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為什麼要讀書?
看到今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很堵心。
那種特別想贏的文字好勝心,好像每個喜歡寫作的人都不陌生。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博聞強識讀過幾本書。
細細一想,還是那個老問題。
很多人,讀了很多書,還是沒搞懂為啥讀書。
很多人,寫了很多文章,就沒思考過為啥而寫。
無論如何,把讀過的書堆出來顯擺,挺讓人難為情的,把文章寫得詰屈聱牙,挺惹人忌諱的。
村上春樹在他的一本雜文集《愛吃沙拉的獅子》裡談寫作,就很直接地說:文章至關重要的要素就是親切心了。也就是儘量把文章寫得好讀一些,易懂一些。
生活已經挺累,就別給自己加戲,別給人添堵了。
一流的為人師者,有本事讓小孩自己發現閱讀是一件愉悅的事兒。
不入流的師者,才會拼命拔高門檻,讓人對閱讀對寫作望而生畏。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毛姆甚至說:小說家的目的不是教育,而是娛樂。藝術的主要目的是使人愉悅。
為什麼要給小孩讀繪本?
這個號上有不少小齡讀者寶貝,想著要不拉出一個系列出來,做推薦繪本,分享我陪小孩閱讀、選書的心得。
這篇主要推薦女兒愛讀,我也覺得比較經典的繪本。
女兒從8個月大時開始看翻書,前兩年,我基本做到每天睡前故事。
她差不多3歲開始自主閱讀後,我就講得少了。
話還說不利索,她就能坐在書櫃前,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嘴裡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她看懂了個啥。
但身邊有個幼兒教育方面的老師跟我講:這是她在自己在腦袋裡建立圖片與圖片之間的聯繫。
簡而言之,就是圖像想像力。
我對此倒是沒有任何期待,帶女兒讀繪本,我的初衷一如既往的簡單粗暴。
這是一件用來打發時間性價比特別高的事兒。
難怪毛姆說:世上沒有哪種娛樂比讀書更便宜了。
疫情期間清理了一次她的書櫃,1歲之前的洞洞書、玩具書大都送人了,留下來的幾百本,都是她和弟弟現階段愛讀的。
此篇推薦以此為標準,也就是適讀年齡3—6歲。
這幾套繪本
一本一個小故事
講成長真實深入有趣
是被女兒翻爛系列
我是個買書上癮的人,而且喜歡成套地買,因為能看到一個人物完整的成長過程,一個家庭全面的生活面貌,一段友情曲折真實的變化過程。
正版的、獲獎的繪本,大都精裝,封面又大又硬,集郵式購買很是負擔。所以我喜歡買那種平裝軟皮的套裝,一本一個精巧小故事的。
非常巧,這類書,也是被女兒瘋狂喜歡到翻爛系列。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
語言啟蒙最佳讀本
保持幽默有趣必讀
分兩套,紅色皮一套,藍色皮一套,一共22冊,幾乎每一本都被女兒翻爛。
日本屬於繪本創作大國,但這套被譽為「日本繪本史上不可逾越的巔峰」。
有三點,真怎麼吹捧都不為過。
語言,極簡、指意明確又直達要義,非常適合讀給語言啟蒙期小孩聽。
結構,非常高級的幽默還不露痕跡,秘訣就藏在結構設計裡。
你知道為什麼跟小孩玩假裝跌倒或peekaboo,玩一百次,小孩笑一百次還沒完。但小孩卻被認為是最懂幽默的人類階段嗎?
