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3月31日白巖松向耶魯師生發表了題為《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的演講,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為開始,講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個年份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邊遠小城的絕望孩子,成長為見證無數重要時刻的新聞人,並以個人命運為線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關係發生的深刻變化。白巖松的幽默向美國學生展現了中國人不一樣的一面。 |
3月30日,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和央視攝製組赴美國拍攝專題片《巖松看美國》,3月31日白巖松及攝製組從紐約驅車趕往耶魯大學,白巖松向耶魯師生發表了題為《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中國夢美國夢
過去的二十年,中國一直在跟美國的三任總統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魯我才知道,其實他只跟一所學校打交道。
但是透過這三位總統我也明白了,耶魯大學的畢業生的水準也並不很平均。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這個主題,或許要起個題目的話應該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我要講五個年份,第一要講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亂,在法國有它的這個,巨大的街頭的騷亂,在美國也有,然後美國的總統甘迺迪遇刺了,但是的確這一切的原因都與我無關。但是那一年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雖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個夢想」的這句話卻真正地站了起來,不僅在美國站起來,在全世界站起來。
但是當時很遺憾,不僅僅是我,幾乎很多的中國人並不知道這個夢想,因為當時中國人,每一個個人很難說擁有自己的夢想。中國與美國的距離非常遙遠,不亞於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是我並不關心這一切,我只關係我是否可以吃飽。很顯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時候,不僅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對於世界來說,似乎都有些問題。
1978年,十年之後。我十歲,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時候,那個只有二十萬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裡。它離北京的距離有兩千公裡,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報紙的話,要在三天之後才能看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存在新聞這個說法。那一年我的爺爺去世了,而在兩年前的時候我的父親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親一個人要撫養我們哥倆,她一個月的工資不到十美元。因此即使十歲了,夢想這個詞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彙,我從來不會去想它。我看不到這個家庭的希望,只是會感覺,那個時候的每一個冬天都很寒冷,因為我所生活的那個城市離蘇聯更近。但是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時候,不管是中國這個國家,還有中國與美國這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那是一個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今天都該記住的年份。
1978年的12月16號,中國與美國正式建交,那是一個大事件。而在中美建交兩天之後,12月18號,中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那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一年的開始。歷史,兩個偉大的國家,一個非常可憐的家庭,就如此戲劇性地交織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還是大的國家,其實當時誰都沒有把握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
1988年,那一年我二十歲。這個時候我已經從邊疆的小城市來到了北京,成為一個大學生。雖然我們今天在中國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的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當然,這個時候美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很遙遠的國家,它變得很具體,它也不再是那個過去口號當中的「美帝國主義」,而是變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細節。這個時候我已經第一次地嘗試過可口可樂,而且喝完可口可樂之後會覺得中美兩個國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為它幾乎就跟中國的中藥是一樣的。
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非常狂熱地去喜歡搖滾樂。那個時候正是麥可傑克遜還長得比較漂亮的時候。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開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為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年。那一年中國開始嘗試放開很多商品的價格。這在你們覺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中國當時是一個很大的邁進,因為過去的價格都是由政府來決定的。但是,就在那一年,因為放開了價格,引起了全國瘋狂地搶購,大家都覺得這個時候會有多久,於是要把一輩子都用的食品和用品,買回到家裡頭。這一年也就標誌之著中國離市場經濟越來越近了。
當然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市場經濟,也會有次貸危機。當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對於耶魯大學來說格外的重要,因為你們耶魯的校友又一次成為美國的總統。
1998年,那一年我三十歲。我已經成為中央電視臺的一個新聞節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經成為一個一歲孩子的父親。那一年在中美之間發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柯林頓。也許在美國你記住的是性醜聞。但是在中國記住的是他那一年訪問了中國。在六月份的時候,他訪問中國的時候,在人民大會堂和江澤民主席進行了一個開放的記者招待會,然後又在北京大學進行了一個開放的演講,這兩場活動的直播主持人都是我。