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咖啡要火啊,比星巴克、瑞幸咖啡都要賣得好!

2020-12-22 茶飲小百事

近日,據英敏特數據表明,到便利店購買咖啡的人要比到連鎖咖啡店(比如星巴克、瑞幸咖啡等)買咖啡的人要多。

雖然說,你在便利店買到的咖啡可能沒有那些連鎖咖啡館衝出來的咖啡好喝,你也不能享受到星巴克的第三空間體驗感,但是這都不要緊,絲毫不影響便利店咖啡在咖啡行業中所佔據的市場份額。

當初星巴克在中國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曾經說要改變中國的飲食習慣,讓大部分人喜歡喝咖啡。雖然這個目標還暫且未完成,但是有相關的數據表明,中國咖啡市場正在快速增長,預測2019年咖啡市場將會達到3000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愛喝咖啡了。

在咖啡市場中,傳統連鎖咖啡與便利店咖啡一直在對峙,前者有著空間體驗感以及美味口感,但問題是不夠便捷;後者重在便捷性與便宜性,而且因為技術的更新換代,即使是便利店的現磨咖啡也別有一番風味。

根據英敏特報告,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在便利店渠道喝現制咖啡,而只有44%的消費者在傳統連鎖咖啡店喝現制咖啡。在重度的咖啡用戶群中,10%的消費者在便利店購買過咖啡,而只有5%的咖啡是在傳統的連鎖咖啡店購買的。

毫無疑問,價格是便利店咖啡的優勢之一。一杯全家的美式咖啡僅售10元,中杯拿鐵為12元,7-Eleven、羅森等便利店的咖啡價格也不到20元。相比之下,星巴克的價格要高得多,而傳統濃縮咖啡飲料的價格差不多是30元。

新零售咖啡也是一種在過去一年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玩家,如瑞幸咖啡、連咖啡等新零售咖啡,它通過大量的優惠補貼吸引消費者。在每月至少一次從現制渠道購買咖啡的消費者中,有23%表示他們購買過新的零售咖啡。

有出售現磨咖啡的便利店已經不是一件特別新鮮的事,早在2010年,喜士多就在華東推出現磨咖啡; 2011年,羅森便利店在日本推出了自助咖啡機;在2014年,7-11、羅森之後,全家,全時等這些便利店也一直在推出現磨咖啡。

便利店咖啡因為在消費者的印象中,通常都是「便宜、高效、方便」,所以對於它本身的口感期望值並不算太高。

為什麼便利店咖啡會比那些連鎖咖啡的要便宜一半以上,那是因為便利店咖啡的價格,其實都是參照罐裝咖啡的價格。

本身它的消費群體就是在那些忙碌的上班族,這些人往往因為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等待一杯手衝咖啡,他們需要的是便捷、快速。而這一點,無論是星巴克還是瑞幸咖啡,又或者是其他連鎖咖啡,都做不到。