因為喜劇中有一條被人廣泛接受、引人發笑的規律——重複。這套書在結構設計上深諳此道。
結局,腦洞非常大,能猜到結局,那簡直是作者的失敗。
鼠小弟打破了一個杯子,為了不被媽媽罵,它把碎片擺好腦補出了「假裝杯子是長頸鹿、海象、鼠小妹打破」的場景。
最後一幕,卻是這些小夥伴一起出現,被大家親眼見證杯子是自己打破的事實,最後乖乖去找媽媽認錯。
這樣的成長故事,多鮮活真實又符合兒童心理呀。
《巴巴爸爸》系列
我們的童年經典
我們的小孩也愛得不行
這就是愛與經典的傳承
「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貝爾,克裡克裡巴巴變」這是我小時候最愛的一部法國動畫。
在網上能找到的動畫,畫質都很渣,才去買了這套書,非常驚喜,畫面很精美。
從地底下長出的巴巴爸爸,居然是個粉色的大球,可以變出各種形狀,是比大白更暖的大粉。
一家人充分民主,每個人都個性鮮明。有人喜歡畫畫,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喜歡看書,有人就是單純愛美……
他們甚至自己動手造房子,建花園,一家人去海灘度假、去外太空旅行,當然宇宙飛船都是自己造的。
家和家裡成員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套書給了最好的註解,也替我們給了小孩最安全有愛的人生底色。
《古利和古拉》系列
絮絮叨叨又浪漫隨意
為才學會講話的小孩
量身定做的一套繪本
說實話,我是get不到這套書的精妙之處的,但我女兒愛到痴狂。
語言絮絮叨叨、羅裡吧嗦的,裡面的兒歌既不押韻也不那麼優美,故事情節也是隨意任性沒啥設計可言,到底為什麼愛啊?
這麼多瑣碎的連結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居然是我那傻萌女兒,總能準確地複述出故事的每個細節,非常愉悅地詠誦出裡面的兒歌。
後來有一次我耐心聽女兒講話時,突然就明白了,這種有很多情緒,但發散又隨意的表達方式,就是屬於幼兒的獨特表達方式。
非常符合小孩剛學會說話時的狀態:喜歡自言自語,唱兒歌,不大不小的事情喜歡不厭其煩地講給大人聽。
如果你沒時間沒耐心聽,就丟這套繪本去替你共情你才會學會說話的孩子吧。
《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
教會小孩直面自己平庸的一面
接受自己不那麼優秀的事實
這套繪本此方面功力了得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套繪本,作者是荷蘭作家。
主要是沒想到,面對幼童的書籍,市面上居然真的有一套這麼直面平庸、直面真實,這麼敢說的繪本。
畢竟市面上打著「兒童情緒管理」、「幼兒心靈成長」旗號出版的書籍,一翻開,滿是小編被迫營業的尷尬和說教。
世界因多元而充滿希望,孩子的精神世界需要唯美浪漫,需要講述家庭的溫暖和諧,需要能共情符合他們年齡的畫面語言,更需要引導他們直面自己不那麼拔尖兒,甚至有點平庸的自己。
反而是這類能起到引領孩子直面自己的書,藏得很深,要麼書名跟這個一點關係沒有,要麼繪本人物醜不拉幾的,絲毫不符合常規審美。
你得花時間去淘去篩選。
穿著紅白條紋短褲的青蛙弗洛格,跟一群動物朋友比鄰而居。
它時而自得其滿,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聰明漂亮獨一無二的;時而發現,自己不過是個平平無奇,甚至還有點醜、有點膽小的傢伙。
這可太沮喪了,怎麼辦呢?
