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區小河中學
新北區小河中學位於常州市西北部,是由原先的小河中學老完中和三所村辦初級中學先後撤併而成的初級中學,教師平均年齡 46.7 歲,五級梯隊人員數只有 11 人,整體課堂教學效果不高,校本開發能力也不強。集團成立後,實驗中學派出 8 位骨幹優秀教師,由一位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帶隊,前往小河中學進行長期交流。
新北區飛龍中學
新北區飛龍中學於 2014 年 9 月正式投入使用,2017 年 12 月正式獨立。投入使用之初,實驗中學派出副校長及中層班子,充分考慮學科、教齡、年齡、稱號等因素,根據班級數均衡配置教師,促使學校科學可持續發展。
集團成立之初,在管理上,各校區之間尊重差異,共享經驗,協同發展。各校區根據各自的情況由執行校長為第一責任人進行組織管理,同時不斷降低管理重心,通過校級領導蹲點、分管中層主抓、級部主任協管的辦法開展日常工作的布置、檢查、督促,建立級部巡查常規、巡查課堂等實地監控的方式,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工作態勢,確保各項工作及時落實到位,提高工作效率。
每學期舉行 2—3 次集團行政會議,在會上所有行政對各條線管理工作進行經驗分享,加強各校區間的溝通和交流,尋找亮點,彌補不足,從而促進共同提高。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平臺作用來提高工作效率,如建立集團 QQ 群、校區 QQ 群、教研組 QQ 群等一系列工作平臺,讓相關人員在最短時間內互通各項事務。
共享學科自編練習,多次組織教學研討、教學觀摩、等校際交流活動。真正實現集團內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
開展校區間的教學示範課、觀摩課,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加強各校區之間平時的交流互動,資源共享,群策群力,共同提升。
每個學年集團還邀請區教育局有關處室領導、區學科專家、集團行政組成專家團對校區進行全方位督導,通過專家的督導,既發現各校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更促進校區間的良性競爭,從而促進集團整體向上發展。
集團化辦學以來,新北區實驗中學教育集團觀念共識、課程同創,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學校秉承「人文奠基,多元發展」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立學」校訓,形成以「仁藝」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加強仁藝管理,打造「一專多能」的仁藝教師隊伍,構建六藝課程體系,突顯科技、體育辦學特色,培育「陽光、明禮、運動、好學、創新」的仁藝學子,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學校、全國首批籃球特色學校、全國射箭重點學校、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優秀學校、省文明單位多項榮譽和稱號,連年獲得新北區教學質量優秀獎,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至 2018 年 8 月,學校擁有五級梯隊稱號教師 91 人,在國家、省市級基本功、評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 143 人次。
飛龍中學積極推進公民教育活動的嘗試,三年來,公民教育活動二個項目獲市一等獎,研究性學習 2 個市特等獎。學校擁有五級梯隊稱號教師 25 人,獲各級評優課和基本功比賽一等獎近 10 餘人次。2018 年中考,省中達線 7 人,一中達線 15 人,北郊達線45 人,達三星級高中以上 180 人。
通過合作辦學,小河中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理念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發展勢頭強勁,起始年級率先實現了「進入區西部學校第二方陣」近期目標。
學校努力打造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人文性、多元性、開放性的優質教育集團。辦成常州一流、蘇南地區有較大影響力、開放融合、優質均衡的集團辦學體系。辦成植根傳統文化,為學生幸福未來奠基的市新優質學校。辦成設施先進、內涵豐富、質量優異、特色鮮明、民主和諧的現代化品牌學校。辦成實驗人成長的沃土、精神的家園。
「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這是黨的要求、百姓的訴求,也是常州教育永恆的追求。集團化辦學正是破解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同優質教育供給不足之間矛盾的有效路徑,也是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