相關焦點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他的創辦者孫瑜回憶說,彼時《華爾街日報》的美食主編第一次來到中國,路經三裡屯的魚眼,不敢相信能喝到這麼好的咖啡。早年的咖啡創業者和網際網路創業者不太一樣,他們不愛提 「增長」、「戰爭」、「規模」。在談及創業初心時,孫瑜說的是,「當時的目標就只是我和我朋友喝的東西,哪怕一杯咖啡也賣不出去,我的工資水平我養這家店也是可以。」現實壓倒理想,和許多精品咖啡品牌的命運相似。
  • 星巴克、COSTA、瑞幸等7種品牌咖啡今天正面PK!但是誰都想不到...
    品牌「盲喝」的咖啡品牌分別是:星巴克、COSTA、瑞幸、KFC、麥當勞、可莎蜜兒、全家便利店的咖啡(又叫:湃客咖啡)。這次「盲喝」的全部是以上7家店裡的無糖熱拿鐵。工作人員購買咖啡的價格分別是:KFC 19元/杯、瑞幸 27元/杯、星巴克32元/杯、可莎蜜兒18元/杯、COSTA 35元/杯、全家(湃客)14元/杯、麥當勞19元/杯。「盲喝」消費者誰來喝咖啡,給這些品牌打分呢?
  • 深度| 瑞幸咖啡和星巴克之間的快慢博弈之道
    從成立到上市,星巴克用了整整21年,麥當勞花了25年,但是瑞幸咖啡僅僅花了17個月,創造了全球最快IPO公司的紀錄。中國市場門店數量從0到超2000家,星巴克用了17年,麥當勞用了將近26年,但是瑞幸咖啡僅用了17個月。而在這過去的17個月裡,瑞幸咖啡融資達12次,平均每一個半月融資一次,累計融資金額近10億美元!
  • 星巴克、瑞幸、喜茶:咖啡與茶的千億交鋒
    細看本文,聽聽作者對於星巴克、瑞幸、喜茶等飲品品牌的市場爭奪的見解與分析。3月下旬星巴克股東大會放出提速創新的戰略,這是繼18年星巴克股價下滑市場萎縮的轉型之舉,過去一年裡星巴克可謂裡憂外患。不僅瑞幸小藍杯發起的10億補貼大戰讓股價大跌,更有來自中國新茶飲們勢不可擋崛起的衝擊。
  • 風眼| 瑞幸咖啡的難題:幹不掉的星巴克
    雙方正代表著「新零售咖啡」和傳統咖啡巨頭展開廝殺,從本質上來說,無論資本如何介入,如何營銷,賣咖啡的就是一門最傳統的零售生意。只是成長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瑞幸發掘了一種全新經營模式,而星巴克也只不過是到了被動接受中國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拐點。
  • 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哪家咖啡更好喝?
    小柯蜜啡今天最近有朋友和一些評論區的粉絲們都會問我一些更有針對性問題:「去喝咖啡,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怎麼選擇?」。今天跟大家好好嘮嘮。星巴克起源於美國,最初烘焙方法來源於PEET』S 咖啡,PEET』S咖啡原有味道,雖是重度烘焙,但有其風味,突出咖啡香,且醇厚,但星巴克進入中國,在雲南設立咖啡烘焙基地後,咖啡的風味就不敢恭維了。
  • 營銷案例解析 | 瑞幸咖啡的幾個關鍵詞
    2018年,中國的咖啡市場競爭白熱化,新模式、新門店層出不窮,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咖啡機咖啡、便利店咖啡、外賣咖啡、快餐咖啡以及專業咖啡館咖啡,不同商業模式、產品相互交融,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連咖啡、漫咖啡、ZOO
  • 星巴克將會被瑞幸咖啡全面超過?星巴克CEO回應:不太可能
    在路透社的採訪中,星巴克CEO凱文·詹森也談及了這一問題,雖然外界有這樣的擔憂,但凱文·詹森卻不以為然,他表示「我認為這不太可能。」同時,星巴克在已經2018年第四季度進入了中國的10個新城市,而且每個城市的人口數量都比洛杉磯更多。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開最小門店賺最多的錢
    同年 10 月,瑞幸咖啡的第一家門店在北京銀河 SOHO 開業。從精品咖啡到平價好喝的咖啡,一批咖啡從業者都意識到了這個趨勢。但瑞幸通過拉高坪效開小店,把這個模式做到了極致。在評估線下連鎖咖啡品牌時,投資人們會關注的數據首先是 UE(Unit Economics),也就是一家門店的單位經濟模型。以瑞幸為例,門店的收入是每天賣咖啡、食品的收入。
  • 高密度搶佔邊緣化市場 瑞幸咖啡的管理大考
    有分析人士認為,瑞幸咖啡要繼續以快取店的模式擴張,其實是想利用高密度的門店布局搶佔一些相對邊緣化的市場。瑞幸咖啡的呈現方式未來很可能會越來越碎片化,門店的形態和模式甚者門店的產品都會更加多樣化,這也將對瑞幸咖啡的管理髮起挑戰。
  • 星巴克CEO回應「將被瑞幸咖啡超越」
    IT之家2月11日消息 據路透社報導,星巴克執行長凱文詹森周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2019年裡,星巴克不太可能因為中國創業公司瑞幸咖啡而失去在中國——這個公司增長最快的市場的領先地位。總部位於西雅圖的星巴克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它一直努力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地位,而它在中國的競爭對手瑞幸咖啡於去年年初推出。「我認為這不太可能,」詹森在被問到瑞幸是否可能在2019年底的中國市場超過星巴克時表示,他指出該公司在第四季度時門店數量增加了18%。
