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嬰兒被老人裹8件衣服患捂熱症候群的事件登上熱搜。11個月大的嬰兒身穿8件衣服,2件羽絨服,1件羽絨背心,被家人包裹得嚴嚴實實。在家人的過分溺愛下,寶寶患上「捂熱症候群」。
1月5日上午,孩子的爺爺奶奶將嬰兒童童送到江蘇淮安市中醫院兒科接受治療。醫生檢查他的體溫時發現孩子發高燒,體溫達到40度。
淮安市中醫院兒科醫生朱燕告訴記者,當孩子爺爺奶奶把孩子帶進來時,她發現孩子渾身都是汗,臉上還布滿了熱疹。醫生注意到那孩子穿的衣服很多,於是就粗略地數了一下,外面有一件風衣,裡面穿了兩件羽絨服,還有一個羽絨背心,大概身上穿著8件。
朱燕從孩子的爺爺奶奶那裡了解到,由於最近天氣寒冷,爺爺奶奶擔心童童會感冒生病,於是把孩子緊緊地包裹了起來,這才放心。
朱燕說,童童的情況一般被稱為「捂熱症候群」或「蒙被症候群」表現為煩躁、出汗、口乾、少尿。嚴重者,呼吸困難、氣促可導致呼吸衰竭、腦損傷、肝腎損傷等。
「捂熱症候群」的常見原因是,父母在照顧孩子時,為孩子穿得衣服過多導致的,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身體散熱功能不太健全,而且散熱也比較緩慢,還有就是一些家長在孩子睡覺時,被子蓋過孩子的口鼻,這樣極容易導致孩子呼吸困難,發生危險。
醫生提醒孩子家屬,一般來說,嬰兒的體溫是高於成人的。父母不必太擔心孩子會感冒。只要室溫正常,就沒事,如果擔心室溫變化家長無法察覺,則可以在家裡放一個溫度計,觀察室溫,或實時測量孩子的體溫。
總之,父母不應該用大人的思維來判斷孩子是否感冒。大人冷的時候,孩子不一定冷。大人認為孩子穿得太少,但事實上孩子穿得並不少。
家長在照顧孩子時,可以通過孩子的頸部和手部溫度判斷孩子冷不能,孩子的頸部和手部溫度適宜即可,不要太熱,也不要太涼。通常情況下,室內溫度在20度以上,即是人體比較舒適的溫度,切記空調不要開得過高,而且長期開空調對人體也不好。
目前,孩子經過治療,已明顯好轉。
醫生建議家長們,晚上可以讓孩子睡在睡袋中,然後在上面再加上一層被子,這樣既不會出現「捂熱症候群」,也不用擔心孩子感冒。至於蓋被子,醫生建議家長為孩子蓋被子一定要蓋在手臂以上,因為這樣不用擔心孩子拽被子,使被子捂住口鼻,導致呼吸困難或窒息。
近幾年有很多年輕人,生完孩子後無時間照顧,最後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帶孩子經常擔心孩子冷不冷、餓不餓、渴不渴等。有些時候,他們的過分溺愛,難免孩子會出現些問題。父母是孩子第一監護人,所以父母要盡到養育孩子的責任,如果父母實在沒有時間,只好交給老人照顧,也希望老人可以多學習些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