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比起新浪、網易、搜狐網絡大顎,「其貌不揚」的Hao123從來沒有受到過媒體的關注,其創始人李興平「黑蘋果不亮」的網名反而更為人所熟知。但這並不妨礙Hao123在商業上獲得的巨大成功。
事實上,Hao123網絡自1999年正式上線至2004年9月1日Alexa全球排名第26位,超過國內許多著名專業網站,甚至直逼TOM等門戶網站。從它創立的那一天起,Hao123憑藉簡潔的頁面、相對公正的網站揀選,成為了許多網民電腦開機後的第一選擇,尤其在遍及城鄉的網吧,Hao123常常被設置為上網首頁,中國很多草根網民的上網經歷,就是從點擊Hao123開始的。
有人認為Hao123的成功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奇蹟,是一樁不可複製的「偶然事件」。但是,細細探究Hao123的創業發展歷程和分析它的成功法則,正是創始人李興平本身既是網站老闆又是客戶這種「兩位一體」的身份,所帶來的天然的基於客戶體驗的敏感性,以及能夠隨時隨地聽從於這種敏感性的呼喚而做出反應與改進的行為,構成了Hao123這個看上去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網站的競爭力。
1996年初中畢業後,李興平沒有考上高中,回家務農。李興平沾染了一個「不好」的習慣——上網。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上網是個燒錢的活,李興平成了別人眼中的「敗家子」。
1999年,興寧的街頭上也開始有了網吧,懂一些網絡知識的李興平應聘在一家網吧做了網管,有了自己喜歡的工作,他如魚得水,一頭扎進浩瀚的網絡中。
當時的網際網路中,中文網站不多,大多是一連串英文符號的網址,不用筆抄下來,一般人無法記住。李興平也是如此,每發現一個新的網站,他就抄錄下來,很快就寫了厚厚的一本,有些是經常要用的,他就在電腦上的文檔裡將它們列出來,下一次要用的時候,直接黏貼這些網址就可以搜索了,簡單實用,省了不少時間。
那時候上網的人形形色色,有的是純粹玩遊戲的玩家,有的是好奇地上網聊天的,也有上網找資料的上班一族。不管是誰,他們對網絡都不熟悉,經常為找一個網站而吆喝網管過來幫忙,李興平上班的忙碌也就可想而知。
那個時候上網的費用不低,2元一小時,要知道3元就可以吃一個快餐了,人們的月工資普遍為幾百元而已。有些網友找個網站,折騰來折騰去就花費了大半個小時,上網費也就譁譁地消失了,就連李興平看了也感覺心痛。為此,他就將自己製作的「網址大全」發給那些網友,上網方便了,大家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設計的簡陋的個人主頁開始發揮神奇的功效。他開始有意識地去做網站地址搜集分類工作,愛琢磨的他想到要做一個「網址大全」式的東西。漸漸地,有網友提出更多自己需要的網址,李興平也就不斷地搜集大家喜歡的網址,添加到「網址大全」。有一天,他在網吧的電腦裡都安裝了一份「網址大全」,沒想到,來這網吧上網的人就漸漸多了,大家都說來這裡上網方便快捷,生意遠遠超過了其它網吧。老闆給李興平漲了工資,獎勵他的「網址大全」帶來的客流量。
半年後,李興平的個人主頁開始有了Hao123的雛形,他當時給它的名字就是「網址大全」。他把當時中國排名前5000位的站點進行分門別類,按用途組合在一起。隨後他開始做一些點擊廣告以及網站聯盟等,隨著流量增大,網站的固定廣告業隨之而來。
網站有了收入,他需要正式註冊一個名號,「Hao123」一下子跳入他的腦海。「當時並沒有什麼太多的考慮,也沒有特別的含義,只是覺得它簡單,好記。」李興平回憶說。
值得慶幸的是,他想到的是「Hao」,而不是「great」或者「wonderful」。就這樣,初中畢業生李興平憑著一種原始本能成為了「Hao123」之父。
2000年中期,Hao123網站以基本成型,開始靠點擊廣告來賺錢。雖然網絡泡沫的破滅導致很多網站突然死亡,但Hao123對網絡寒潮體味並不深。「最初的一筆廣告費大概是幾百元吧,後來每月收入有1000元,逐步到四五千元,在2001天地達到了幾萬元,到2003年、2004年,每個月的收入穩定在80萬元左右。」李興平回憶說。
123一直只有李興平一個人在管理,低調的他一直在「偷偷地」做這件事,他身邊的朋友甚至不知道他就是Hao123網站的站長。當然,他的工作量也很大,「一天大概有6—7個是在檢查、更新連結。但連結太多,我不可能每天都全部檢查,因此我經常擔心某些網站含有非法連結,壓力和工作量都很大」。
因為起步早,一直到2002年左右,Hao123都沒有出現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一直到2003年「265」等網站出現時,Hao123的瀏覽量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牢牢佔據著導航網站的第一名的位置。
創始人李興平的初中學歷、網吧短暫工作的經歷,這些在創辦Hao123過程中反而成為一種優勢——正因為不懂,才能深切體會到普通人上網的難處,才有了為普通人上網提供了方便的Hao123。
如果說李興平最初創立Hao123隻是無心插柳,那麼後來Hao123的成功就是基於李興平本人的用戶身份,以及對用戶體驗的天然敏感性,使得Hao123很好地契合了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的現實需求。
這得益於Hao123的準確定位:被大公司所忽略的初級網民市場。只要想網吧中那些初次上網的年輕人,千家萬戶剛購買了電腦的小學生,以及幾乎不會用鍵盤只能操作滑鼠的老年人,再來分析Hao123的定位,會發現它是如此精準地專注了中國正在迅速擴大的那部分新生網民。
