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堂對比查找不足、在互學中開拓思路的交流會。
這更是一次推動全區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實地研學培訓課。
8月25日—8月28日,甘州區組織開展全區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議。會議以「現場觀摩+會議」的形式召開,會前與會人員利用三天時間,採取現場看、聽匯報,鄉鎮互評、領導點評的方式,觀摩了全區18個鄉鎮鄉村振興示範建設、脫貧攻堅、特色產業培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老舊房屋拆除、重點項目規劃實施和農村基層黨建等重點工作的50個點。
廣袤鄉野,熱浪滾滾。與會人員頂著驕陽,走田野、進大棚,看項目,每到一處,或側耳傾聽,或凝神思考,或輕聲交談。各鄉鎮、部門在對比中尋找差距,既看到了產業發展的迅猛勢頭,又看到了農村面貌的徹底改觀,還體會到了鄉村幹部的沖天幹勁……大家帶著鄉村振興的責任和使命,邊看邊學邊思考,在學習取經中凝聚起加快鄉村振興的新動力。
項目建設遍地開花、亮點紛呈
三個女人一臺戲,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以張靖公路田園經濟發展為軸,生態開發為宗旨,從種植經濟林入手,挖掘車馬驛站和童家當鋪在歷史發展長河中深厚的文化底蘊,凸顯水係為脈的生態元素,保留風味美食、生態農業、農事傳統、民間風俗的鄉村記憶,引進社會資本和第三方企業,打造甘州水驛、西部七彩溼地休閒園等項目,示範引領全鎮鄉村振興高質量向前推進……」在三閘鎮西部七彩溼地休閒農莊項目現場,三閘鎮黨委書記宋彩霞的匯報讓人印象深刻。
「隨著甘州水驛等項目的建成,進一步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創新『旅遊+'運營模式,吸引市民追憶鄉村記憶、兒時童趣,延伸產業鏈,增加餐飲業、特色農產品零售等相關產業的綜合附加值,實現鄉村旅遊和農業創收的雙贏。」宋彩霞說。
正如宋彩霞所說,在三閘鎮的甘州水驛、西部七彩溼地休閒園項目現場,大家看到,項目建設鎮幹得如火如荼、熱火朝天,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沿著張靖公路,一路向北,來到靖安鄉整鄉推進鄉村振興示範項目集鎮改造現場,青瓦白牆、小橋流水、鳥語花香,老百姓燦爛的笑容……
在弱水灣黑河水畔,蒼勁雄渾、激越昂揚的黑河水奔流不息,氣勢恢宏,場面壯觀又震撼。
「弱水灣休閒旅遊度假區打造出來,一定是張掖版的'都江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洪德不禁感嘆道。
靖安鄉集鎮水、電、暖、路、天然氣等基礎設施的提升配套,「幸福老人院」建設項目、弱水灣休閒旅遊度假區、高標準養殖小區、高效農業產業示範園等一大批項目落地……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該鄉發生了歷史性、顛覆性的變化。
觀摩中,像三閘鎮的甘州水驛、西部七彩溼地休閒園和靖安鄉推進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弱水灣休閒旅遊度假區這樣產業發展融合高、強村富民效果好的產業富民項目比比皆是。可為周邊農戶提供400餘個就業崗位的鹼灘鎮古城村屋蘭古鎮文化旅遊綜合大景區和燈籠工坊扶貧車間、甘浚鎮集鎮建設項目、上秦鎮印象張掖·歸園田居徐趙寨共享農莊項目、明永鎮西大湖草原水鄉漁村建設項目、長安鎮、梁家墩鎮圍繞水生態修復治理項目,成了鄉村振興最有力的支撐。
今年以來,全區各鄉鎮和相關部門單位堅持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優勢,圍繞「兩帶四區四線」,多維施策、多措並舉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了「以點帶面」到「連成一線」、再到「延伸成片」的發展格局,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呈現出齊頭並進、多點突破、遍地開花的生動局面。示範建設項目的有序推進,有效調動了群眾參與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全區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參考樣板。
抓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
從黨寨鎮陳寨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到黨寨鎮雷寨村盈大灌區農業農村綜合改革片區黨委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園區,觀摩團的車輛一路朝南,行駛到大滿鎮什信村、平順村現代循環農業示範基地,沿途四周瓜果飄香,一座座高標準日光溫室在眼前一一飄過,打破了地域界限。
據黨寨鎮黨委書記王正彪介紹,近年來,該鎮立足區位優勢,搶抓政策機遇,按照「四季有菜,錯峰上市」的思路,累計建成高標準智能日光溫室2804座,連體鋼架大棚33萬平方米,棉被鋼架大棚4.1萬平方米,鋼架小拱棚5200座,高標準育苗中心2處,萬噸級恆溫保鮮庫2座,5000噸恆溫保鮮庫1座,果蔬包裝車間2座,蔬菜交易市場3個,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3.4萬畝,已形成科學育苗、綠色定植、分揀包裝、冷鏈物流、訂單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設施農業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今年以來,大滿鎮在產業培育上也緊跟黨寨鎮的步伐,搶抓區委一號文件政策紅利,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養殖業。截止目前,大滿鎮什信村一期工程建設高標準智能化日光溫室55座,佔地總面積達302.5畝,力爭到2021年底實現「一戶一棚」的總體目標,戶均通過設施農業增收2萬元以上。平順村一期工程建設高標準智能化日光溫室21座,佔地總面積達153畝,老百姓積極性空前高漲。
