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梁晶晶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首次披露了美國員工薪資的中位數:每年12754美元,加上52磅咖啡(相當於每周1磅)。對照之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Kevin Johnson)2018年的收入高達1340萬美元,包括146萬美元基本工資、獎金和股票獎勵。
數據來自於星巴克於1月25日提交的一份監管文件。這種收入水平代表了加州的一名兼職咖啡師收入,含工資和限制股票。
這也證實了許多人的疑慮:CEO和一般員工收入差距懸殊,公司內部存在嚴峻的薪酬結構問題。按照CEO薪酬比率(CEO pay ratio)的計算方式,CEO的薪資除以員工的中位數薪資,星巴克的CEO薪酬比率為1049:1。即詹森的年薪是一般員工的1049倍。
「沒人要求和CEO一樣的工資水平,他們期待的只是公平。」哈佛商學院的助理教授Ethan Rouen說,他在2017年發表的論文中探討了收入分配懸殊的現象。
如今,距離《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頒布已經過去八年。這部由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籤署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旨在建立新的金融監管框架。所有規則中最具爭議的一項是,星巴克等上市公司應向投資者披露其員工薪酬中位數與執行長的薪酬比例,以突顯美國薪資不均和起到規範高管薪酬的作用。這項規定經美國證監會通過,直到2017年開始執行,這也是「CEO薪酬比率」的定義和算法的由來。
《財富》報導稱,2018年,CEO薪酬比率又回到了經濟危機前。根據經濟政策研究所的數據,350家大型公司的CEO在2017年總收入為1890萬美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7.6%,在同一時期,這些公司員工的收入大約增長了0.3%。該年度薪酬比率為312:1,2007年的經濟危機時為327:1。
上一個世紀,情況似乎並沒有這麼嚴峻,財富還沒有將人和人之間拉開很大的距離。1965年,CEO收入才是員工的20倍。進入二十一世紀,2013年,數值上升到了296倍。
從更深入層次分析,薪酬差距體現在兩者的年薪數值上,最終將影響公司的股票價值、盈利和政治。華盛頓郵報認為,目前美國的股票投資者低估了CEO薪酬比率的意義,而有可能遭遇風險。在收入不平等現象日漸嚴重的美國,不僅是普通職場人關心的話題,也是那些參政人員為了拉攏群眾而爭奪的議題之一。
即將來臨的2020年選舉中,廣受關注的社會議題必然也是候選人挑戰川普的有力武器。星巴克創始人、前CEO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承認正在考慮競選下任美國總統,這位身價超過百億的企業家在今年2月接受採訪時候表示,「我想要交更多的稅。我100%公布我的稅務並且完全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