Hao123的發展階段,最主要的用戶基本都是與幾年前的李興平一樣的「菜鳥」:他們上網不是記不住網址,就是不會輸網址或者懶得輸網址,他們磕磕巴巴地打字,不懂得使用搜索,也不會使用收藏夾。
一個從這個階段成長起來的網民說:「既使知道你的網址是888.com,這些網民也到不了你的網站,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在哪裡輸入網址!你告訴他是在地址欄輸入,他就會問:什麼是地址欄?在哪裡?」
而Hao123網址之家正是為這些人服務的:只要把Hao123設置為首頁,打開瀏覽器就可以看到國內各方面最出名的網站的名字,一目了然,點擊即可進入。
在調查用戶喜歡Hao123的理由時,前四大原因分別是:1、很方便,快速實用。2、分類很清楚,內容多而全。3、Hao123在內容選擇沒有病毒和不良連結,能提供服務滿足需求。4、界面簡潔,廣告少。
乍一看,Hao123的頁面就像是報紙上的分類廣告版,有幾分土氣,但正是這種「報紙分類廣告」式的頁面符合了中國初級網民的閱讀習慣。這些網民的思維習慣,更習慣於瀏覽而不是搜索,以及像傳統報紙那樣打開瀏覽器就能看到大量的新聞連結。他們只知道點擊滑鼠就可以去到他想去的地方,或者看到他想看的新聞,他們不想探索其中的技術原理,不需要自己不斷地做出決定。Hao123在首頁即列出了大量精選後的網址,而內部的連結從來不超過兩層。
哪些網站好,哪些網站值得搜集,李興平的主要取捨標準是內容是否豐富,用戶感覺是否實用。用戶感覺不僅是他自己,還包括來他網吧的那些網民們,也包括網上的各種評論,這些都是他要參考的東西。
「我天天泡在網吧裡,我知道他們喜歡哪樣的網站,討厭哪些東西。」這是網吧管理員李興平所擁有的、任何其他網站站長們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Hao123另一個讓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知易行難的優勢,是這個又直白又琅琅上口的名字。恐怕網絡界很少有比Hao123更簡單直白的名字了。漢語拼音「Hao」而不是洋文「great」,最簡單的數字123,「Hao123」這6個元素的組合,即便是不會打字的老太太,大字不識的文盲,從未學習英語的農民兄弟,他們都能夠正確拼寫,並且一下子就記入腦海。
與「Hao123」這個響亮而土氣的名字不同,眾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熱衷於用高深玄妙的名字以顯示創業者的學問。從最早的「sina」到現在的「谷歌」,無不是一種情景文化的產物,而只有「Hao123」是李興平這個初中生所想出的名字,如同「狗剩」一樣透著一股子鄉土氣息,但是它又琅琅上口、易於傳播。
與簡易的名稱相配的是Hao123簡易的界面。
Hao123的頁面至今都還是一種靜態頁面,這其實是因為當初李興平的電腦知識僅限於此,他設計網頁的知識只是來源於從網絡上找一些資料,邊做邊學。後來,李興平的電腦知識越來越豐富,也能設計出更複雜的網頁,但是,他發現其實靜態頁面簡單又快捷,沒有什麼不好。
與剛起步的時候依託網吧不同,據統計,現在Hao123近60%的用戶為家庭用戶,26%為學校或單位,僅有11%為網吧。家庭用戶成為主導,也得益於Hao123的設計樸素而不花哨,沒有性感誘人的廣告,沒有眼花繚亂的窗口,靜態連結的特點以及乾淨的頁面,很好地滿足了這些網民樸實的內容要求。
李興平說自己首先是一個網際網路的熱愛者,其次才是一個商人。有商業目的,純粹是李興平個人為了方便上網而整理的「上網筆記」。當他把自己當作客戶對待時,為保護自己的視覺舒適,所以頁面設計清新淡雅;為提升上網速度,所以連結儘量簡潔,直達目標。在Hao123的發展過程中,李興平更多從客戶角度考慮如何提升網站品質,而沒有考慮過用流量換收入,更沒有為了提高流量而放縱五花八門的廣告進入。
據Hao123現任產品經理陳林介紹,自1999年Hao123創建以來,以及在百度2004年接手之後,Hao123一直保持著它一貫的面貌,包括頁面的乾淨純潔,連結的快速有效等,後期的維護管理主要針對連結的動態跟蹤,包括新增網址的篩選、死連結的剔除,以及廣告連結的管理。
2006年3月,Hao123的管理者們針對網民進行了一次用戶行為調查,發現39.97%的使用者上網2—5年,31.15%的用戶上網5年或5年以上,這二者之和達到71%。這說明,Hao123已經開始走出菜鳥級用戶的網絡入門教育的需求,對老用戶產生了很強的粘性。
從業餘愛好下創建一個個人網頁,到2003年每月80萬的廣告流水,再到2004年百度以1190萬人民幣及4萬股股票收購,這個故事的主人不過是一個初中畢業生,一個每月工資不過幾百元的網吧管理員。Hao123的成功也許會讓那些懷揣著宏大的「商業計劃書」以及數千萬美元的回國創業的海龜們憤憤不平,憑什麼這樣一個既不懂技術,又不懂管理,不會講洋文更沒有強大資金背景支持的「土八路」贏得了這場戰爭?Hao123的成功真正說明,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幸福著用戶的幸福,痛苦著用戶的痛苦」。
【免責聲明】新銳同心圓轉載內容,僅作分享之用,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有侵權或非授權發布之嫌,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來源:百度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