沒辦法,作者也絲毫不會美化,但會告訴你接納的辦法。
確實是一套引導小孩學會接納自己,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為處在性格形成關鍵期小孩準備心理成長好讀本。
《花格子大象艾瑪》系列
成長是個孤獨的過程
如何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
愛講冷笑話的大象艾瑪
給了五彩斑斕的回答
歐洲寓言大師大衛·麥基的作品。
大象一般是灰色的,但這隻叫艾瑪的大象,天生與眾不同,長了一身的花格子。
這個立意不算新,但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又很有共鳴的點。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發現自己的不同,但沒人能告訴我們如何接納這種不同。
問大人,不是自討沒趣,就是會得到一些大而不當的道理。
所以成長,其實是蠻孤獨的。
這套繪本裡的大象艾瑪蠻有意思,他從沒問過任何人:我為何不同,但卻默默地用各種方式,想去掉自己身上的花格子。
每次都還為自己的小聰明得意洋洋,喜滋滋地融入集體,融入相同,但結果都是打回原形。
艾瑪這麼一次次的折騰,樂此不疲的折騰,女兒也是沉醉其中,她應該是從中找到了很多共鳴的。
《宮西達也恐龍系列》
故事曲折,個人風格極強
能影響人一生的經典繪本了
哎呀,恭喜大爺的這套恐龍系列,在我女兒身上愛恨情仇的體現,簡直跌宕起伏。
女孩的情感比較細膩敏感,她兩三歲的時候,聽一次哭一次。後來一把拿起來,丟老遠,再也不要看。
後來自己拿出來看,一遍又一遍,一看就是一個小時。
最近我發現,她連畫畫的風格都趨同了,從造型到用色。
所以恭喜大爺的繪本,真的是可以看到老的,能影響人的一生的。
《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
乖女孩一定要讀的叛逆故事
暗藏大百科知識點
口袋書很適合旅行攜帶
這一套書,文字很多,而且情節略複雜,但女兒不到三歲就愛聽,相信這是一套等女兒認字之後,還會拿出讀的繪本。
講的是母雞卡梅拉和她的兒女——卡梅利多和卡門歷險的故事。
媽媽卡梅拉就是個不按出牌的母雞,討厭雞舍日復一日的生活,還沒學會生蛋就獨自去冒險。
跑到海裡去衝浪,居然遇到了哥倫布的船,原本是要被燉了吃掉的,因為她主動懇請為船長大人每天下一個蛋才僥倖活下來。
畫面上她花式練習生蛋的樣子,好玩極了。最後,她還跑到了一個印第安海島上,結識了火雞皮迪克,最後把人家拐回雞捨生兒育女。
結果女兒卡門跟她一樣,是個淘氣鬼,惹出一堆麻煩,但都能想辦法搞定。
這套書暗藏了很多世界文化元素,比如穿靴子的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印第安人文地理等。
這幾部經典繪本
內涵豐富開放式結局
畫風獨特奇絕
是我反覆講吐系列
《母雞蘿絲去散步》
從女兒1歲開始給她讀,我此生再也不想看到系列之最。
確實經典。
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時候讀,會有不同感受。
《螞蟻和西瓜》
對女兒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她會在生活中多場景模仿最多,畫畫時無意識臨摹最多的一本書。
一本闡釋什麼是「辦法總比問題多」的經典之作。
《不可思議的旅程》
故事形式有點類似神筆馬良,更符合小女孩的審美。
有城堡、有冒險卻總能有驚無險,每個元素,都直擊小女孩的內心,想像力飽滿。
《鴨子騎行記》
鴨子也能學會騎自行車,也能做看起來做不到的事,給女孩的勇氣之書。
《小黑魚》
畫風非常獨特,內容寓智慧與勇氣並存,畫面即能表達豐富的語言,經典之極。
《大腳丫跳芭蕾》
女兒愛上跳舞,練習基本功那麼痛苦還能堅持,這本書功不可沒。
《彩虹色的花》
畫面自帶一種原始粗狂的美感。大面積的三原色對比衝撞。
總覺得這本書對女兒的繪畫風格有很大的影響,她到現在畫畫都喜歡用紅黃藍三原色塗大色塊。
《大雨譁啦譁啦下》
有一種幽默叫多米諾骨牌般的情節。如何面對意外,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心態。
每次講完,女兒都會說:這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後來,這句話變成了她的口頭禪。
《貓太噼哩噗嚕在海裡》
這本書又重口又有內涵。
一隻走出舒適區的貓,跑到一隻大魚的肚子裡,是好吃好喝等死,還是再次走出舒適區去冒險新生?
前輩——一隻魷魚給出的答案是,變成一粒屎。
《乒乒和乓乓釣大魚》
一本講大小對比概念,講換位思考的哲學繪本。
邏輯思維好的小孩,非常喜歡,畫面很有思考衝撞的快感。
《花婆婆》
幼童浪漫唯美界鼻祖了,這本書。
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一件讓世界變美的事。
能擊中每個女孩心中最柔美部分的一本書。
《住在書裡的小熊奧託》
《動物絕對不該穿衣服》
《大家全都不一樣》
繪本推薦,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做成系列。
比如男孩書單;超級有趣的科普書單;真的有效的功能書單;國學兒童文學書單……
喜歡請點讚,給我動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