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解不了近渴,遠親不如近鄰;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在8月19日的時候,受到洪峰過境的影響導致江水暴漲。
而家住重慶的80歲老人盧爺爺和吳婆婆,來不及撤離被困家中。
此後雖然有社區的衝鋒舟前來救援脫困,但是無奈有圍牆阻隔,暫時沒法進入。
而隔壁單元留守的馬女士提前做了充足準備,得知情況之後,熱心腸的她每天用竹竿為老兩口送飯。
面對別人的誇獎和採訪,滿女士表現得很謙虛:「就算不是鄰居,就算其他外人遇到這種情況,你肯定會幫助他,反正我就和他們說道不要擔心,有我吃的就有你們吃的。」
而馬女士的這種行為,讓老兩口感動不已。
「我不知道怎麼感謝,沒法用語言表達了;太感謝了,這個人太好了,應該好好地表揚」
缺舟: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一個典故。
從前有人花2000萬買了一個房子,但是後來朋友去他家之後才發現,通過綜合考量,這個房子根本值不了那麼多錢,也就是1000萬的樣子,所以朋友們紛紛說他上當了。
這個富商反而很淡定,他說道:「確實這個地方只值一千萬,我這兩千萬,一千萬用來買房,另外一千萬用來買鄰」
因為住得近便,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所以最容易產生問題的是鄰居,最能建立起感情的還是鄰居。
一個好的鄰居,你會覺得其樂融融,但是一個壞的鄰居,你會覺得每天水深火熱,因為他的肆意妄為,很有可能就幹擾了你的正常生活,你找他他還可能理直氣壯,不以為然。
最後你就怒火難壓,讓自己疲憊不堪,所以擇鄰,就是擇幸福,擇以後的安康。
當然還有最後要說的一句,這兩個老人能夠得到馬大姐的善心幫助, 也是因為自己自身需要,另外也是有助於平時的涵養。
如果兩口子平日裡尖酸刻薄,而且又不和別人交流,還惡語相向,我覺得菩薩看見這種人都會躲避三舍,更不用說人還能大公無私的幫助了。
所以有因必有果,有果因為有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