甘浚鎮高家莊村養殖小區建設項目也為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甘浚鎮黨委書記郭建山介紹,甘浚鎮高家莊村共322戶,其中,5頭以上肉牛養殖農戶180戶,全村畜禽養殖總量達到1.7萬餘頭(只),群眾經濟收入主要來自玉米制種業和畜牧養殖業。今年,該鎮統一規劃打造養殖小區,根據農戶的需求,鎮上設計了600㎡、450㎡、300㎡的大、中、小三種戶型,養殖小區建成後可入住186戶養殖戶。同時,集中規劃建設拆遷群眾安置房屋,從而達到「人畜分離」目標和實現畜牧養殖標準化、規模化,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效帶動全鎮畜牧養殖產業向規模化發展。
一路走來,鹼灘鎮經濟林帶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鹼灘鎮依託區域特點和資源稟賦,在旅遊大通道沿線兩側200米範圍內栽植以紅(綠)早酥、珍珠油杏、桃為主的特色經濟林帶11340畝。不僅提升了鎮上人居環境面貌,還促進群眾增收與鄉村旅遊互促共贏,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今年以來,甘州區堅持把做強富民興村產業作為鄉村振興首要任務,持續擴大六大特色優勢產業規模,制定出臺區委一號文件、加快牛產業發展的意見,整合資金5.7億元用於支持蔬菜、奶肉牛、特色林果等產業發展,傾斜政策項目資金助推5個邊遠鄉村加速發展,激發了全區群眾拆除空置房屋,建設「甘州模式」高標準智能日光溫室、養殖小區和發展林果業的積極性,全區綠色蔬菜、優質肉牛「兩個百億級產業體系」和林果經濟產業帶正加速形成。
截至目前,全區新建「甘州模式」大跨度智能化日光溫室示範點39個5000畝,建設連棟鋼架拱棚示範點5個1500畝。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打造巴吉灘、石崗墩灘、明永灘3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戈壁農業2萬畝。持續擴大供港澳、供京滬「菜籃子」規模,全區建成供港澳蔬菜基地8000畝、供京滬蔬菜16萬畝,示範帶動全區發展蔬菜38萬畝以上,產值達20億元以上。建成以黨寨、上秦、梁家墩、長安等鄉鎮為主的優質設施蔬菜生產區,以烏江鎮謝家灣村、元豐村為核心的有機供港澳蔬菜生產區,以明永鎮為核心的優質高原夏菜生產區,建成萬畝蔬菜鄉鎮7個、千畝蔬菜村25個,形成了以「城郊鄉鎮為主、中部交通幹道沿線鄉鎮為輔、沿山冷涼鄉鎮為補充」的蔬菜產業集群,呈現出日光溫室、鋼架大棚、露地生產三種模式並行,反季節蔬菜、高原夏菜、加工蔬菜三大優勢蔬菜並進的優勢產業發展新格局。同時,全區累計建成省級以上蔬菜標準園和蔬菜標準化生產小區52個,「三品一標」蔬菜面積達25萬畝,認證綠色、無公害蔬菜產品共91個。全區落實養殖小區17個,總投資8500萬元,可入駐農戶1194戶,飼養肉牛1.2萬頭。備案肉牛規模養殖場7個,計劃總投資2.2億元,建成後可新增肉牛5.6萬頭。今年全區奶肉牛總量預計可達45萬頭,帶動全區畜禽飼養總量446.2萬頭(只)。全區發展特色林果2.4萬畝,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效合一」。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國道312線三產融合片區黨委、黨寨鎮雷寨村盈大灌區農業農村綜合改革片區黨委……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成了本次觀摩中的一大亮點。
車輛行駛在國道312線至明永鄉境內,「國道312線三產融合片區黨委」的牌子格外鮮豔,引人注目。
據明永鎮黨委書記王瑞介紹,甘州區國道312線三產融合片區黨委是全區行業跨度最大、涉及領域最廣、業態分布最全的功能型黨組織,以產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較大、區位條件較好的下崖村為中心,打破行業壁壘,跨行業聯合片區內3個行政事業單位、3個行政村、6家國有企業和9家非公企業組建而成,旨在通過深化改革黨的組織形式,深化三產融合發展,推動產業鏈、人才鏈、文化鏈、生態鏈和組織鏈聯動耦合、複合運轉,實現組織鏈與產業鏈同延伸、相匹配,構建全區域統籌、全方位聯動、全領域融合的農村大黨建格局,著力打造「三鏈」建設甘州升級版。
在大滿鎮的平順村,記者驚奇地發現,一個月前還在建設中的日光溫室已經建好並栽植了西紅柿苗。
為什麼推進這麼快?啥時候上市?銷售有沒有出路?面對一系列的疑問,大滿鎮平順村黨支部書記鄒才自豪地說:「因為我們村加入了黨寨鎮雷寨村盈大灌區農業農村綜合改革片區黨委,苗是雷寨村幫我們育的,等12月份上市,銷售也是和雷寨村一起銷售,冷鏈儲存也是用雷寨村的,有了片區黨委這個紐帶,我們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回本。」
談起「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三鏈建設」模式發展歷程,,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武俊喜在明永鎮介紹道,甘州區用三年時間經歷了從示範村帶貧困村,「1+1」結對幫帶到中心村帶一般村,「1+X」聯動發展到全省首創片區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打造「三鏈建設」「甘州版」再到深化拓展再提升,「1+5+N」耦合發展的四次跨越。
