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臻堂太乙神數策劃.撰文:李倚天.
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探月之旅。
太乙局如下
太乙落大簇酉,臨臣基、太歲,落宮屬金。上乘功曹寅為運載火箭。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緩緩升空。
文昌臨君基落武德申,落宮屬金。合神落辰宮與太乙落宮酉金六合為金局。辰宮衝實戌宮,申酉戌三宮構成三會金局。始擊落陰德乾臨主大,落宮屬土。定大、定參臨五福落中宮,落宮屬土。
11月24日(辛亥月丁丑日)落醜宮,上乘勝光午,為火光、聲響、點火升空。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12月1日(辛亥月甲申日)落申宮,上乘大吉醜,為原野、田園、土壤,此為在月表取月壤。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採樣方式開展採樣工作。
12月3日(辛亥月丙戌日)落戌宮,上乘太常、太衝卯,為飛行器、運動、飛行。上升器攜帶月球樣本點火起飛,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12月6日(辛亥月己丑日),上升器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按計劃分離並受控落月。
12月17日(壬子月庚子日),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並重返地球。經過將近23天的地月之旅後, 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帶著月球採樣凱旋。嫦五返回器狀態完好,呈直立狀態。
嫦娥飛天不算什麼,嫦五安全著陸才算成功。始擊落陰德乾,臨主大,天盤克制地盤臨戰克之鄉,旬空。巽宮臨大遊、天乙,乾宮旬空,但得巽宮衝實。乾宮與太乙落宮、申酉戌三會金局同氣相比。
又客算長和,巽宮、中宮、乾宮連成一條線。嫦五必然順利成功安全返回。
在嫦娥五號返回器從月球返回地球軌道的過程中,返回大氣層時的速度已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超高速飛行對返回器防熱材料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返回器利用升力把自己從高速降落的彈道中脫離出來,反彈回大氣層外面,經歷過一次減速之後,再次進入大氣層,條件就溫和得多。
此局年幹與時幹同落離宮,上乘螣蛇,為嫦五返回時的跳躍、上下起伏,引幹「辛」為創新,地盤「丙」臨景門為過去提出的設想和方案,丙與辛合化為「水」。離宮上乘登明亥,為嫦五由外太空很高的地方,以跳躍、遊泳、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到地面。
嫦五的這個返回技術叫做「太空打水漂」,官方名稱叫做「半彈道跳躍式飛行」,這個技術來源於錢學森提出的「錢學森彈道」。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於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一種新型飛彈彈道的設想,即「助推—滑翔」彈道。使之既有彈道飛彈的設突防性能力,又有飛航式飛彈的靈活性。嫦娥五號回地球的打水漂絕技,全球首創。
定大、定參臨五福落中宮,始擊落乾宮。嫦五帶回月壤2公斤,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我國也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3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