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作為泗陽縣「五方掛鈎」幫扶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南京工業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五方掛鈎」幫扶工作要求,壓緊壓實幫扶責任,充分發揮學校人才智力與科技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高校特色的幫扶之路,以實際行動助力泗陽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委高度重視,統籌謀劃發力。本屆省委駐泗幫扶工作隊3月進駐以來,校領導班子先後有7人次赴泗陽脫貧攻堅一線調研指導幫扶工作。校黨委書記芮鴻巖、黨委副書記崔益虎、紀委書記王敦寶等校領導深入扶貧一線,看望慰問扶貧幹部,並與縣領導共商幫扶工作大計。學校積極發揮扶貧幹部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先後組織9批77人次赴泗陽開展走訪慰問、科技幫扶、結對共建、捐助援建、暑期支教、專家講座、消費扶貧等各類幫扶活動。
瞄準消費扶貧,架起致富橋梁。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南工大充分發揮學校師生較為集中、消費潛力大的特點,真正將消費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專門成立了校消費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消費扶貧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在學校16個食堂設置「消費扶貧」窗口,在後勤部門網站設置「消費扶貧」專欄,專門銷售經濟薄弱地區農產品。學校重視面向泗陽定點採購農副產品工作,多次派出工會、後勤負責人前往泗陽調研農產品採購事宜,並成功與當地水餃企業當成採購協議、結成產銷「對子」,僅水餃一項,一年採購額就已超過100萬元。此外,校工會還拿出教職工福利費的10%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今年已採購各類扶貧產品70餘萬。學校還組織開展經濟薄弱地區農副產品進校園展銷活動,開通優質農產品進校園直通車,廣大師生踴躍熱情參與,以實際行動助力泗陽脫貧攻堅。
開展科技幫扶,助力產業轉型。南工大充分發揮科技人才資源較為集中的優勢,結合泗陽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需求,積極開展科技幫扶,助力泗陽產業轉型升級。11月6日,舉辦「科技幫扶·智薈泗陽」產學研對接活動,與泗陽縣籤署了校地科技幫扶合作框架協議,與3家泗陽企業籤訂了項目合作協議,並開展專題科技講座,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供細緻全面的技術指導。當地企業紛紛表示,通過南工大的科技幫扶舉措,更加堅定了走自主創新之路的信心,有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據悉,學校今年已先後組織專家教授15人次赴泗開展科技幫扶活動,為企業發展「把脈問診」,通過科技幫扶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進行結對共建,共促鄉村振興。為更好發揮省級文明單位的帶動發展作用,南工大與掛鈎的愛園鎮晏錢村開展「城鄉結對、文明共建」活動,發動校內各部門單位力量,在超額完成省定幫扶出資任務的基礎上,又投入各類資金10萬餘元,用於開展文明共建、幫扶慰問、捐助援建等。結對共建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互動共享,既有以滿足新時代農民精神文化需求為重點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如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也加強在黨建文化、思想道德和教育科技等文明新風領域的全面交流共建,幫助鄉村培育文明鄉風、豐富文化生活、打造優美環境,以結對共建助推鄉村振興。
堅持扶貧扶智,強化教育關懷。扶貧先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12月1日,南工大工會與泗陽縣愛園鎮中心小學工會開展「大手牽小手」活動,為愛園小學出資援建職工之家,進一步優化農村小學育人環境,助力教育脫貧。少年兒童是未來的希望,學校重視對困難家庭兒童的關懷,先後資助慰問12戶貧困家庭的少年兒童,在今年8月組織青年學子赴泗開展暑期實踐和支教活動,為農村兒童提供學業輔導,並在扶貧日向扶貧幹部所駐村捐贈1000冊價值2萬元的各類書籍,為貧困學子插上了實現夢想的翅膀。
脫貧攻堅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任務和歷史使命。南京工業大學將進一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扶貧工作系列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創新發展,繼續深入推進「五方掛鈎」幫扶工作,努力為江蘇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委駐泗陽縣幫扶工作隊 顏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