「抓黨建就是抓發展,只有將黨建作為引領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創新黨建引領模式,建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將黨建工作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才能把鄉村振興的美麗藍圖變成新時代農村改革發展的現實圖景。」武俊喜說。
近年來,甘州區不斷深化拓展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三鏈」模式,立足當地設施農業基礎,打破鄉鎮行政界限,按照地域相連、產業相近、便於管理的原則,探索成立了3個片區黨委、16個中心村黨委、20個跨村聯建黨組織,覆蓋全區行政村116個,走出了一條「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育、發展共贏」的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國企參與 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此次觀摩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感觸最多的是國有企業深度參與鄉村振興,在鄉村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基礎設施配套、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決了一些鄉鎮想做而沒有能力做成的事情。」區委書記葛永宏說。
「美得不像話!」位於明永鎮境內美麗的西大湖,萬畝溼地草甸寬闊延綿,大小溪流縱橫交錯,藍天、白雲、草地、羊群渾然一體,勾勒出一幅美麗醉人的生態畫卷,引得與會人員駐足留念。
在西大湖附近的明永鎮下崖村,一條條水系已初具規模,一座座白牆灰瓦,具有老甘州建築風格的民居在加速建設,贏得大家讚不絕口。
「這個建築設計獨特又接地氣,國道穿境而過,緊鄰著即將打造的西大湖影視基地,將來又是一個網紅打卡地。」大家一邊觀摩一邊分析前景。
據明永鎮黨委書記王瑞介紹,該鎮在布局鄉村振興示範點時,也經歷了一次陣痛。6月8日,經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的調研把脈後,很快調整方向,該鎮緊緊依託豐富的水資源、西大湖溼地草甸和黑水國遺址,規劃建設西大湖草原水鄉漁村。
「為了確保老百姓儘快入住並投入運營,我們一邊規劃一邊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拆除老舊房屋和空置房,拆一戶建一戶,短短26天的時間,36院房子,目前已拆除33院,開工16戶。」王瑞說。
之所以西大湖草原水鄉漁村建設項目推進得這麼快,還得益於黑河水電的參與進入。據甘肅黑河水電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丁建軍介紹,黑河水電公司主要負責該項目的水系及綠化管網工程和後期的遊客服務中心,目前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黑河水電公司將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將水鄉漁村水系項目打造成為甘州人民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生態建設樣板區、城市形象展示區、特色文化匯聚區及人與自然和諧區,提升當地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層次和水平的新平臺,助力全區鄉村振興高質量推進。」丁建軍說。
今年以來,為加快鄉村振興整體推進、全域提升步伐。甘州區積極創新引導黑河水電、旅投、城投、農投、水投、林投、區房地產經營管理公司等國有企業主動作為,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為全區農業農村加快發展注入了新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走在了全省前列。同時,住建、水務、林草、農業農村等部門單位全力支持各鄉鎮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供應苗木、修建塘壩渠系、指導項目規劃等,解決了鄉鎮燃眉之急,助推了項目加快建設。全區形成了各鄉鎮吹哨,相關部門報到的一盤棋工作氛圍。
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評,一路議,產業富民的項目,濃鬱淳樸的鄉風,鮮花簇擁的庭院,農民臉上綻放的幸福笑容,如畫卷般呈現在觀摩團成員眼前。
平山湖蒙古族鄉黨委書記張定祥說:「我們將以這次學習觀摩為新的起點,認真學習總結兄弟鄉鎮在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中的一些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認真用情用力用心把我們的文化旅遊產業、風電、清潔能源產業和現代畜牧產業發展好,團結帶領各族幹部群眾,在推動平山湖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徵程中取得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