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稱,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決不為自己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並強調《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日本主權限於四島及盟國決定的其它小島。在雅爾達會議上,美蘇對朝鮮以三八線進行了劃分。戰後英蘇分別佔領南北朝鮮並最終分別扶植了政權。根據二戰結束前的商定,日本由多國佔領,然而,戰爭結束後事實上由美國獨佔,並根據美國的全球利益對日本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並於1951年籤訂《舊金山對日和約》和《美日安全條約》,美國與日本締結的軍事同盟。
——據《國條約集》等整理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遠東政策的變化。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遠東政策變化的影響。
【答案】(1)變化:對日本,打敗並懲治日本到扶植並與日本結盟;對中國,支持中國抗日並收回被佔領土到扶蔣反共,敵視新中國;對朝鮮,實現朝鮮自由獨立到扶植親美政權、分裂朝鮮。(2)影響:使日本未能得到應有懲治,加速了日本的崛起;使朝鮮半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惡化中國對外交往環境,威脅中國安全,阻礙中國統一;使冷戰擴展到遠東地區,惡化了遠東國際局勢等。
【解析】(1)變化:由材料「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美國與日本締結的軍事同盟」可知,對日本,美國由最初的打敗並懲治日本逐步轉變為扶植並與日本結盟;由材料「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中國,美國由最初的支持中國抗日並收回被佔領土逐步轉變為扶蔣反共,敵視新中國;由材料「使朝鮮自由獨立……戰後英蘇分別佔領南北朝鮮並最終分別扶植了政權」可知,對朝鮮,美國由最初的幫助朝鮮實現自由獨立逐步轉變為扶植親美政權、分裂朝鮮。(2)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從局部和整體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從局部看,美國對日本的扶持使日本未能得到應有懲治,加速了日本的崛起;對朝鮮,則是使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對中國,美國遠東政策的轉變惡化中國對外交往環境,威脅中國安全,阻礙中國統一;從整體看,美國遠東政策的轉變使冷戰擴展到遠東地區,惡化了遠東國際局勢。
寫在最後
期待同學們在下方留言打卡,順手分享、點讚,讓我看到你們的堅持!同時,有想說的話留言告訴陳老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