全世界的偉大傑作!
    兵馬俑,是一個在我們人類雕刻技術藝術非常高的藝術品兵馬俑,是雕刻當時百萬秦軍雄兵,壯觀的戰車;兵馬俑,又是到如今我們人類都摸不清的迷宮。今天,我帶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迷宮,我們一起來看看兵馬俑帶給我們的迷和震驚。
  • 經典秦晉——王家大院 平遙古城 壺口瀑布 兵馬俑 華清池西安博物院
    華清宮驪山集古代皇家溫泉園林和近代西安事變舊址於一體、唐玄宗與楊貴妃避暑的行宮。可觀九龍湖「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等,以及西安事變舊址和梨園遺址。登「褒姒一笑失天下」的發生地,觀蔣介石藏身處兵諫亭等景點。
  • 兵馬俑一日遊攻略 兵馬俑那些事必看攻略 詳細介紹兵馬俑二號坑
    上回講了兵馬俑三號坑,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兵馬俑二號坑吧。二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的基建工程於1988年動工,1993年底主體工程竣工,1994年開始發掘和對外展出。至此作為兵馬俑博物館建設中的核心工程--一、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已先後全部建成。
  • 西安變臉兵馬俑亮燈一天被移除:有不同聲音 不得不移掉
    1月28日,陝西西安「變臉兵馬俑像」引熱議。市民可通過掃描臉部照片,免費將自己的臉放在兵馬俑面部。有人覺得好玩,也有人覺得嚇人。29日,西安碑林區宣傳部回應:本來大家覺得好玩,因有不同聲音,有人不停地黑,因此不得不把它移掉。
  • 八旬老翁為補自家的漏房進景點偷砍500根蘆竹
    白浪綠洲溼地公園景區保安將被人割斷的近500根蘆竹以及三輪車推離現場。   魯網10月9日濰坊綜合報導 10月6日,市區白浪綠洲溼地公園內,一位八旬老漢為補自家漏房,進入景區天溪景點割蘆竹,後被民警及景區保安人員制止。據了解,一根蘆竹的成本大約為2.5元,老人割了近500根蘆竹,植被破壞面積達十多平方米,所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千元。
  • 來西安旅遊,這些景點必去
    西安,作為中國的歷史古都,是當年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筆下《馬可·波羅遊記》中著名的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這座永恆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書,一幕幕,一頁頁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這麼有歷史韻味的城市,必定少不了旅遊景點,接下來,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來到西安旅遊一些必去的地方。
  • 來西安這些地方的人那麼多,逛的不是景點,而是西安的歷史和傳說
    來西安必去的一個景點是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也是首批中國4A級旅遊景點。館內收藏文物171.795萬件,其中一級文物762件,國寶級文物18件。在這裡,能看到大唐遺寶,體會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