  • 3倍工資挖角怒懟星巴克 瑞幸咖啡究竟是什麼來頭?
    日前,更有媒體曝出,號稱要「幹掉」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已從星巴克北京市場挖走了大概1/7的員工,並給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3倍薪水。今日,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發布一則公開信,向星巴克正面宣戰。瑞幸咖啡在聲明中指出,星巴克在與物業籤訂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條款,並且要求供應商「二選一」。
  • 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那瑞幸咖啡究竟不懂咖啡在哪裡,又為什麼說其不懂,就讓小編給大家慢慢說道。一,星巴克的問題在哪裡?星巴克這家企業,沒許多人想像中那麼高大上,當然自身格局和體量依然很大。但是星巴克讓人詬病的問題有幾點呢?反正不是瑞幸說得這幾點。1,咖啡杯型與命名不符。
  • 中石化賣咖啡,名字竟成亮點!92、95、98 你要哪一種?
    92#,95#,98#,這三個組合是不是很熟悉啊,有人說成品油剛過漲價,對它記憶猶新!、可是今天我要說,你OUT了,這是三款咖啡!–叫易捷咖啡怎麼?你要不要來一杯!3日,中國石化官方微博稱,中石化的加油站咖啡正式面市,中石化易捷全新品牌「易捷咖啡」首店落戶蘇州。據介紹,易捷咖啡其與連咖啡合作,推出三種不同定位的系列產品,即92(黑白咖啡)、95(時尚特飲)、98(精品系列),與中國石化加油站場景完美契合。用戶不僅可以到店現點,一分半快取,也可以提前微信小程序下單,指定加油站取餐。
  • 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 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公布,其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累計交易客戶數超過4000萬。按照2019年初瑞幸定下的目標,在門店、杯量方面都超越星巴克。同時,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進一步密布網點、貼近客戶。
  • 瑞幸咖啡退市 瑞幸商標和星巴克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裡?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最終將塵埃落定,瑞幸咖啡在6月27日發布了聲明:瑞幸咖啡將在6月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儘管瑞幸咖啡在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股價漲漲跌跌也有所反覆,一則瑞幸咖啡停牌聲明令事件最終走向了退市的命運。
  • 中石化跨界賣咖啡:賣咖啡比賣石油還賺錢?
    據相關媒體報導,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旗下的Shell SELECT(殼牌優選)每年可以銷售2.5億杯咖啡。殼牌集團零售業務總裁柯一凡甚至公開表示,咖啡生意「要比石油的利潤率高得多」。和君諮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咖啡可以有效豐富易捷便利店的消費場景,增加中石化非油業務收入。
  • 憑「接頭暗號」取咖啡?星巴克開了首家「啡快」概念店,離瑞幸自提...
    據說最近去星巴克是這種姿勢:顧客:你好,我要取咖啡,一杯香草拿鐵。店員:你好,你是我想靜靜/拔刀相助/別人家的孩子...嗎?據36氪記者的觀察,這家店離瑞幸自提店不過20米,不少業內人士甚至調侃,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線上火拼正面開始了嗎?圖片來源:星巴克官方在杭州,打開星巴克APP,「啡快」和「專星送」列於首頁C位,覆蓋杭州絕大部分星巴克門店。
  • 咖啡大戰來了!繼「巨無霸」中石化賣咖啡後,肯德基再推一元咖啡...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瑞幸咖啡與星巴克決戰正酣,突然中石化擲下「驚雷」,坐擁2萬家便利店的巨無霸也宣布要進軍咖啡市場。而這一數據也成為傳統勢力和新勢力們頻頻在咖啡領域發力的主要證據。 瑞幸星巴克慌了 不少人表示,中石化賣咖啡,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數據顯示,中石化的易捷便利店全國門店多達2.7萬家,國內排名第一。
  • 自帶2萬家便利店 不僅賣咖啡 還要賣這個!
    繼去年中石油和中石化雙雙賣起咖啡,市場便表示,這兩個分別坐擁2萬家、3萬家便利店的「巨無霸」,是對瑞幸咖啡、星巴克的跨界打擊。網友紛紛感嘆,「星巴克、瑞幸再多,總沒有加油站多吧。」而今,中石油再出大動作!推出了自有功能飲料――「好客之力」牛磺酸維生素飲料。對此,網友則直指,這是對紅牛等功能飲料進行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